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2,(12):5-5
近来,惹人眼球的一些所谓新闻中,不少是负面报道,食品安全、医患矛盾、建筑质量、官员贪腐等热点层出不穷。在一些媒体的炒作下,似乎中国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豆腐渣”,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有问题,似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发展前景迷茫黯淡。  相似文献   

2.
莲子 《民主与法制》2013,(27):51-51
现在似乎有这样一种感觉:媒体报道的一些社会现象,一旦冠以“中国式”的标签,就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反映出的人车矛盾,就让人感叹,其背后的路权之争何时是尽头?  相似文献   

3.
“矛盾”这一概念,是高二哲学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辨证思想方法比较陌生,所以在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一些误解。下面针对学生理解上出现的几个问题试加以分析。1.有的学生认为:矛盾双方存在着对立,所以,所有的对立都是矛盾的对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对立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和差异,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立。如地中海和波黑内战、茶杯和太阳、石头和天气等等。但这些“对立”都不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这个实行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制度,至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里,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是奇怪的。然而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人的头脑里,这个问题却成了杂七杂八的一笔糊涂账了。以前就有某位“理论家”提出奴隶制等不同社会形态都有公有制的说法,现在又有“共同所有制”、“公众所有制”等所谓公有制的新解释,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所有制和股份制企业,都叫做公有制。经过这样一番演绎,他们就可以指鹿为马,把私有制说成公有制,冲破姓“公”姓“私”的界限,不问姓“社”姓“资”的前途,再搞私有化就简单得多了。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5.
陶家璇 《两岸关系》2009,(11):64-65
“献礼片”貌似是中国电影独有的现象,很多人有不同的评论,但有趣的地方在于,每一次的献礼片确实又总能出现一些非常有品质的影片。似乎中国电影人平时也都学会了“潜伏”,卯足了精神,只等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些“大泡”来。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少有疑难问题,似乎全然弄通弄懂,其实不尽然。这种现象除其它种种因素外,缺乏质疑方法是一个重要方面,从而制约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一、寻找矛盾质疑。指导学生在教学内容中,寻找表面看起来似乎矛盾或对立的问题,大胆质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又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者矛盾吗?”在我启发下,学生发现了一系列疑问。如“既然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根本代…  相似文献   

7.
群众声音     
《群众》2013,(11):1-1
深化改革回应群众的呼声与期待 1改革与社会“矛盾累积”问题的赛跑,已被人形象比喻为“两只老虎的赛跑”,这两只老虎各自要素齐全,似乎也看不大清楚对方,但都在往前跑,谁跑得更快一些,将决定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中国梦”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经常参与一些面试,很多候选人,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候选人,都会问“你们机构是否有员工职业发展的计划?”“我能否有获得培训的机会?”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指向机构的员工职业发展计划。当然,就像很多机构一样,答案往往都是肯定的,并且会强调机构在员工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上海支部生活》2009,(7):20-25
价值多元的今天,传统的价值蹰念正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发生着扭曲甚至断裂:有位老党员说,过去能参加团课都是一种光荣,但今天上党课都快成了一种负担,似乎谁认真,在周围人眼里都有点“另类”;有位干部说,自己一辈子认认真真做人、做事,快退休了,竟有人好心地提醒:你别那么卖力了!我受党教育多年,  相似文献   

10.
沸腾了16天的”奥运热“渐渐平息下来,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似乎让所有国人都还意犹未尽,无与伦比的开闭幕式仍激荡在人们的记忆中,到处还都散发着奥运余热,然而场馆的赛后利用已经是当务之急!“鸟巢”、“水立方”……一座座梦幻般美丽的奥运场馆.在这次堪称经典的盛会之后.赛后利用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渴望自身的发展有个好出路,人生有个好归宿,然而到底凭什么才能赢得好出路?一些人“赌命”,认为一切“命中注定”、“成事在天”;一些人相信运气,认为“运气大于努力”;一些人依赖“后台”,主张有“靠山”就有出路。当然,更多的人主张靠“打拼”,但要真正“打拼”起来,又不知如何“下手”?总之,这个人人关心的问题似乎人人都很困惑。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以情感沟通、矛盾调解为主题的节目,如北京卫视的“谁在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山西卫视的“和事佬”、湖北卫视的“调解面对面”、贵州卫视的“调解现场”,等等。上了这类电视节目的人,其实相当于把自己的“家丑”大胆地“外扬”了,有些人甚至毫无掩饰,直言不讳,更有甚者,还在节目现场出口成“脏”、大打出手,似乎将“家丑不可外扬”这句古话忘得一千二净。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蔬菜产区的农民遇到了严重的卖菜难题,不少青叶类蔬菜一斤几分钱都卖不出去,只能眼看着烂在地里,极个别菜农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与此同时.城里菜市场和超市的菜价却十分坚挺,城市居民想买便宜菜也是难上加难。“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似乎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怎样才能破解这一难题,既能确保菜农的利益,又能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一点呢?  相似文献   

14.
似乎所有政府部门的临时工都习惯惹事儿。 最近,因为一位“临时工”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关国政府摊上了大事。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在过去6年间,从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获取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内容、照片、文档、视频等网络私人数据,用以监控恐怖主义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5.
“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工作中一些不科学、不适应、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步显现,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农村扶贫开发是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委员、代表们认为,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都是“硬骨头”,这些...  相似文献   

16.
伟哥走俏世界,国内媒体也大大喧闹了一阵子,引得一些人兴奋异常。至少在我印象中,似乎一种新药的问世,还很少有如此风光的。在热闹中,有的药就变换包装搭伟哥的便车,宣扬自己比伟哥还“伟”。人们于是有问:在伟哥问世之前,你那“更伟的哥”跑到哪里去了 ?当然,也有什么这个液那个丸的,说是能增强这功能那威力云云,但不知是广告大言虚夸惹恼了消费者,还是中国的“痿哥”不善于服用,总之那些药似乎都风光不再了。只是人家一“伟”,咱们才立即有了“超伟”。有的商人甚至自报家门,说他就是个“伟哥”——难道他以前叫的那“伟”…  相似文献   

17.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作过一个关于人类的简短论断:“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的确,人类有史以来,无论生命个体还是生命群体,所有劳碌奔忙的底蕴,似乎都难以离开“幸福”两字,这也是人之为人——以有自觉的理性意识,不断寻觅生存优化——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质之一,谁叫我们是人类呢?不追求幸福,人活着干什么?  相似文献   

18.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一、“两手抓”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两点论”、“两分法”、“两手抓”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观点的通俗表达。“两点论”也叫“一分为二”,说的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称矛盾规律。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都具有两重性。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谓对立,指的就是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9.
“你可以在纽约买到任何东西,但是无法买到一次进出纽约的顺畅旅行。” 这句形容纽约拥堵状况的谚语,如今似乎也适用于北京。堵车的常态化让“首堵”变得越来越名副其实。 2010年,北京交通拥堵的矛盾似乎集中爆发了。  相似文献   

20.
时下,有一种“不相信”的情绪正在蔓延。比如,吃饭怕食品不安全,出行担心交通出事故,看病提防吃错药……特别是,面对一些涉及官场、涉及公权力的事件,公众似乎都有意无意地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势——无论官方宣称什么,就是不相信。当政府说什么都被大众怀疑,当许多人把无原则的、不加分析的怀疑当成了习惯,这无疑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