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王国中有大量物质、社会、精神、语言等方面的民俗文化。但莫言并没有停留于社会生活层面的诸种民俗事象活化石般地记录和复现,而是经过审美取舍和艺术关照,通过场景化、情节化、意象化等叙事手段将民俗叙事与小说整体叙事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作家"人的小说"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
周梦博 《青年论坛》2014,(3):139-146
莫言小说创作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既是莫言小说创作的素材,又是莫言小说创作的源泉。因此,从民俗文化角度研究莫言小说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莫言小说的创作,可以拓宽莫言小说研究的视野;通过揭示民俗文化对莫言的影响,探索莫言小说创作的源泉;莫言清醒的民俗学意识影响和制约着他的小说理论和创作思维,决定着小说的民俗化倾向;通过分析民俗文化在莫言小说中的影响、表现及其作用,探讨莫言小说中的意象所蕴涵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3.
精英     
莫言瑞典文学院日前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  相似文献   

4.
民俗事象的实物词语化及词语的无标记性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世松 《思想战线》2003,29(3):84-87
民俗区域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的低下与生存、发展理念多样化的矛盾,使民俗事象的实物词语化成为必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方物产等现实条件和社会群体的认知关联性又使之成为可能。此种倾向有其认知心理动因,表现为"趋向"式和"避让"式;当下城镇年轻知识型群体中出现的个别民俗事象里,看似有标记的词语其实是深层次上的无标记。  相似文献   

5.
10月影坛,因莫言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冲淡了"十月围(电影)城"战绩不佳的窘境。"攀缘"一下,笔者曾有幸在饭桌上坐在莫言身旁,那是影片《红粉》的一次研讨会后。他没有像自己曾描绘的"吃起饭来奋不顾身",话也不多,只是很留心地听别人说,但一开口,又往往"很逗",却明显不是有意的,也就全无某些人"幽默未遂"的尴尬。后来又邂逅过,听他偶尔提及家乡、童年与生活,多少感受到那是其创作的触发点和灵感的永久源泉。故乡高密比他"出名"早很多,其"扑灰年  相似文献   

6.
张光芒 《群众》2013,(2):64-65
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一件文化盛事。 红高梁、大馒头、猫腔戏、黄土地,这些莫言笔下极具地方特色的场景构成了一个个鲁中文化符号,向读者们传递着莫言家乡——高密的人文情怀。高密,一座处于鲁中、鲁东连接点上的小城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笔者也是山东人,虽说一个在鲁中,一个是鲁南,但都属于鲁中南这一大片,算是“同乡”。  相似文献   

7.
莫言用其浩浩荡荡的语言浊流为世界建构了朴实醇厚的高密东北乡,在这个文学王国里,其长篇小说《蛙》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辰。在《蛙》中,透过独具特色的高密方言,莫言细致地刻画了"姑姑"、"我"以及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高密东北乡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中西文化存在差异,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蛙》中的方言时,通过归化与异化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原作所勾勒的神韵及其文化内涵,再现了原作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莫言小说世界的基本元素,在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中已经就绪。作为童年叙事的发端,这篇小说在创作心理、主题意蕴、意象营造等方面构建出多层次的批评空间。《透明的红萝卜》也是莫言小说艺术大厦的重要奠基石,此后的众多作品几乎都可以在这个中篇里发现艺术生发的因子。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地处古代的齐国,齐文化风流潇洒,洋溢着自由精神,荡漾着万丈豪情,齐地的婚姻恋爱观念非常开放,这种风俗民情深深影响了莫言的创作,小说中那些放纵潇洒,富有自由生气的女子即由此而来。另外,齐地也是蒲松龄的故乡,《聊斋志异》中的花妖狐魅,皆有人性;莫言受此影响,创作的女性既神秘,又善良,这些在幻魅世界、人鬼之间出没的神秘女子形象是莫言受齐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莫言的小说是文学作品,但更是文化思想的结晶。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从乡土链、地方性知识、"种的绵延"这三个方面对莫言小说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大学生中对莫言小说的不同评价。莫言小说在形式上追求新奇,而内容上却始终表现出扎根乡土文化的情结,贯穿着乡间知识的渗透,发散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莫言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民间文化有切身的了解。他以百姓的思想去创作小说,以巧妙的方式构思着文学,对近世以来的中国有多角度的揭示。因此,莫言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1.
王欢 《求索》2013,(9):159-161
沈从文和莫言分属20世纪前后不同时期的中国乡土小说写作的大家.沈从文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而莫言则荣幸地成为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两人的小说写作都属于乡土文学的范畴,为不同时代的读者提供了不一样的中国乡土社会的镜像。纵观两者的乡土小说艺术,有一致之处,然而亦有不同之处: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呈现的是文学的艺术.而莫言的乡土小说呈现的是艺术的文学。两者以其不一样的格调,建构出了中国乡土社会不一样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胡艳芬 《求索》2012,(12):129-130,125
作为一名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的先锋作家,莫言不仅以其多样的叙事手法、瑰丽的想象赢得了读者的好评,更是以其创造性和极具个性的陌生化语言为当代小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莫言中后期小说的语言恣肆汪洋,个性十足,在词汇、句式、修辞的运用上都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莫言风格"。然而,对于新创语言形式的过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书勤 《理论月刊》2005,(11):128-130
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对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是莫言小说叙述中的一大特色.从不同的叙述模式看,他作品中的儿童视角呈现出不同的叙事形态经验自我型的、混合成人视角型的、纯粹儿童视角型的;从儿童所"看"所"视"的内容看,他的儿童视角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洞察社会世相的"向外看"和反观、省视个体生命的"向内看".而儿童视角的叙事特征、小说的叙述姿态和审美情调等则内蕴着莫言作品中儿童视角的情感发生机制及其复杂的心理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莫言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小说《白狗秋千架》运用知识分子返乡的传统模式作为小说的基本构架,但作者却并未采取启蒙的俯视视角进行乡土书写,相反,作者用融入乡土的深度情感介入表达了知识分子面对乡土的窘迫,并通过这一视角将高密东北乡的生存苦难充分表现出来。小说主人公在直面苦难现实的同时选择了一条悬置道德审判的拯救之路,这正是莫言小说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王西强 《求索》2011,(8):209-211
1985年,莫言发表了10余部中短篇小说,进行了出色的叙事视角实验,对传统的叙事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阅读感受,总结起来共有四种代表性视角类型。莫言在不同小说文本中尝试使用不同叙事视角,也在同一小说文本中变换使用不同视角叙事,这些叙事视角实验对传统的叙事方法进行了大胆反叛,为他后来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和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并显现出他此后创造的整个文本艺术世界的一些主要叙事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事象、关系、过程--兼论"物"、"心"和"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1,27(5):1-12
"事象"包括各种实物、现象和事件,"事象"是有形象、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有众多关系网络,事象和关系网络均处在动态过程中.事象、关系、过程是三个基础性的哲学范畴,事象理论、关系理论和过程理论是研究哲学问题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和审视方位.由此出发,重新考察"物"、"心"和"人"三个古老的观念,分析传统哲学对三者作出的实体主义解释和本体论预设.进而指出,所谓物、心、人不过是事象中的三个"相",关系网络中的三个"极",动态过程中的三个"态".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的小说始终弥漫着一种浓厚的士大夫气息,他注重在传统文化的母体里汲取现代艺术的营养,用传统的审芙方式和书写方式思考着现代人的生活.建构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本文主要从贾平凹的小说语言、结构等外在形式,内在人物塑造及其作品中儒释道精神文化内涵、对民风民俗的吸纳等方面来探讨其对传统文学的继承.  相似文献   

18.
莫言小说中的儿童叙事,使他笔下的儿童群象常常脱离世俗的道德禁忌和伦理规约,他们命运多舛,被成人世界遗弃,却在未来性向度中转变成少年英雄;他们乳臭未干,又备受俄狄浦斯情结的困扰。这些儿童群像以一种憨态可掬的叙事口吻、不动声色的叙事态度、复调式的叙事结构构成了莫言独特的儿童母题,再现着成人社会的原生态面貌,并在一去不复返的现代性时间维度里重新建构莫言的童年失乐园。  相似文献   

19.
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解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对策应是:尊重民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走精品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民间歌谣与民俗往往同时存在,相互渗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贵州西江苗族民间歌谣亦涵盖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在此对苗族民间歌谣内蕴的民俗事象作一析理,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苗族文化提供可参鉴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