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志愿服务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十个发展新趋势:即新思想引领志愿服务发展方向、学雷锋志愿服务成为普遍现象、党员志愿服务发挥示范作用、团员青年成为志愿服务先锋、文明实践激活农村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日趋重要、关爱帮困志愿服务深入细化、文化民俗志愿服务掀起热潮、志愿服务组织专业规范发展、中国志愿服务国际影响扩大等。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新时代志愿服务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人民美好生活、融入"两个大局"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治理创新、"助人"与"育人"双功能将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群众》2014,(5):73-7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近年来,太仓市针对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相脱节、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不协调、社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坚持创新社会治理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把推进志愿服务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努力挖掘城市精神,创新打造"家在太仓·情暖娄城"品牌,不断整合政府、民间公益团队力量,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特色化、社会化、常态化建设,促进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场域,其自身的转型和创新一直都是学界、政府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中国志愿服务的传播、动员、运行和变革等诸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同时也面临着法治化水平不高、文化提升欠佳、组织定位模糊和长效机制缺失等现实挑战,新媒体介质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生态格局以及志愿服务的体制转型。因此,志愿服务行动的组织和管理必然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色、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的诉求。通过对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科学而理性的梳理和反思,刷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适时地建构新媒体时代新型的志愿服务体制,推进志愿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为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建设和深层次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动力便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治理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积极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治理功能。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为缺乏社会化的志愿服务平台、缺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保障体制不够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不够深入、志愿服务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等。为此,应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首先,要树立参与社会治理的志愿服务理念,搭建平台,拓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培训机制;最后要遵从服务领域的"社会问责"原则,科学评估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场域,其自身的转型和创新一直都是学界、政府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中国志愿服务的传播、动员、运行和变革等诸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同时也面临着法治化水平不高、文化提升欠佳、组织定位模糊和长效机制缺失等现实挑战,新媒体介质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生态格局以及志愿服务的体制转型。因此,志愿服务行动的组织和管理必然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色、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的诉求。通过对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科学而理性的梳理和反思,刷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适时地建构新媒体时代新型的志愿服务体制,推进志愿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为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建设和深层次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动力便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社会服务的创新。其中,引进和借鉴国外现代志愿服务,转变和丰富“学雷锋、做好事”形式,逐渐建立当代中国的志愿事业,就是重要的创新形式。从广州、天津、深圳等地区率先发展的志愿服务,至今走过了20多年历程,经历了“探索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国具有东方社会文化影响,又具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基础,建设富有特色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需要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十三五"规划期间,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其中,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繁荣成为被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现象之一,它呈现出十大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成为国家战略;二是志愿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三是志愿文化呈现多样形态;四是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五是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六是志愿服务组织分层发展;七是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实施;八是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日趋普遍;九是志愿服务督导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十是"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为国际品牌。这些创新吸引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国际理念与中国特色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有四个来源,即传统美德、雷锋精神、外国公益和改革创新。其中,改革开放后,志愿服务发展形成"南北特色",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是"继承与创新"的志愿服务特色;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是"引进与融合"的志愿服务特色。中国志愿服务理论要把握四个基本概念,即为人民服务、友爱奉献、助人自助、公正平等。学术界要深入研究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制度、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行动、志愿服务资源、志愿服务文化,构建既严谨又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中国共产党对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领导作用,经历长期的实践和讨论,从分歧争议到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黄建军 《群众》2022,(23):42-4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基层社区需要大量的志愿服务者,必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引导广大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做表率、当先锋。各级党组织应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激励引导,积极推进新时代党员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赵德胜 《理论月刊》2014,(1):154-156
社会志愿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只手",其在资源配置、道德提升、民主建设和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和前行的道路上,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中国政府改革和社会建设同处于转型期的当口,不断构建和完善社会志愿组织和志愿者行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是实现政府转型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本文以对相关问题的反思为切入口,着重分析和探讨转型期背景下中国社会志愿组织的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7,(9)
<正>志愿服务事业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筹推动的一项事业,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参与力量。多年来,我省共青团组织坚持把发展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在关爱青少年、扶贫开发、大型赛会、抢险救灾、社区建设、助老助残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广泛推进,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我们将立足  相似文献   

13.
正志愿服务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2019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对志愿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深厚期望,"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是加强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社区志愿服务的模式也需要不断的探索。杭州市下城区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超市"即是对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创新的一个尝试,"服务项目超市"具有志愿服务理念综合化、服务主体多极化、服务开展项目化的特征,以及志愿服务多元化与选择自主化的统一和社区服务志愿化与有效激励化的统一两大优势,对今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安排上,海曙区组建管理体系,强化组织保障;立足区域实际,优化五大平台;围绕机制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加强管理培训,强化社工队伍;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模式创新上,海曙区创建了81890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了为什么创建81890、81890如何运作、81890成效如何、81890有哪些创新等问题,81890被谓为"中国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上,海曙区以81890为平台,以社区为基础,构建特色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水平;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公民参与为动力,大力培育发展社工与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16.
价值确证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时间不长,其组织形态上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值确证的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的确证困境主要有社会贡献价值认可困境、高等教育认定困境、自我价值认同困境等。走出这些困境的主要举措有:整合志愿者证书,细化志愿者服务的要点与贡献值;建立志愿服务社会价值认同机制,高等教育认同机制和网络确证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组织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由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性的社会功能和基本特点决定的。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的不断建立和孵化,逐渐形成了以群团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为骨干、民间组织为基础,覆盖面广、服务能力强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结构及全民志愿服务体系。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作为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的有效载体及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将不同群体、不同社会力量相结合,将青年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实现服务资源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保证志愿服务价值的崇高性和目的的纯洁性,实现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这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是对推进"三社联动",构建现代民政,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服务水平进行的部署和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三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  相似文献   

19.
"志愿礼"应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生、承中国礼仪传统文化而立,成为志愿者专属的标志性礼节。"志愿礼"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的积极发展,是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时代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浓缩,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体现。"志愿礼"重视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符合了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志愿礼"的使用与推广,将会使社会对志愿服务有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会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与认同感,必将为推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独特贡献。同时,"志愿礼"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载入志愿服务发展的史册,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不仅促进了社会服务的改善,也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和个人的道德完善,是现代社会治理和善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目标。本文还将现代志愿服务划分为"支助型志愿服务"和"自助型志愿服务"两大类型,强调当前要大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对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及社会的文明进步所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还对大学生下基层政策进行讨论,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将大学生下乡纳入农村志愿服务的范围,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