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显示了党与时俱进的科学决策和执政能力的提高。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危机反思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建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自觉转变生态观念和生活方式入手",即要从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入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研究、借鉴国外学者生态文明理论及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能否形成具有健全的生态道德人格,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而且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典范,是推动当代中国生态治理的科学指南。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历史演进,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指导我们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需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生态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生态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研究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应该成为未来文明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执政过程中,自觉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基本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我国走上了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热潮。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既有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演进,又有现实的动因。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路径,首先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障。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以建设"两型城市"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理论昭示了社会主义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制度优势,且这种制度优势是系统而全面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是指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与推动力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发展理论为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工业化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市场推动不够、科技支撑力不足、相关法规不够完善。为此,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要走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政策扶持、市场推动、技术支撑、法律支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启示在于,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应当笃定指导思想、坚信领导核心、聚焦民生取向和完善制度建设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探索的重大理论成就,其理论价值在于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深化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着眼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其体系的完整构建是衔接传统应然、当代实然与未来必然的智慧选择。当下生态文化构建面临表层物质文化片面、中层制度文化欠缺、深层理念文化薄弱的困境。为着实解决这一系列矛盾与困境,需要大力创新培育生态经济,建立健全生态制度,普及内化生态理念,打造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热潮.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既有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演进,又有现实的动因.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路径,首先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障.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以建设“两型城市”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在实现美丽中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掌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正确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国际国内背景。他围绕人与自然关系及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两大问题,阐述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厘清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和举措。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传统的生态文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秉持了建国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环保实践。其思想与内容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生态文明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入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党艰苦探索的重要成果,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等,把我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制度需要落实到法律层面,从立法、执法、司法、提高生态法律意识和加强社会监督等几个方面发挥法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在追求实现美丽中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掌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正确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启示及实践启示的分析,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需要党员干部及全体群众的共同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会贯通,丰富理论成果,推动实践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实现人与自然成为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在继承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上,反思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而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明确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把握其当代价值,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