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在大陆残存的最后军队通过西南邻国撤往台湾,情况十分复杂,过去学界研究甚少.其中通过越南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残军人数最多,是典型个案.系统考察滞越国民党残军从出境、在越被囚三年半至赴台的完整详情,可以看出,滞越国民党残军的命运受到中国实力以及法国、美国、台湾当局政策和越南战局等复杂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造》2007,(6)
3月28日,云南省代表团飞抵缅甸首都内比都。中国驻缅大使管木接受采访时说:云南历来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桥梁。云南此次派出阵容强大、涉及到各个主要领域的代表团访缅,在服务中央的大外交战略上做了有利于全局发展的工作,他代表使馆感谢云南的同志。云南省政府此次在缅开展的大型经贸活动,高效务实,影响大,把云南的优势化为全国的优势,是一项十分有益的事。缅甸上下对云南代表团的出访十分重视,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这是一次将对推进中缅长期友好合作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云南要利用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中缅友好与合作,相信云南一定能在内内外外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干成几件有影响的大事、好事。云南做了许多对促进中缅友谊与合作很有帮助的工作,祝云南省代表团访缅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2)
<正>1月7日,《台海滇云》新书分享会在台北举行,两岸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作品真实记录数十年前老兵来台的故事,是这段历史的资料补充。据了解,《台海滇云》主要以上世纪50年代从云南边境逃到"金三角"、后又撤退至台湾的云南籍国民党老兵坎坷命运为主要内容,记录他们和后代在台的故事。系云南著名作家欧之德到台湾南投清境等地采访大量国民党老兵及  相似文献   

4.
王权裕 《黄埔》2013,(1):35-37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的中国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副长官,受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史迪威将军的节制,浩浩荡荡,入缅参战。当时,我在第五军所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炮兵营第二连当排长。部队由云南的楚雄运入缅甸,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当“停火”提案被搁置后,美国又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迫其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军,以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根本上消除“台海危机”,亦从根本上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开来。此即“金马撤军论”。在这一关系到国民党“法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矛盾冲突再起。其实,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美  相似文献   

6.
杜兰 《时事报告》2012,(8):69-71
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后,美国即对缅实施制裁与孤立政策,此后更是不断扩大制裁范围。2009年奥巴马出任总统后,美国开始对缅采取“务实接触”政策。去年3月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以来,  相似文献   

7.
赵利 《两岸关系》2001,(2):18-20
自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以来,台湾当局一直叫嚣要“与台湾共存亡”,并修筑了所谓的“五大防线”。李登辉上台后,为推行“台独”路线,更是苦心经营,又买洋武器,又搞“精实案”,妄图依靠其军事防线,以武拒统。这些防线能成为“台独”分子的“挡箭牌”吗?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五大防线”。 金马防线 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为了收缩海上防线,决定从大陆沿海岛屿撒军,将主要兵力撤至台澎地  相似文献   

8.
胞波情深     
《创造》2007,(6):34-35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是当年陈毅元帅歌颂中缅两国人民胞波情谊、至今被广为传诵的诗句。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傣族、景颇族等民族跨境而居,文化相似,习俗相近,长期和睦相处。中缅边界云南段边界线长1997公里,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6个州市与缅甸掸邦、克钦邦接壤,有8对口岸、60余条通道彼此相连。  相似文献   

9.
中美"上海公报"中台湾问题的交涉可谓一波三折,从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开始就成了双方讨论的重点.解密资料显示,经数十次艰难磋商,台湾问题的措辞在尼克松访华结束前夕始得定案.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台湾的法律地位、台湾问题的解决方式、美国驻台军事力量是否最终撤出,以及撤军是否要附加前提等方面.谈判过程中,双方互有坚持,互有妥协,最终达成谅解.总体来看,中方在重要问题上坚持了原则,在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中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07,(6):100-100
此次云南大型经贸代表团随云南省代表团一同访缅,引起缅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国驻缅商务参赞唐海就中国云南-缅甸贸易投资洽谈会的意义并对未来中缅经贸合作的走向表达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7,(6)
此次云南大型经贸代表团随云南省代表团一同访缅,引起缅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国驻缅商务参赞唐海就中国云南—缅甸贸易投资洽谈会的意义并对未来中缅经贸合作的走向表达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7,(6):96-96
3月28日,云南省代表团飞抵缅甸首都内比都.中国驻缅大使管木接受采访时说: 云南历来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桥梁.云南此次派出阵容强大、涉及到各个主要领域的代表团访缅,在服务中央的大外交战略上做了有利于全局发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吴努主席在访问中国期间曾同周恩来总理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就中缅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中缅边界问题,在友好和互谅的气氛中进行了多次会谈。在会谈中,中国方面曾就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提出了照顾双方利益的公平合理的建议。这项建议缅方已答应予以考虑。目前,中缅两国政府取得谅解,从1956年11月底起中国军队将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缅甸军队将撤出片马、岗房、古浪三个地方。这项撤军工作将在1956年年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14.
资本     
《小康》2017,(16)
<正>中缅原油管道原油正式进入中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日宣布,中缅原油管道原油于当日16时正式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这批原油将以每天约5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内地推进,再经过约650公里长途旅行,最终抵达位于云南省安宁市的云南石化。缅甸原油将实现就近加工销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4,(11):13-13
正APEC会议期间传出好消息: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进入务实合作、全面推进新阶段。云南省社科院此前提供的策略中,云南应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GMS为抓手,大力促进云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而要推动孟中印缅次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可优先考虑亚洲公路网规划建设,并强化产业合作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国民党退逃台湾,为加强对台湾的控制,巩固政权,蒋介石改造并强化了"党国体制",建立了二重侍从主义机制。侍从主义机制为国民党统合民众、控制社会提供了便利,在"党国体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威权体制逐渐瓦解,台湾开始了民主化进程,但是侍从主义却以新的变异形式得以存留,继续影响着台湾政治。  相似文献   

17.
松山攻坚战     
1943年10月,我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第七总队步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远征军第八军荣誉一师二团三营重机枪连任少尉排长。当时该军驻云南文山,防守滇南中越边境。1944年春,远征军总部展开了滇西大反攻,声援配合我驻印度和缅甸远征军的作战,坚决打通中印、中缅交通线。  相似文献   

18.
台湾问题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失败逃台,以及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的.从1949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并根据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形势,适时制定和发展了两岸关系政策.  相似文献   

19.
冯东兴 《传承》2010,(16):10-12
1958年2月,中国宣布从朝鲜撤出人民志愿军,以实际行动表达中国谋求朝鲜半岛和平的诚意。中国的撤军使同样在朝鲜驻有大量军队的美国陷入尴尬。然而,面对中国的撤军行动与和平外交诚意,美国巧言令色,并利用自己当时能够操控联合国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一贯认为,越南尽快从柬埔寨全部撤军是解决柬问题的关键,越南应该尽早提出一个时间更短的、能为各方接受的从柬全部撤军时间表。李鹏总理在曼谷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认为越南从柬埔寨全部撤军最好在明年6月以前。中国这一主张是有充分理由、合乎逻辑的。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只需9个月,越南从柬撤军不应超过这个期限。按越南自己的说法,到今年年底前将撤军5万,即现有侵柬越军总数的一半。那么,剩下一半,到明年6月底前完全可以全部撤完。人们记得,越南派遣20万大军入侵柬埔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