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年间至南北朝时期,两国使者先后互访。此后,这种交往便历代不绝,日益频繁。贸易的开展和人员往来,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两国交往中,泰国人民对中国文化历来极为重视。从1802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泰国翻译出版至今,泰国文学史上的“中国热”,对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增进彼此间的传统友谊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十七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三国演义》(简称《三国》,下同)先后被译成日、朝、越、柬、马来西亚、拉丁、西班牙、法、英等十余国文字,广为流传。 十九世纪初(1802年),《三国》被译成泰文传入泰国。《三国》的传入,在泰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以它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泰国读者,以致妇嬬皆知。《三国》译本,堪称泰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异邦明珠。  相似文献   

3.
学术简讯     
《东南亚》1991,(2)
《庸那迦纪年》已翻译印行 由泰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差吉功札撰著的《庸那迦纪年》最近已由我所研究人员王文达翻译,内部印刷发行。本书是一部同泰国早期编年史有关的北方泰族的编年史,至今已在泰国七次再版,对于了解和研究泰国古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约26万字,小32开本,共344页。欲购者请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发行组联系。  相似文献   

4.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1936—)的名字,在中国的文学爱好者中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他从1962年成名至今,共创作了七、八部长篇小说,其影响远远超出拉丁美洲地区。1976年他被选为第四十一届国际笔会主席。他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1963)、《绿房子》(又译作《青楼》1965)、《世界末日之战》、《胡莉娅姨妈与作家》(1977)、《潘达雷翁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和《大教堂中的谈话》的中译本先后问世,其总印数近三十万册。一个外国作家,在短短的五、六年间有如此多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这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泰国最后一次入贡中国纪录书》是我们看到的泰方唯一的一份有关曼谷王朝遣使来华的泰文纪录。它记述的内容与中国清代官方记载基本相同,它从一个方面说明清代官方记载是真实可靠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出现了一种称作"法政优戏"的特殊的表演形式,它中泰合璧,用泰文来演唱中国戏曲,剧目以《三国演义》的故事为主,用中国的故事影射泰国当代的政治事件,模仿戏讽、针砭时弊。这种表演以其狂欢化的特征和颠覆性的特质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作为中泰文化交流的产物,法政优戏在泰国数次重要的政治事件中都发挥了作用,因此也被泰国人称作"卫国优戏"。  相似文献   

7.
八百媳妇国就是泰国历史上的兰那王国,即披耶孟莱开创的王国。根据泰国史书记载,从公元1261年(佛历1804年)孟莱王登位为王算起,至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佛历2099年),缅甸洞吾王朝攻灭景迈,八百宣慰司亡于缅(泰文兰那史记载,兰那于佛历2101年亡于缅,比中文史籍迟二年),前后约三百年。这三百年间,其疆域是有变化的。中国文献的记载 一、中国文献的记载 八百媳妇国的疆域是怎样的呢? 中国古代文献是这样记载的: (一)《明史》八百媳妇条提到,“其地东至车里,南至波勒,西至大古勒,与缅甸邻毗,北至孟艮。自姚关东南行五十程始至。平川数千里,有南格刺山,下有河,南属八百,北属  相似文献   

8.
华裔泰文女作家牡丹是一位文学成就显著、创作风格鲜明独特的当代作家。她用中泰文化的双重视角,塑造了一大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色而又深深融入泰国社会的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出了泰国华人移民的阵痛与新生。  相似文献   

9.
通俗小说在古代被视为“小道” , 不能与雅文学并列邺架。故而研究资料多流失散佚, 给小说史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0 世纪初, 《喻世明言》与《警世通言》在日本被盐谷温先生发 现, 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话本小说的研究亦由此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拙文《越南古代女诗人胡春香和她的诗》在《东南亚纵横》(1993年第4期)发表后,在我国读者(特别是正在从事东方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兴趣,希望能再读到胡春香的其他诗作,特别是她那部半汉半喃的《琉香记》,以便对这位曾深受汉诗文化影响的越南古代女诗人的生平与创作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满足读者的要求,现将越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陶泰尊著《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暂译)一书中收入的《胡春香汉喃诗文》今越文本译出,并暂用《(琉香记)汉喃诗文选》这个新加题目公开发表。另,考虑到胡春香的一些主要代表作,大都出自历代民间流传下来的胡春香传诵诗,所以特将新译的《胡春香传诵诗十二首》随文一并附上,作为已公开发表的《胡春香诗二十五首》的续补。 这篇文章的翻译发表,曾先后得到了越南顺化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有惟先生、越南教育出版社总编阮克披先生、越南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民间文化杂志》主编教授乔收获先生的热情支持与帮助。《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一书的原作者、越南汉喃文学研究评论家陶泰尊先生,在百忙中为本文据今越南文转译的汉字诗词作了详细校正。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1.
“哎捞”国     
在一般的泰族和佬族史籍中,都把在秦汉时期出现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的地方政权“哎捞”(即哀牢)国看作是泰族或佬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素察·蒲媚波里叻从事学习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二十余年,他以缜密的态度对中国史籍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说,“哎捞”不是泰族或佬族建立的国家,而是作为白族先民的哀牢族建立的。现将刊载在泰国曼谷为人生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的泰文《探索泰族的历史》一书中的这篇文章,全部译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南诏德化碑 我在上面已经说过,南诏国是在中国唐朝和吐蕃之间因在洱海周围地区发生贸易经济上的矛盾中而诞生的。这次矛盾已被记载在碑铭上。此碑立于原南诏国首都旧址。中文叫《南诏德化碑》。碑铭全文已由泰国历史整理委员会译成泰文,1967年印刷出版,书名叫《南诏碑铭》。 历史学家解释说,据南诏的文献记载,《德化碑》立于当时的王宫门前。1984年4月21日下午,中方组织泰方人员去参观位于南诏国首都城区的国王王宫遗址,即《德化碑》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3.
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是由泰国京华银行董事长、泰国著名侨领郑午楼先生发起(并捐巨资1亿泰铢)、泰华社团大力出资赞助创办的.1992年经泰国政府批准,该校成为享有与泰国其它大学同等地位的高等学校.泰国国王亲自为华侨崇圣大学颁赐泰文校名.1994年3月24日国王亲临大学校园,主持学校揭幕仪式.这一天被华侨崇圣大学定为校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学者L.P.布里格斯的《古代高棉帝国》是一部叙述柬埔寨古代历史的大型的权威著作,1951年由美国哲学协会出版于费城。它的叙述起于公元一世纪扶南王朝的建立,止于1432年吴哥王朝的灭亡,共分三章,第一章是《扶南时期》(公元一世纪至550年),第二章是《真腊时期》(550——802年),第三章是《柬埔寨或吴哥时期》(802——1432年)。作者着重写吴哥时期,这一章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D.G.E.霍尔名著《东南亚史》有关古代柬埔寨的部分,以本书为基本参考著作,援引了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材料。这篇序的作者R·赫涅一凯尔顿是研究东南亚的著名学者,有《苏门答腊的考古与艺术》(1935)、《荷属印度史前时期研究》(1945)、《东南亚王国与国家的概念》(1956)等著作。作者在这篇短序中除了略介本书及其作者以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古代高棉史的饶有趣味和富于启发性的观点,谨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不少古人在越南享有盛名 ,白居易便是其中之一 ,越南的普通民众有相当多的人能背诵他的诗篇 ,而那首有名的《琵琶行》更是备受重视 ,它影响了越南文坛的许多著名诗人 ,他们竟相模仿《琵琶行》写诗 ,至于在诗中引用其中的词汇或几句诗更是极为常见的事。越南古代即有不少诗人翻译《琵琶行》 ,其中以诗人潘辉咏的译著最为有名 ,几百年来被视为越南文学翻译杰作 ,他也因此跻身越南诗坛名家之列。他用越南特有的双七六八体诗歌形式翻译 ,双七六八体诗歌的形式为前两句为七字 ,接着一句为六字 ,再接一句为八字 ,如此循环往复。其译本与白居…  相似文献   

16.
何韵是我认识多年的泰国新闻界、包括泰文、华文、英文报业的著名女记者。几年前我见到他时,她正担任着泰《新中原报》的采访部主任;借到曼谷的机会,专程访问了她。此时的何韵,已是这个报纸的总经理、总编辑了。  相似文献   

17.
印支简讯     
越南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了《文学辞典》(第一集,按越南文字母顺序A—M)。不久前,这本辞典开始在河内市的书店出售,但是必须凭A类购书证购买,普通干部、群众和外国人都买不到。《文学辞典》(第一集)共收七百二十三词条,除越南作家和作品一百九十条、文学名词九十一条外,外国作家和作品占了四百四十二条,其中中国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团体共三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南洋问题研究》1989年第三期、《亚太经济》1989年第三期分别刊登了李滋仁同志撰写的《评<泰国经济发展战略>》(以下简称《评战略》)与《应如何认识泰国经济的发展》(以下简称《认识》)两文,对拙文《泰国经济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刊于《南洋问题研究》,1988年第二期)和《关于泰国工业化几个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刊于《亚太经济》,1989年第一期),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对于李滋仁同志所提出的如此众多的质疑,作者只想选择其中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比较系统地进行辩析,因为学术争论的目的在于“促进对一些比较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化,”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中国政府总理朱镕基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要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早期收获”计划是《框架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及东盟6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近600种《海关税则》中第01—08章的产品(即农产品)进行减税。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又签署了在“早期收获”计划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规定对于食用蔬菜、水果及坚果类产品,对方应不迟于2003年10月1日取消关税,将“…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1~30日)●1日,为期3个月的“2006年泰国国际园艺博览会”在泰国北部旅游胜地清迈市开幕。●2日,为促进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来自中国和东盟10个国家18个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相关的部门代表近200人在南宁参加了首届中国—东盟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论坛,就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环境、消费者权益、保障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法规、管理体制和标准,以及认证认可等方面交流了经验和看法并达成了《南宁共识》。●3日,为期4天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07年10月20~23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