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书法创作实践中的能力培养问题被忽略,必然制约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学习中如何培养书写者的观察能力、再现能力、感悟能力及创新能力,如何寻求途径和方法,这是书法教学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14,(2):8-8
1月17日晚,十一位书法名家来到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迎春书法笔会会场,现场挥毫泼墨,用一幅幅佳作为政协委员送上新春祝福。笔会上,书法家们创作了近百幅作品,送给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干部职工节能意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发展,11月18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机关事务工作协会联合举办了福建省公共机构“节能杯”书法美术摄影展。展出作品211幅,其中省领导题词12幅、书法103幅、美术39幅、摄影57幅。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省政协副主席叶家松,中央国家机关节能办主任范学臣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4.
他热衷于书法艺术,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还连续三届荣获福建省工商系统书法比赛一等奖;他更热衷于推动永定县的书法事业发展,追求用书法艺术来展示客家的文化,为此将自己的公司关司,腾出场地无偿供爱好者交流和展出。他,就是龙岩市政协委员、永定县政协委员、永定县书法协会主席、永定客家书画院院长戴贵煌。  相似文献   

5.
席小平 《前进论坛》2008,(12):52-53
书为心画,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带给人的不只是“形美”的艺术享受,而且通过作品的“神韵”,往往能够透析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境界。因此,古人常有因书法识友、结缘的故事。我与书法艺术家迟静杰女士,也正因书法而识,因书法成友。  相似文献   

6.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怀着敬仰和渴求之心,在书房里一口气读完由张斌、晓音主编的《创造三个世界第一的传奇书法家贺惠邦》一书,欣喜和激动之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感慨:贺先生书法功底扎实,路子长远,不愧为毛体书法研究和推广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8.
方玉杰 《人民公安》2023,(11):52-55
<正>草书,是最容易抒情但也是最难写的一种书体。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中介绍:“匆匆不暇草书。”后人解释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匆匆不暇,草书”,也就是时间来不及了,就写一幅草书吧,是说草书容易写;二是“匆匆,不暇草书”,意思是时间太短了,写不了草书,是说草书很难写。实际上,草书和其他书体一样,从笔法、墨法、字体结构到章法布局,也有自己内在的书写规律和要求。“匆匆不暇草书”,本文结合草书的发展演变历程、历史上部分书家书作和警营书法作者创作的作品,去了解和赏析草书。  相似文献   

9.
赵永贤 《中国发展》2012,12(1):72-75
法作为中国人文素质的基础和精髓,历来为政府官员所重视,并已成为官员必备素质之一,该文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后得出,书法对当今公务员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为:通过“以字正心”,端正思想行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综合修养;提高书写水平,便于日常应用;广交各界朋友,抵制不良爱好;凝神静气挥毫,有益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0.
《福建乡土》2010,(4):F0002-F0002
方文达,结业于北京大学古文字与书法研究班。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览”、“全国第四、五、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五、七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二、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著名书家作品邀请展览”、“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等大型展览,  相似文献   

11.
佳作赠委员 1月13日晚,田伯平、弓超等十位北京书协的书法名家来到“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践行北京精神书法笔会”会场,现场挥毫泼墨。近两个小时的笔会上,书法家们创作了近百幅作品,送给参加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  相似文献   

12.
佳作赠委员 1月13日晚,田伯平、弓超等十位北京书协的书法名家来到“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践行北京精神书法笔会”会场,现场挥毫泼墨。近两个小时的笔会上,书法家们创作了近百幅作品,送给参加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书法实践,我感到书法虽然也是写字,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而是一种文化,即审美意义上的创造。判断一个书法家创作是否成熟的标志,不全看他是否仿古人仿得像,而是看他有没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换言之,要看他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即能够通过笔墨、线条、字法、  相似文献   

14.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2):21-22
第一眼远看:“和平协商,共创双赢”八个大字清晰明了;第二眼近看,竞发现暗藏玄机:“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之前的8个大字原来是由这密密麻麻6000个小金字镂空而成的,而这6000个小金字所述的内容,正是海协会与海基会在第一次“陈江会谈”完成的“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份文件。此幅反白的镂空书法创作,正是二次江陈会上,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收到的伴手礼。而这件作品的创作者,就是这次记者专访的对象——台湾知名才女书法家詹秀蓉。  相似文献   

15.
吴冠中先生喜欢引用凡·高的话“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来描述自己的创作人生。他说,画了一幅画,就像生了一个娃娃,当然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遇到新的困难:下一张怎样画?我不愿重复自己,于是又开始痛苦。一幅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出现的新痛苦中诞生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创作的苦难、创作的快感,就这样循环往复,陪伴着杰出的创造者,不只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4,(18):60-60
正张宗祥,海宁硖石人,自幼受其外祖父沈公韵楼影响酷爱书法,初涉颜鲁公,三十岁之后,渐习行草,由李北海而上溯两晋二王风度,下及明末诸家以接晚清之时趋,尤于董玄宰行草间用工,兼以金石碑碣之刚劲,融汉魏碑法,雄浑洒脱,一气呵成。张老对书法创作,最讲究"笔力"、"忌俗"与"气满"三方面,他认为这是构成一幅成功作品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唐果,字田木,号钓鱼山人,中文高级讲师。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广西书协会员、北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门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自幼随父学习书法,师从巴蜀名家毛峰先生。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法展览,入编《当代篆刻家大辞典》,曾获“广西八桂群星奖”书法铜奖;编著有《中国经典书法章法解读·隶书卷》;2011年刻字作品《身在天水之间》入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国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27至29日,云门舞集在国家大剧院为首都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演出,这就是林怀民以中国书法为灵感创作的作品《行草》。  相似文献   

19.
工作动态     
全国军休干部书法绘画摄影活动圆满结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进一步丰富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今年3月以来各地在军休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系列活动。按照民政部的有关要求,各地普遍成立了活动组委会.精心组织了当地军休干部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创作、展览、评奖和表彰等一系列活动。8月31日.从全国1000多个干休所、1万多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创作的2万多幅作品中层层遴选出来的100余幅优秀作品在民政部机关展出。这些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0.
闫冠伊 《黄埔》2010,(4):60-61
在第三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上,一位中年书法家正挥毫泼墨,书写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令人惊奇的是笔到处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不是实体书法而是如梦如幻、飘逸灵动的空心书法。只见书写者成竹在胸,不需要任何勾勒,一气呵成,须臾间一幅长卷尽收眼底,令在场的围观者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