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科学与民主程度,关乎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影响党的信誉和形象。目前干部选拔初始提名制度存在选拔视野窄、民主程度低、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文章提出从加强完善公开预提名制度,实现党内提名制度规范化等方面来进行改进,明确标准、主体、程序、责任等,提高干部选任质量。  相似文献   

2.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科学与民主程度,关乎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影响党的信誉和形象.目前干部选拔初始提名制度存在选拔视野窄、民主程度低、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文章提出从加强完善公开预提名制度,实现党内提名制度规范化等方面来进行改进,明确标准、主体、程序、责任等,提高干部选任质量.  相似文献   

3.
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和干部监督管理的科学机制,并要逐步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明确干部推荐、考察、决策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切实解决责任不明确和用人失察失误无人负责、无法追究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明确提出要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本文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一、用人失察、失误的内涵及其表现所谓用人,就是指…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军队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是增强选人用人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军队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还存在体制不够顺畅、制度不够健全、职责不够明确等问题,应着力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预警防范机制、权力制衡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尽管不是主流,但严重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作出了新的部署。按照十八大精神,今后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进一步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着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完善考评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仪陇县委充实内容,完善措施,切实抓好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 县委责成组织部在深入全县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共仪陇县委关于建立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的文件。 该县在明确了责任追究对象及范围,用人失误的界定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对具体责任实行了划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这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推荐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首要环节。谁来提名、提谁的名、怎样提名、如何接受监督,成为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在阐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时强调。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把多方面优秀人才集中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对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刘明钢 《理论月刊》2003,2(7):62-63
毛泽东奠定了党的干部选用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邓小平为新时期干部选用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并将其规范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科学用人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来 ,各级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研究制定了一些与《条例》相配套的工作制度 ,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但是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责任不清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导致在工作中难以规范干部行为 ,难以追究失误者的责任。因此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误追究制度势在必行。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的责任要求1.推荐责任制。根据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 ,规范干部推荐程序 ,明确推荐人的责任 ,从而增强推荐人员的责任心 ,真正将优秀人才推荐上来。具体责…  相似文献   

11.
开阔视野     
中央完善用人失察责任追究机制提拔官员全程跟踪记录中央相关部门正在拟定的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跟踪记录制度,将使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机制更加完善。中央相关部门人士指出,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要真实地反映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运行轨迹。正在拟定中的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跟踪记录制度,将包括下列内容:记录要参照法律文书的要求书写,如有涂改必须由记录人签名盖章;为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及完整性,相关记录要有党委主要负责人审阅后签名盖章。这为确定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大小提供客观依据。有关人士指出,用人失察失误案件往往在几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现,所以,拟定中的制度还包括“要妥善保管好记录”这  相似文献   

12.
干部选任首提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干部任用条例》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个人推荐提名署名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相应的具体制度规范。当前首次提名这一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首次提名环节缺乏明确界定,首次提名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提名过程透明度不高等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中共常州市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6月制定并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首提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以下…  相似文献   

13.
选人用人是党的重要执政行为,要解决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沈小平 《前进》2008,(6):42-44
针对当前干部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这一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源头上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党干部制度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干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三个方面。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干部制度的改革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创新干部管理体制、完善干部考核制度,以及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李民 《传承》2011,(4):28-29
换届中,如果不去认真巩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积极探索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而是沿袭旧体制的弊端和惯性,就会贻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失去宝贵的人心,甚而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盛克勤 《群众》2014,(2):17-18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选人用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是在总结我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失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4,(2)
<正>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选人用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是在总结我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失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好这一要求,对于做好新时期选人用人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春香 《创造》2023,(1):64-67
<正>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做好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在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升选人用人监督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选人用人政治监督、风气导向监督、规范和监督“一把手”用人权、深化整治和巡视检查问题整改、构建干部大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体系等重点难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立平 《群众》2008,(10):61-6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并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八字方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机制,既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应该更加自觉地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拓宽民主渠道,改进参与方式,进一步落实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