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抚安置     
《中国民政》2013,(4):63-64
新疆吉木萨尔县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就业政策教育和学历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对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及国家出台的优抚安置政策进行详细讲解:二是对退役士兵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有培训愿望的退役士兵参加有关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正>济政发[2015]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做好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4年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15]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明确接收安置对象凡符合国家政策规定达到接收安置条件的以下退役士兵,由各级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接收安置。  相似文献   

3.
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退役士兵就业竞争能力的必然途径。在现有安置工作机构依据《兵役法》、《安置条例》代政府做好每年退役士兵的接收、报到、落户和接收省安办与各大军区交接三期以上的转业士官,复员干部的接收工作;宣传贯彻国家关于安置改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伤残退役军人,三期转业士  相似文献   

4.
做好退役士兵的接待接收工作,需要军地双方密切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不规范,致使接待接收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个别部队为省事,把一个县入伍又在一个连队或团队服役的,退役时只开出一张行政介绍信,所附花名册中的姓和名使用也不准确;军方护送干部将退役士兵送到县人武部,武警、消防部队干脆将退伍军人介绍到县人武部,使得退役军人办理回乡落户登记手续时还要两头跑。 为不让退役士兵两头跑和回家后滞留,依据《兵役法》、国务院中央军委年度下达士兵退出现役的命令和做好退出现役士兵接收安置…  相似文献   

5.
<正>津政办发[2015]5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家关于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12]10号)要求,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做好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一)大力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3号)、《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2005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1号)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5]98号)、《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6]45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市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报》2012,(14):8-12
<正>津政发[2012]1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令第608号),现就做好我市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有关单位:根据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6]45号)、省民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关于下达中央驻苏单位和省属单位接收安置2005年冬季城镇退役士兵计划的通知》(苏民安[2006]27号)和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宁政发[2006]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随着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项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安置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城镇退役士兵有的长期得不到安置,有的安置后长期不能上岗,有的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和优惠政策不能兑现。为此,现就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黑龙江省义务兵征集、优待、退役安置条例》等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程序,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一、档案接收阶段 (一)义务兵的档案接收。义务兵退出现役后,各市、县安置部门要在省政府规定的时间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接收档案,一是由部队军务部门以机要信件的形式邮寄,由邮政机要人员与安置部门办理交接手续。二是由部队派专人持部队行政介绍信,到各市县安置部门送达档案,并办理交接手续。不在正常…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上高县民政局以促进退役士兵就业为目的,精心组织、多措并举、真情服务,狠抓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积极引导、政策宣传,让培训政策家喻户晓。为使广大退役士兵掌握优抚安置政策法规,县民政局把优抚安置政策法规编印成"口袋书",统一下发到乡镇民政干部职工和所有退役士兵手中。  相似文献   

12.
二○一二年十月十日宁政发[2012]28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有关单位:根据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12]38号),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下达中央驻苏单位和省属单位接收安置2011年冬季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计划的通知》(苏民安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2月19日)沪府发[2014]7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驻沪部队,武警上海市总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以下简称《安置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2014年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23号)以及《上海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规定,现就做好本市2014年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作如下通知:一、接收安置的任务和对象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做好城镇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项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安置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并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2002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2]22号)精神,我市已经完成接收2002年冬季退役士兵工作,现将做好我市安置退役士兵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做好对退役士兵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对于确保部队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军队建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0,(2):94-94
民政部优抚安置局负责人2000年1月10日说,退役士兵安置要实行安置就业、自主择业和政策扶持自谋职业、经济补偿相结合,多渠道安置。今年民政部要调整安置去向,拓开向非国有经济单位安置退役士兵的渠道,不论企业性质、大小,都要承担国防义务,接受安置任务;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双向选择,指导退役士兵自主择业,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11,(7):45-46
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的相关政策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家居城镇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由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安排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置退伍军人的义务;城镇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则发给生活补助费;城镇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相似文献   

18.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2002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2]22号)精神,为做好我省2002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接收安置对象和时间2002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对象为:服役满2年的义务兵,服役满本期规定年限未被选取为高一期的士官,虽未满本期规定年限但服现役满10年以上的士官。因政治、身体原因需要提前退出现役的,按有关规定执行。对档案材料弄虚作假、档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07,(2):63-64
山东省临邑县认真落实城镇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享受城市居民低保待遇的政策。符合安置条件的日前已从政府领到了他们待安置期间的生活补助费。这是临邑县关心退伍军人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山西政报》2010,(13):18-1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大中型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做好我省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的宣传教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退伍安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退役士兵的思想实际,加强退役士兵的教育和管理。要将讲大局、讲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