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山东省广饶县民政局紧紧围绕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养老等重点保障领域,认真落实各项优待抚恤、医疗减负、健康疗养等政策。一是落实抚恤补助待遇,实现"应补尽补"。按照国家规定的抚恤定补标准,及时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定补金2111.29万元;2016年新认定200名退役士兵享受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和2名烈士子女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莱西市通过"三重保障","定点医疗优惠减免"构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救助新模式,有效地破解优抚对象治病难,治病贵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等问题,使一大批优抚对象生活状况得以改善。针对优抚对象看病难的实际,该镇将“三属”定期抚恤对象、伤残军人、复退定补人员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分别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一至六级伤残军人医疗补助列入了财政预算,并把他们当中因施行大手术或长期患重大疾病的纳入大病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莱西市通过“三重保障”、“定点医疗优惠减免”构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救助新模式,有效地破解优抚对象治病难、治病贵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南漳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全县现有在乡复员军人3468人。作为优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南漳县在解决老复员军人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问题上,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基本解决了老复员军人牛活难和作房难。1993年以来,他们把解十“”难”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治病难”上来,8全县21个乡镇普遍建立了优抚医疗均所,方便各类优抚对象就医,为解决复6军人“治病难”,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南漳县民政局认识到:在当前形其下,单靠国家提高定补标准和依赖集。补助来解决老复员军人的“治病难”是核不现实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家…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特别是“三老”优抚对象的治病难问题,山东省五莲县实施了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收到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 一、实行国家、社会、个人三结合的医疗费分担办法,适应目前经济形势下各方面的经济承受能力。优抚对象医疗费的报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三老”优抚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由县民政局实行双倍交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门诊药费、住院医  相似文献   

7.
对重点优抚对象实施定恤定补,是国家一项长期的特殊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子弟兵和优抚对象的关怀爱护。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和改进定恤定补工作,本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理念和原则,建立普遍覆盖,能进能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解决优抚对象医疗困难,按照普遍保障与重点保障相结合,优抚医疗保障与社会医疗保障相结合,政策照顾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思路,将优抚对象纳人相应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优抚对象住院补助、大病救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构建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为基础,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确保他们与人民群众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元帅感慨万千地说,这次胜利是山东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那荡气回肠的歌声唱出了山东人民无私奉献的撼人心扉的动人故事。当年,山东人民以彪炳青史的功绩写下了支前拥军的光辉一页;今天,在以解决“三老”的“三难”问题为主题的“爱心献功臣行动”中,又谱写了一曲爱的华氧增加财政投入超亿元,提高52万“三老”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解决他们的生活和治病困难,为他们新建和改造危、漏房屋,其声势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同样可圈可点,在优抚工作的史册上写…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已达100万个。由于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致使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家庭经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收入来源减少,甚至还要背上照顾患病、伤残子女的重担,出现生活困难;二是家庭承受着巨大伤痛,精神上孤独寂寞,对生活失去信心;三是养老、医疗出现困难,面临无人照顾的困境;四是现有补助标准过低,难以有效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问题。自2008年以来,国家开展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工作,独生子女死亡父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省优抚对象医疗改革是从2008年初开始的。近三年来,他们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全面提升了全省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服务水平,较好地破解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难的问题。"认识高、起步早、力度大、普及快、服务好、受益广",是广大优抚对象和社会各界对全省优抚医疗改革的广泛赞誉。牢固确立"四个观念"把优抚保障服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河北是革命老区,优抚大省,全省现  相似文献   

12.
没有优抚对象小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早在1992年10月,江苏省兴化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这个口号,制定了《采取十项优惠政策带领优抚对象超前奔小康的规划》,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一助一"扶优奔小康活动企户挂钩助"三者"张郭镇有镇村企业22家、个体私营企业1刀家。该镇有'"三老"对象71人,经过近几年企户挂钩,刀户"三老"优抚对象中已有67户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该镇扬子橡塑实业公司是一家年产值sin多万元、利税扣多万元的私营企业,生产医用的各种瓶塞。60多名职工中,就招收退伍军人7人,企户挂钩"三老"3人,使他们的生活都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城市低保家庭因贫困而无钱治病,又因治病而更加贫困,他们长期陷入这样一个"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形成了难以克服的医疗困境.本文从风险社会的视角,对这一困境进行了实证剖析.基于规避风险化解危机,作者认为医疗救助、社区就业服务、社区医疗服务应成为医疗困境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大批农民从赖以生存的土地源源不断地奔向城市,成为打工族的一员,他们的子女却因种种原因只能留在农村.特别是一些在大中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其中大部分人长期与子女处于分离状态,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据市级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重庆市有留守儿童107.41万人,其中两翼地区有农村留守儿童72.92万人,占全市留守儿童的67.89%.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后继者,但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和安全上的隐患,给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留守儿童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两翼部分区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现状及成因并分析,拟提出解决两翼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媒体观点人民网:涉老"带薪休假"助推公民尽孝北京拟出台涉老"带薪休假"新规,无疑在制度上帮助了那些欲尽孝而不能成行的子女走出困境。但是,要实施特殊"带薪休假"制度,并非是一件易事。政府不仅要直接增加经济补贴、服务支撑和技能培训等付出,而且要敦促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相向而行,开放绿灯。因此,还需要制定相关细节,增加涉老新规的可操作性,让涉老新规名副其实。《华商报》:为"照顾老人可带薪休假"点赞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0月23日《解放日放》刊发风平的文章,文章提及日前,英国卫生部长亨特谈到,该国有几十万孤独老人被社会遗忘,这是“国耻”,并呼吁向中国学习孝道文化,吸取中国人照顾老人的经验。伴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比如社会保障制度。但社会保障主要承担了经济保障,对于老人亲情的渴望、陪伴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往往无能为力。如果子女纷纷离家出走,甚至联系不上,老人就很容易被时代抛弃,被社会遗忘,成为孤独而静默的人群。亨特所言的“国耻”,并非指老年群体的贫穷,而是指他们的孤独,是整个国家都要背负责任。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民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构筑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以优待抚恤、社会互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和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城市,"既要保质保量地做好低保工作,又要把城市低保与社会互助、医疗补助、子女入学、廉租住房、职业介绍以及就业培训等配套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平和效果",在农村,"要加快建立、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重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大病、重病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刊点评     
正(2018/1/15—2018/1/26)11月15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流动老人已经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照顾晚辈而进城,随迁老人进城易融入难。本刊点评:"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帮助子女,他们晚年还得远离故土。与物质方面相比,精神层面他们更需要得到呵护,因为他们迁入后,原有多年积累的社会资源和人际网络被割裂,在新环境中缺少融入渠道。因此,对他们的关爱应该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9.
<正>医疗救助是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民生举措,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把困难群众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办好办实,笔者就当前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工作对策。(一)健全财力投入机制,解决救助资金"供求"矛盾。一是统筹城乡医疗救助筹集标准。在筹集资金标准上应该做到一体化,由省统筹实施。二是适当提高筹集标准,以中心城区低保保障标准为基数,建立医疗救助筹集标准随低保标准自然增长而自然增长机制,并按照既定比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的父母在子女养育过程中,一是感到"育儿贵":校外培训班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养育之重,子女教育的经济总投入是个不容小觑的大问题,养育子女的医疗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养育子女增加的住房需求更是加大家庭总体消费支出;二是感到"育儿难":管理孩子学习和陪伴孩子成长需倾注大量时间精力,关注各种子女教育信息动态会带来身心疲惫,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日常休闲娱乐和事业发展是青年父母在育儿路上需作出的较大的牺牲。面对养儿育女,他们普遍存在深度焦虑和难以抑制的内心担忧。因此,他们生育二孩意愿低迷,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收入不够、时间精力不济。对此,文章提出要开发放心可靠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市场,培育规范有序的校外培训补充拓展力量;要倡导家长科学制定子女教育发展规划,理性选择校外辅导培训班;还要制定"生育友好型"公共政策,降低子女养育所需投入的时间、精力、经济和附加成本,促进青年父母自由释放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