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市电信局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抓好企业精神培养、思想观念更新、企业形象塑造三个环节,使企业文化力成为推动通信发展的精神牵引力、思想推动力,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广州电信局注重企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企业精神与外部发展环境的适应与融合,为企业发展鸣锣开道提供精神动力。九五年以后,通信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需求逐步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市场经营逐步从独家垄断走向多家竞争。面对这种新形势,局里提出了“每天前…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群体意识和企业价值观念。从广泛意义来讲,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文化,只要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所不同的是,自然状态的企业文化与自觉的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根本意义的不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必须重视主体思想建设。任何一个企业都已经存在和正在塑造着企业文化形象,但不一定每个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这首先取决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意义、实现条件和工作方式的认识,关键取决于领导者的自觉意识和职工的参与意识。领…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评价标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被誉为美国企业头号经理的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任何企业都有两类问题:硬性问题和软性问题。硬性问题包括财务、营销、技术和生产等,而软性问题则是关于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等。硬性问题通常会影响到企业的下线——利润线,软性问题则会影响企业的上线——营业收入。可见,价值观居于企业的主要地位,它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向,规范着职工的行为,也是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因此,培育企业价值观是建设先进…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文化是公司成员共同的理念与期盼,它具有五大要素。企业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长期性、系统性。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但问题也不少。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氛围和环境,塑造核心价值观,以内养外。同时构建工作载体,使核心理念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最终体现在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上。  相似文献   

5.
管书春 《求知》2008,(4):31-32
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则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导向、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念和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6.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对企业的生存、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和培育。一、塑造和培育主体价值观,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办好企业,加强民主管理,我们着重抓以下三个方面:1、职工是企业权力的主体。贯彻落实《企业法》和《工会法》,正确行使职代会的各项权力,凡属企业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特别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均按照职代会”五权”规定代理,使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得到充分体现,职工…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我们谈企业文化建设,倒不如说是建设一种管理,进行一种深刻的管理革命,一种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探索与实践。从目前企业状况来看,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我们是不够的,从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出现了一些表层化现象:盲从式建设。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上级有要求就热乎一阵子、忙乎一阵子,不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认真分析企业现状,做出系统的规划,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单列式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和溶于企业软件(价值观、精神、道德、规…  相似文献   

8.
说实在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理论上的模糊,实践上的盲从一直困扰着企业。就理论而言,在各种宣传舆论的引导下,似乎企业精神就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外乎就是搞“企业精神”,于是企业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重在建设”,而是“重在提炼”。由此,“创新”。“奉献”等词语在大多数企业精神中相继诞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建设显现出一种似乎“到处都有”(企业精神标牌)、“到处都没有”(科学、严格的管理思想体系)的怪异现象。究其原因,不得不说是那种贪大求洋、追求形式的思想在作怪。能…  相似文献   

9.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它们对于塑造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精神品格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群众是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参与者,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精神文化发展的成果,从而使之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中发挥“普惠-共享”、“纠偏-凝聚”、“维系-升华”的功能。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必须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核心价值观引领三重维度优化上述功能,切实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枣矿集团按照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总体思路,以塑造员工共同价值观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以“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三化”(准军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细化考核)、“三个亮点”(质量标准化、文化铸魂、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独具特色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先后荣膺“全国典范企业”、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有如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不少企业或种种研讨会上成为热门话题。这些问题要不要通过研讨而弄清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关键是要结合自己企业的买际,在对一些基本问题有所熟知和洞见的前提下,应把视野转到实践上来。而企业文化实践,需存于心而出于心。首先,必要正。企业文化的运作和建设,归根到底是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凝聚力越强,其竞争力也会越强。因此,我们要把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以增强企业“文化力”为宗旨,围绕“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有重点、分层次,积极培育具有城建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动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企业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最高目标。现在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许多企业的经验表明,建设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方法的变换,需要更新管理观念,变革管理制度,需要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根据他们的经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培育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职工对企业生存、发展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及评价。它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精神境界、理想追求和是非标准,为职工提供了共同的思想观念、信…  相似文献   

14.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协调个人、企业、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存在,其结构是:核心层为“企业之魂”——企业精神;中介层为“企业之道”——经营之道;外显层为“企业之形”——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结构的每个层面都含有职业道德的因素,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企业之魂”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职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和集约经营所需要的企业文化。为此,要从重塑企业价值观着手。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取向。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企业价值观,无法适应两个转变,必须加以重塑。 一是主体价值观的重塑。过去,我们的国有企业大力提倡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在新  相似文献   

16.
一是企业价值的升华。当下不少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在打造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而是在一些形式、口号、广告上,大动脑筋、花力气,使企业文化成为一个空壳。企业文化建设应通过着力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导向的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切实解决企业为谁生产、员工为谁工作,即企业与员工两者的价值取向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浅薄化倾向。一是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简单化。把企业文化的内涵外延无限扩大,使企业文化演变成一句时髦的口号和一只包罗万象的“筐”,将企业中存在的一切文化、准文化现象或带有文化色彩的活动都冠以“企业文化”。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上的一般化和形式上的雷同化。缺乏个性,不是从本企业本行业特点出发,而是一味地模仿、照搬照套,脱离了企业的历史和现状。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上的模糊化。缺乏明确目标,缺乏对企业内部建设力量的协调配合,使企业文化建设指向不明,既盲目也难以形成合力。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注重表面化。把单纯的文体、娱乐等活动当成重点,忽视了企业精神、价值观、群体意识的培育,对职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缺乏积极主动的引导。五是广大职工参与不够。存在“口  相似文献   

18.
何继良在“如何塑造和宣传上海城市精神”一文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都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水平,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培育和塑造上海的城市精神,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弘扬新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的根基,就没有自己内在的优秀品质和外在的良好形象。“文化塑企”既是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济南铁路局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文化塑企”,精心打造具有铁路特色的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和群众文化,在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上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杨爱军 《学理论》2013,(21):163-164,167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保证企业发展的方向性,保证企业的政治立场。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同时积极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实现企业更大的社会效益,进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共生效应,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简单介绍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的关系,以及核心价值观角度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