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是一种小病毒,直径19~28nm,一般20~22nm,是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我们在四川某种猪场流行猪细小病毒病的猪群内,对猪舍和饲料加工车间的家鼠,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有与猪细小病毒血清型相同的抗体存在,给该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措施提供新的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初产母猪死胎(包括木乃伊)是母猪繁殖障碍影响养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川、上海、黑龙江、浙江及广东等省市均有报道。1982~1984年,我所在秋季初产母猪死胎病因研究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一株,猪细小病毒3株,并对5个猪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猪乙型脑炎阳性率平均为98.62%,猪细小病毒阳性率平均为60%。为此,我所于1984~1985年开展了免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李刚明,姜天童,方雨玲,徐涤平,甘桂娥,杨宜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昌430209)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是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几年来,母猪繁殖障碍在我省发病率很高,造成很...  相似文献   

4.
猪细小病毒Z株NS部分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猪细小病毒Z株提取基因组DNA ,利用PCR扩增部分基因 ,并对该扩增片段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 ,扩增的NS基因长 330bp ,编码 10 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含有猪细小病毒的重要保守序列 ,并有 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FSN。Z株NS基因与其他猪细小病毒Kresse、NADL2 2、NADL2 1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99%、98%、98% ,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99%。  相似文献   

5.
以猪瘟病毒5′端非编码区为靶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步法荧光RT-PCR检测猪瘟病毒。荧光RT-PCR仅检测出猪瘟C株、T株,未能检测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K-15细胞和牛睾丸原代细胞;对猪瘟病毒T株的扩增反应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与预期序列相符。荧光RT-PCR的检测极限可达到1 TCID50/mL,整个试验流程只需2 h。采用荧光RT-PCR和抗原捕获ELISA同时检测临床病料、猪副产品共207份样本,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7.4%和13.5%,两者符合率为95.7%(198/207);荧光RT-PCR的检出率高于ELISA,两者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RT-PCR可用于猪产品、临床病料中猪瘟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1978年Appel等首先报道了美国的犬细小病毒肠炎(Canine parvovirus enteritis)流行,其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新西兰、南非、日本、泰国、瑞典等国先后报道了本病的发生。1980年以来,我国华东、东北、华角、西南等地已证实有本病流行。为调查西南和华南地区犬细小病毒肠炎的流行情况,探讨犬群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滴度与其感染的关系,我们应用国内建立的犬细小病毒血凝试验方法,对该地区的部份犬群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AH2012株N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利用该ELISA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时为阳性,而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55%;该方法与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8.75%。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诊断、流行病监测以及疫苗研发时抗体水平的检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8.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杨待建,金升藻,荣俊,贾杏林,黄勇(湖北农学院荆州434103)荆州某种猪场,于1993年9月母猪突然发生流产、早产,产下弱仔很快死亡,历时近一个月。经血清学检查,结合临床检查,确诊为猪细小病毒病并发猪乙型脑炎和猪衣原体病。1...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PUP重组质粒探针,分别对7株猪细小病毒(PPV)分离毒及PPVBM1株细胞培养物的DNA抽提物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均为阳性,而对照的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PRV)、乙型脑炎病毒及PK15细胞为阴性;对7份PPV自然感染病料进行处理,杂交结果为阳性反应,对照健康猪组织、猪瘟病料、猪伪狂犬病病料则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912月 ,上海市一些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以母猪流产或产死胎、弱胎、干尸化胎等特征性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病多发于怀孕中后期的生产母猪 ,以初胎母猪发病率最高 ,可达 41.0 %。发病猪场母猪均免疫过猪瘟和细小病毒疫苗 ,未免疫伪狂犬病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疫苗。为摸清病因 ,我们对上海市闵行区和南汇县的 9个规模化猪场生产母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1 材料1.1 试验用血清 无菌采取闵行、南汇 2区、县共 9个规模化猪场的 2 15份有繁殖障碍病史的母猪血样 ,分离血清后冻存备用。1.2 诊断试剂 …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gD、gE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及其对应的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浓度的优化,建立了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和减毒活疫苗株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别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博卡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均无扩增曲线。野毒株均出现gD和gE基因扩增曲线,而疫苗株只出现了gD基因扩增曲线,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建立的gD和gE基因标准曲线Ct值和模板终浓度在1×108~1×10 copies/μ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均可达1×10 copies/μL。对39份猪组织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检出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病毒gD、gE阳性,表明这5份猪组织样品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常规PCR检出5份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经测序为野毒感染,2种方法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用于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自Cartwright等(1967)从猪流产胚胎中分离出猪细小病毒(PPV),首次证明了它的病原作用以来,世界各国对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  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是一种单股线状DNA病毒。虽然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据其毒力和病理特征可将之分为强毒型、弱毒型、皮炎型和肠炎型4种。PPV毒株的毒力差异可在多方面反映出来,如在不同温度下的增殖能力、对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50)、对胚胎的半数感染量(FID50)和半数致死量(FLD50)、生物活性比率以及在胚胎…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及其生物制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国内外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研究结果,概述了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并对其病原学、免疫学及生物制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为认识该病并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认为,猪圆环病毒2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症状中,并与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等的继发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 virus简称ppv)是母猪繁殖障碍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畸形和不孕的重要因素。该病毒首先由英国从死产猪胎儿、分娩之后死亡的猪和猪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获得。(Cartnwight等,1967),此后比利时、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报道,我国的上海、黑龙江、四川等省近年来也先后报道了该病在本地区的发生,其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0~80%。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4条引物,建立了伪狂犬病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强毒株,不能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株;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量可达100个拷贝质粒DNA,比常规PCR方法的敏感性高10倍。试验表明建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可用于伪狂犬病病毒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常见重要病原体之一,且存在众多基因型,对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2016年在美国首次发现新型猪细小病毒PPV7,随后该病毒陆续在中国、波兰、韩国、瑞典和巴西等国家被检出,并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流行。本文综述了PPV7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本课题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对PPV7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更加全面地了解PPV7的分子结构和潜在致病性,为PPV7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抗猪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猪细小病毒抗原的培养与提纯王东谢琴何存利陈祝三余桂芳(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银川750002)在制备抗猪细小病毒(PPV)单克隆抗体前,首先要提纯猪细小病毒抗原,然后才能免疫BALB/c小鼠,检测和筛选阳性孔、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西地区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的生物学特性,阐明其基因组与遗传进化等特征。笔者采集经胶体金检测FPV阳性的粪便样品接种FK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及理化特性鉴定,同时利用PCR分段扩增病毒基因组DNA,并与国内外分离株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在FK81细胞上盲传3代后出现CPE,猪红细胞血凝价达1∶1 024,第5代病毒TCID50测定为10-5.2/0.1 m L,该毒株对热、酸、氯仿及乙醚有较强的抵抗力,将分离株命名为FPV-GX01。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离株基因组为4 901 bp,与2007年我国猫源细小病毒株FPV-XJ1同源性高达99.0%,属同一分支。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FPV-GX01株VP2蛋白功能较少发生突变,与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氨基酸位点存在宿主差异;FPV-GX01 NS1蛋白序列上没有VP2蛋白稳定,第619位异亮氨酸突变成苯丙氨酸。广西地区分离的猫细小病毒也在不断发生遗传变异进化,本研究对该地区猫细小病毒的进化特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猪细小病毒分离株LJL12 VP2基因和猪瘟病毒多肽基因E290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Mel Ba-cA,将该重组质粒与Bac-N-Blue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构建了表达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和猪细小病毒VP2融合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显示,获得了含VP2基因和E290基因的重组质粒pM-VP2-E290,昆虫细胞sf9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检测后确定所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7 ku,且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特性。免疫电镜观察可见表达产物形成的病毒样颗粒。证实,成功构建了同时含有PPV VP2基因和CSFV特异性T细胞表位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0.
宁夏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探析何存利谢琴陈祝三史建斌(宁夏畜牧兽医研究所银川750002)多年来,母猪繁殖障碍在我区很多猪场发生,主要表现为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或产弱仔、产仔少、初生仔猪死亡以及不孕等。国内外学者认为其发生的原因有猪细小病毒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