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鑫  王耀民 《证据科学》2014,(6):698-715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近年来我国诉讼法确立的一项新制度,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立法层面,乃至实践操作层面,专家辅助人资格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都存在不足。在域外,存在与我国专家辅助人相似的一些制度,比如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美国的法院之友、英国的技术陪审员、意大利的技术顾问、日本的诉讼辅佐人制度等,这些国家在规定这些制度时都对专家的资格审查、认定设立了相应的标准和程序。笔者在借鉴域外相关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的同时,结合中国现实国情,从专家辅助人的资格认定标准、资格审查程序以及其他辅助性制度等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方陪审制度随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Jury System)是“从公民中产生陪审员参加法院审判案件的制度”。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有过这种司法制度。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比较盛行。被认为最先并盛行陪审制度的英国,上世纪中叶已趋于衰落了。美国继承了英国的陪审制度,并有所发展,至今仍相当盛行。旧中国虽然有过陪审法,但未实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边区、解放区曾经有过人民陪审员制度。新中国初期这种制度由于一些原因,包括制度自身的缺陷,未能全面发展。近来,重建人民陪审员制度受到诸方面重视。一、陪审员的产生Jury一词,源于拉丁文Jurare,原意为宣誓。陪审员兼有证人和…  相似文献   

3.
香港最高法院原讼庭(又称高等法院)的刑事审判设有陪审员,什么人可以出任陪审员?目前它的作用如何呢? 香港陪审制的开端在英国法律制度史上陪审员制度由来已久,以往在英国有所谓大陪审团,负责调查、控诉;这种大陪审团制度目前在美国仍然存在。在英国和香港,陪审团现在扮演的功能只是定罪,其角色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削弱。在香港,一般的民事审讯是没有陪审团的,主要用于高等法院的刑事案件。据史料记载,香港的陪审制度源于英国,在未曾订立陪审员法规以前已经成立;当时不但没有陪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陪审员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非职业司法人员作为陪审员参加案件审判的一种诉讼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后,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陪审员制度。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由人民群众的代表与法院的审判员共同审判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陪审员制度已形同虚设。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陪审员制度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有关陪审员制度的规定散见于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宫今年1月初透露,布什总统已接获德州法院征召,将回德州履行担任陪审团员的义务。曾任德州州长的布什,在德州拥有一座牧场。据德州《威科先驱论坛报》报道,布什在该州600名可能入选的陪审员中,排名第286号。当地一名法官表示,法院去年11月就寄出《征召函》到布什位于德州克劳福的牧场。白宫发言人麦克利兰随后声明,布什总统认为担任陪审员“是一项重要的公民义务,而民众确实履行该项义务也非常重要”,但因另有要务在身,白宫已致电法院希望能把总统担任陪审员的日期延后。德州地方法院法官史卓瑟对此谅解地称:“尽管担任陪审员是公民的重要责任,但治理国家应该优先于担任陪审员。”在当今美国,陪审团制度得到了包  相似文献   

6.
高一飞 《检察风云》2006,(17):32-33
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并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一年之后,在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的人民陪审员论坛上,有人提出,陪审员应该趋向精英化.甚至提出,可以改人民陪审为专家陪审.其实在实践中,陪审员也的确出现了专业化的趋势,陪审员成了长期在法院办案的"编外法官".  相似文献   

7.
一、陪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陪审制度的起源及意义 陪审制度就是从公民中产生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的制度。一般认为在公元6—8世纪出现于英国,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两种形式,陪审制在英国的确立和早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取代了神明裁判法和决斗等证据制度,带来了证据发展史上的革命;它对普通法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关键作用;陪审团分享国家的司法权,改变了国王及其法官独揽国家司法大权的状  相似文献   

8.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审判过程中,法官对科学技术高度依赖,而审判组织则表现出整体专业性不足的弱点.为解决这一客观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专家陪审制度是最简捷有效的方式.本文结合我国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在对比分析了环境专家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其他领域专家陪审员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鉴定人-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制度衔接机制的设想,并从选任条件、参审方式、适用范围、权利义务规定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专家陪审员的诉讼地位和参审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9.
法官遴选制度比较(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普通法国家的法官遴选制度  (一)英国的法官制度及法官遴选  1英国法官的成长道路  在英国很难看到年轻的法官。英国的法官有着其他国家的同行们无法比拟的地位和荣誉。这些身披鲜红貂皮长袍、头戴灰白假发的高等法院法官的形象,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讲是很新奇的。实际上,在英国成为一名法官的途径既不象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那样单凭职业选择,也不象美国那样靠选举或者政治任命,而是一个漫长而有序的发展进程。与大陆法系国家不同的是,英国所有各级法院的法官都从律师中产生,而高等法院的法官更是几乎全部从杰出的出庭律师(…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是法院审查、认定鉴定结论以及克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自身中立性不足和程序不完善等问题的必然要求。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程序要体现交叉询问原则,同时,要引入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制度以构建均衡合理的质证主体结构。质证的内容应该围绕鉴定专家资格,鉴定结论的相关性、科学性、事实材料充分性、证明过程符合逻辑性等来展开。  相似文献   

11.
孙斌 《中外法学》1991,(4):68-70,80
<正> 星法院(Cowrt of Star Chamber)是英国中世纪后期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特权法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说,"星法院在英国法中,指中世纪时代从作为补充普通法法院常规审判的御前会议发展而来,由若干法院和枢密院顾问组成的法院."1641年,它为英国"长期国会"通过的第一个法案所取消.从司法制度的角度来看,星法院被国会废除,这可以说揭开了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所以,尽管星法院在英国法制史的存续时间并不长,但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李大平 《证据科学》2009,17(3):316-330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是法院审查、认定鉴定结论以及克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自身中立性不足和程序不完善等问题的必然要求。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程序要体现交叉询问原则,同时,要引入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制度以构建均衡合理的质证主体结构。质证的内容应该围绕鉴定专家资格.鉴定结论的相关性、科学性、事实材料充分性、证明过程符合逻辑性等来展开。  相似文献   

13.
一、英国的司法制度(一)英国的法院设置、审级关系及受案范围英国法院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办案的需要,而不是以行政区域为基础。如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院进行层级划分的话,从上到下分为上议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处于最下一级的皇家刑事法院、郡法院和治安法院。其中上议院(准确地表述为英国上议院司法委员会)和上诉法院,通常处理涉及到适用法律问题的纠纷,并  相似文献   

14.
当今是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连,使得涉及专门性问题的复杂纠纷越来越多,尤其是涉及海洋、航运的海事专门审判更是迫切需要专家参与其中解决专门性问题。而具有丰富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英美法下专家证人制度为我们解决海事诉讼中专门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本文在分析英美法下专家证人制度优点与弊端的前提下,根据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设置思路,结合海事审判特点,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海事审判专家陪审员制度。从建立海事审判专家陪审员制度必要性入手,着重就海事审判专家陪审员的选任条件、选任范围、选任方式、专家陪审员的确定方法及报酬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期对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海事审判专家陪审员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中,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涉及争议知识产权事项的鉴定已成为案件定性的关键性证据。鉴定启动程序应当从司法鉴定特性出发,对鉴定实施中的法律与事实事项作出初步界分,以程序公正来架构"鉴定人、专家陪审员和专家辅助人"的审判程式,同时可以附之知识产权技术顾问,以此来维护和保障司法的实体公正。  相似文献   

16.
《商务与法律》2004,(5):53-53
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即美国专利上诉案件的最高级法院,于2004年7月21日,对Phillips诉AWH公司一案进行了听证。该案件最初是由三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审理的。联邦巡回法院在一份决议中试图消除许多繁难的专利权利要求解释问题.这将约束陪审团在以后的类似案件中作出判断。这份决议中试图解决的问题包括:  相似文献   

17.
作者近期率专家代表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访问、交流,了解到澳大利亚法制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方面不少新情况、新动向,其中一些理念和做法对我们会有一些借鉴作用,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一、法院的司法行政制度澳大利亚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制度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相对独立,整个司法体制受英国影响至深。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基本上由司法部控制,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一)关于法院人事工作。联邦法院和州法院的法官都是由联邦总督或州总督任命的,但法官职位的控制、法官人选的提名及背景资料准备、书记官的管理等都是由联邦司法部或州司法部负责的…  相似文献   

18.
何葆光 《检察风云》2003,(20):60-64
英语中一词“juror”一直被译为“陪审员”,这使我总丢不掉这个“陪”的概念。直到一次我去当过陪审员以后,才明白在判被告是否有罪的决定中,陪审团的权力高于法官。所以“juror”如译为“定审员”似乎更为切合实际。陪审团的选择2002年春的一天,我收到汉瑞斯郡法院给我的通知,让我在6月10日早上8点为担任陪审员义务,到休斯敦市中心的陪审团会议厅报到。那天共有500来人出席,经分组后,我们组65人由一位警官带领,穿过三条马路,到刑事犯罪法院。这个法庭门上有一块牌子写着主审法官的名字Joan Campbell,从名字上可知是位女性。领队警官带材料…  相似文献   

19.
卞辉 《陕西检察》2002,(3):39-40
沉默权(the Right to Silence),又叫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享有对司法人员(包括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讯问拒绝回答、保持沉默的权利。沉默权在观念上源于古老的英国谚语“任何人无义务控告自己。”早在12世纪,英国世俗法院和被告人就与教会法院展开了关于反对被告人认罪宣誓制度的斗争,沉默权思想得以产生。1639年,英国的李尔本走私煽动性书籍一案中,星座法院因李尔本拒绝宣誓将其投入监狱。1641年议会裁定星座法院的判决违法,并禁止在刑事案件中使用纠问宣誓。1688年,在国王詹姆斯二世起诉七个主教一案中,沉默权得到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先从介绍英国民事司法改革与专家证人制度入手,重点论述了专家证人制度在英国新的《民事诉讼规则》生效后的发展,包括专家证人对法院的优先职责、专家报告等方面。随后,就单一联合证人专家制度展开分析。最后,文章从比较法的视角论证了英国专家证人制度对于我国修订民事诉讼法鉴定制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