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对于焦作市两级法院来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焦作市两级法院的法官扑下身子开展了"爱民进万家大走访"和"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活动,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一年,两级法院把审判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全市法院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家友 《政策》2003,(7):32-33
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是今后一个时期法院的重要工作。法官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司法丈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开展法官职业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省各级法院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  相似文献   

3.
<正>"我要感谢法院,感谢执行局的法官们,是你们为我主持了公道,追回了赔偿款!"2月15日,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法院,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给了法院执行局法官韦薇,他紧紧握住法官的双手,久久不愿放下。原来,法官们多次与被执行人周旋,登门访案踏破了鞋、磨破了嘴,为他追回了赔偿余款。"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如果  相似文献   

4.
正他们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他们能调能断、定纷止争;他们淡泊宁静、默默奉献……他们是一群带着泥土芳香的"草根法官",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十万大山深处……善断"家务事"的"调解能手"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进入上思县法院工作以来,刘大河已相继调解各类民商事案件达1800余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作"刘老师""送子法官"。2012年9月,家住那琴乡的小黄一纸  相似文献   

5.
王洪 《楚天主人》2011,(2):55-55
"通过参加旁听这种‘零距离’接触,使我们对法院庭审程序有了直接了解,对法院、法官有了更加感性认知,提高了代表的法律素养和履职能力。"2010年11月18日,来自襄阳市的12名省、市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6.
<正>法官,在我国是对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的称谓,包括从最高法院到基层法院、专门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委会委员,审判庭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按照有关考证,"审判员"的称谓最早来自1943年3月的《陕甘宁边区司法条例草案》,1948年东北解放区行政委员会通令各级司法机关一律改称"人民法院",旧称"推事"的法官一律改称"审判员"。1995年,颁布《法官法》,人民法院的审判人  相似文献   

7.
武湖 《群众》2010,(4):79-79
<正>靖江市法院园区法庭副庭长陈燕萍从事法院工作22年,在基层法庭工作15年,审理3100多件民事案件,全部做到案结事了,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陈燕萍的体会是:要有一颗敬业之心、亲民之心、清廉之心。正是怀有这"三心",陈燕萍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德能俱佳的全国模范法官,也赢得了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两满意"。  相似文献   

8.
人大代表被非法劫持、非法拘禁29个小时;民权县法院决定拘留人大代表15天,罚款1.5万元;民权县法院法官呵斥人大代表:"老实点!不老实,挨揍。"  相似文献   

9.
推动基层法官职业化建设,是克服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需求的应有之举。江阴市人民法院法官职业化改革通过优化审判资源、强化分类管理、出台制度文件和畅通监督渠道,审判质效指标不断优化。当前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不少,可从转变司法理念、提升司法能力,完善"去行政化"管理,健全履职保障机制等三方面着手,化解了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三晋大地,并州古城,有一位为人民掌握生杀予夺权力的青年女法官。她从院校毕业走上法院工作岗位12年来,14次受到省、市法院的表彰,并先后荣获"山西省(首届)优秀青年卫士"、省"文明执法标兵"和"全国青年法官标兵"等荣誉称号。1999年12月17日,她身披"全国法院模范"的绶带,手持鲜花,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受到尉健行、罗干、肖扬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她就是首届"全国十大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候选人之一,被群众誉为"并州女包公"的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齐素。初见齐素时,我们却很难把这个戴着一副  相似文献   

11.
张毓富 《人民论坛》2014,(8):122-124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审判公正。文章认为保障审判公正必须实现审判现代化。审判现代化包括:法院去地方化、法院去行政化、法院去利益部门化、法官去裁量"自由化"、法官考核规范化、审判流程公开化和三审终审制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家网上进行调解,我不用去吉林市了?"家住吉林省蛟河市的苗老汉听法官说不必到法院就可调解时,半信半疑又惊喜地问。2013年冬,苗老汉由于水稻种子质量问题起诉当地某合作社,一审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今年10月27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卢亚城组织指导当事人双方网上云会议调解。通过网络视频,双方充分地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得到满意结果的苗老汉对电子法院有了新认识":电子法院太方便了,是替百姓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闵行区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2012年,该院又上新台阶,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院"。法院院长:我们需要不断攀跃闵行法院工作繁重有目共睹。法官们一天开4、5个庭较为普遍。他们习惯白天开庭、接待当事人,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制作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正是执法的基本要求,而恪守司法礼仪,狠抓法官队伍建设,是提高法院司法信誉、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院全面倡导恪守司法礼仪,着力塑造法官良好职业形象、提高法院权威,取得了较好效果。简阳法院是四川省的基层法院,曾在维护和促进简阳地方的稳定、发展,取得过突出的业绩。但在实际过程中仍有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法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审判工作的要求,两庭建设和物质装备严重不适应审判工作需要,法院各项改革明显滞后。尤其是个别法官特权思想严重,对人对事冷、硬、横、推,加之因地方财政拨款严重不足,造成一些法官因利益…  相似文献   

15.
深圳中级法院法官腐败的传闻现已证实:2006年6~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检“双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卷入调查的法官、律师多达数十人。(2006年11月6日,新华网)国内某些法院缘何出现大面积腐败一个法院,出现大面积的腐败,在中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4年3月,武汉中院法官窝案涉及法官13人、律师44人。其中涉嫌犯罪的有副院长2名、副庭长3名、审判员6名、执行员和书记员各1名。到今年,武汉中院院长“前腐后继”,院长周文轩也已落马。(2006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2004年5月,时…  相似文献   

16.
曹伟 《小康》2012,(9):90-92
正从2010年10月1日起,历时多年,一场被法学界称为"法官的自我革命"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在全国3000多个法院全面展开试行"规范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是中央政法委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也是全国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决定: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临时立法会议员以及终审法院常设法官和高等法院法官在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暨就职宣誓仪式上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司法机关主体的法官,是司法机关的细胞,法官的司法能力直接体现了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80%以上的案件均由基层法院处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官准入条件不高.特别是基层法院,法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法官司法能力欠缺是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这与法院加强职业化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度存在着差异。如何提高基层法院法官的司法能力已经成为基层法院抓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关立法及司法解释上应当明确"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这一法律概念,将其范围界定为众所周知的事实、通过权威资料可以迅速查明的事实、法官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事实及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法院在认定这些事实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在认定的启动程序上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申请方式启动程序和法官依职权启动方式并重;在认定的反驳程序中,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提出弱化、反驳法院认定的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认定时间上,应当明确认定是事实审程序中的事情,并不是每个诉讼阶段都可以进行认定。法院一旦认定了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该事实就有预决事实的效力。  相似文献   

20.
白龙 《楚天主人》2013,(11):50-50
<正>一宗案件立案10年未开庭,这件在法学家、律师甚至法官看来"闻所未闻"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河北省保定市一居民因为自己一处商业门面房被强拆,将保定市政府告上法庭。然而,在法院立案后的10年间,此案从未开庭。有意思的是,当媒体将此事一曝光,法院便开庭。对于审判时限,行政诉讼法有明确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