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雯  付宇  桂勇 《人民论坛》2023,(3):25-31
围绕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要问题的认知及其变迁趋势,“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2015—2020)”数据研究发现,“三距一房两挑战”代表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要问题的基本理解。其中,“三距”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社会流动机会差距,以这三者为代表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大学生群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一房两挑战”即高房价是引发焦虑感的主要来源,人口老龄化与国际环境复杂化成为新的挑战。食品安全、主流价值观缺乏、环境污染及腐败问题提及比例大幅下降,相关方面的国家治理得到青年群体认可。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问题认知导致了差异化的社会心态取向。其中,关注城乡差距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评价和发展效能方面更加积极;关注贫富差距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在政策偏好维度凸显了“有国才有家”的态度取向;认为社会流动机会差距是社会主要问题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消极的社会评价和发展效能、民粹主义倾向的公平观与财富观以及对国家在道德和绩效层面的较高要求;房价问题与社会流动机会差距问题导致的社会心态后果存在一定相似性;关注老龄化与国际环境复杂化的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政策偏好。本文结论表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2.
田磊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71-174
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与大学的和谐发展休戚相关。建设和谐大学,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应该主要着眼于大学中一些特殊群体。这其中,一个最典型的群体就是民族高等院校中的“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和探讨促进民族高校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途径,可以完善民族高校现存的资助体系、帮扶体系、关爱体系等,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维东 《人民论坛》2013,(17):242-243
现实社会中的诚信失范问题也深深地反映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要群体,也存在着网络诚信缺失问题。基于对重庆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关于网络诚信的调查报告,文章概括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主要问题,剖析了网络诚信问题的原因,并从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使大学生群体已经不再是社会精英群体,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力军。我国要建设成为法治社会,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现代法律意识。清华大学的“黑熊事件”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5.
透视大学生手机消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消费对象也在时刻发生着转移,大学生作为整个消费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再是只会呆在“象牙塔”里读书的传统形象,而是正在更多地融入社会。对手机消费的追求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时尚。那么,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现状到底怎样?其消费是否理性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以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心理与行为为主要线索,运用消费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武汉市高校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与心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导致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诱因众多,高校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思想方面和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及时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努力做好大学生的群体心理教育和预防,维持高校校园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7.
陈建军  邓璨 《前沿》2013,(2):17-18
随着高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校大学生对高科技依赖化趋势越来越强.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自控力较差,加上科技道德教育的缺失,已经影响到高校学风建设.因此,充分利用高科技作用,围绕大学生群体高科技依赖化进行针对性学风建设成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明俊 《中国妇运》2001,(11):44-45
高校女大学生群体不仅是知识女性的代表,而且还是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女政治家、女科学家、女教授、女劳模、女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对高校女大学生成才教育,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女大学生自我进步、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需要。面对知识经济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女性人才现状如何,直接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现状。高校女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女性人才中有层次、有质量的重要群体,在成才过程中还需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阻力,克服束缚自身发展的弱点。影响女大学生成才的原因如今的女大学生,比以往任…  相似文献   

9.
高校基层团学组织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赖以开展的主体。在高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的背景下,传统基层团学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高校德育工作依托基层班团组织开展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在评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分制下形成的五大类学生群体的概念,并据此分析覆盖五大类群体的基层团学组织的特点和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最后借鉴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创新基层团学组织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用户所创建的“数字身份”以及由此可能在个体行为、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公共安全等方面引发的各类问题,无疑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一种与马克思“价值镜”思想一脉相承的“身份镜”理论框架,着重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数字身份”活动的一般特征及其对该群体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作出了初步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基于“数字身份”开展的网络活动明显带有自我异化的倾向和高隐匿性特征;这使得他们面临着背离于自我认同、正常社会关系和合理合法的社会规范,社会交往“脱实向虚”的巨大风险;为疏解这些不利影响,高校亟需加强价值观引导、制度规范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常晓茗 《前沿》2013,(6):107-108
残疾大学生是残疾人群体中的知识精英。但是,残疾人中的"知识精英"头衔并非能为该群体带来顺利的就业机会,同目前众多大学生一样,他们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残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由于综合原因导致的。本文从就业支持系统中的学校教育这一环节入手,强调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如何把握好自身定位,更好地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2.
星座与爱情--对校园"星座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座文化”是一种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流行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分析“星座文化”流行的原因——校园“星座文化”自身、大学生个体和大学生群体,指出校园“星座文化”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并最终会由流行文化转变成“平民”文化。  相似文献   

13.
郝琴 《世纪行》2012,(6):47-48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零点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引起教育部门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所谓大学生“零点现象”,指大学生在零点时刻仍处于“电脑游戏、上网、卡拉OK、宵夜、阅读、学习、兼职、创业”等非休息状态。根据对武汉地区十所大学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具有“零点现象”的大学生在有效问卷中所占比例为34%。  相似文献   

14.
刘永 《就业与保障》2023,(8):169-171
“三全育人”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内容与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互融互通。以两者的互融互通为基础,以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智、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不完善、政府引导就业教育不充分、企业招聘观念不合理等情况为问题导向,以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为基本路径,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5.
“80后”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8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群体特征。“抗震救灾”等公共事件凸显“80后”大学生“值得信赖,敢担重任”。科学发展观对“80后”大学生教育有重要引领作用。“80后”大学生教育的路径选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才为根本。  相似文献   

16.
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直接映射到大学生群体的身上,诱发了大学生因经济状况差异而导致的交往和心理“裂痕”,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大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贫富大学生之间的“裂痕”以环境的不适应为发动机制,以同化与顺应为转化机制,以排斥为强化机制,以自我认同为最终实现机制。高校应该从平等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团学组织交流活动的开展、心理咨询体系的健全等方面对“裂痕效应”进行弱化和消解。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推进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必须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军 《传承》2009,(24):80-81
当前,高校中存在表现各异,内心彷徨、家庭背景复杂的大学生特殊群体。面对这部分特殊群体,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尤其要在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饮食习惯、特困生坚定信念、单亲家庭学生自强自立、女大学生自尊自爱等方面深刻思考,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掌握的程度究竟如何?存在哪些思想问题?对此,笔者在不同专业大学生中展开了调查,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认识、学习形式、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考评体系等方面对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上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直接关系着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区目前有各类在校大学生22.94万人,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稳定比例在10%左右,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比例达30%左右,形成可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