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研究重心已转移到"文化发展"课题上。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构件,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力挺。"点-线-面-体"四维一体的发展向度与"政府-专业团体-研究机构-市场-社会"五方联动的运行保障机制,是防止"千城一面",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个性定制,并推促传统文化守成创新与城镇化建设转型升级互融共赢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梦鸽 《乡音》2012,(12):50-50
"中国元素"已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中国元素"的精彩绽放,不仅让国人为之兴奋骄傲,更让世界为之赞叹和痴迷。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  相似文献   

3.
先进文化是时代的助推器。先进文化建设离不开创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离不开创新;建立新体制离不开创新;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离不开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创新。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离不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核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走自强之路。文化自强的前提是文化自信,根本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主要表现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住中国文化的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提高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6.
徐龙建 《湖湘论坛》2019,32(3):139-148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宏大的文化安全视野之下,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逻辑与中国智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自信保持中国文化发展独立性;二是文化自信强化国家意识形态自觉;三是文化自信塑造国家核心价值观;四是文化自信契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当前文化问题的分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现实,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目标,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必须清晰。文章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分析指出中国文化发展基本路向的三个维度: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二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三是外国文化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木芹 《今日民族》2011,(9):44-46
中国历史是整体发展的历史。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离不开中国整体发展的历史,尤其是离不开通过相互交往而共同发展,从而形成民族中国、经济中国和文化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叶美娴 《传承》2011,(18):76-77
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独一无二、别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为百年供水企业,广州自来水公司的企业文化始终离不开一个"水"字。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即企业的价值观,它指导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的各项工作,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何花 《前沿》2013,(13):175-17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重塑主导文化的任务.它经历了由单一化的主导文化向多元文化并存条件下的主导文化的嬗变过程.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物质条件,纯粹的主导文化建设,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入歧途;但是,在经济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设,不自觉培育与维护主导文化,社会主义同样危险.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今天,中国要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强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极其重要。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需要促进跨文化交流,展示中国文化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先导,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最重要的交际媒介,是整个文化系统的表层知识文化。语言在文化的建构、传承和发展上,在文化的接触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王松苗 《浙江人大》2012,(Z1):62-63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紧接着10月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面世。如果说前者吹响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那么后者则掀动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大旗。先进的文化必然流淌着法治的血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牵引。  相似文献   

13.
巩建华  刘伟 《前沿》2008,(8):176-17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赖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和文化”的内在文化张力和外在文化影响日益突现。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弘扬“中和文化”,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多得的素材,是中华民族谋求生存和发展、追寻价值和意义,创造美好未来的文化基础,是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理性依归,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刘慧云 《求索》2008,(6):75-77
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成、发展离不开跨文化的境域,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这种跨文化境域中并不是一路畅通,西方文化的制导、消费文化的操控、艺术家的商业化转型、中国艺术机制的滞后都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下困境。省思这些问题,其意旨则是在中国当代艺术未来之途的营建。  相似文献   

15.
孟耕合 《桂海论丛》2014,(4):106-110
文化自觉的意蕴是对文化的认知、传承和构建。文化自觉不仅是文化观念,也是一种文化实践,这是由文化的本质、地位、价值、发展的内涵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更是对当今时代精神的自觉,应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发展文化。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文化自觉离不开哲学的自觉,当代中国文化的构建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的前提下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众文化和民众生活层面的自觉,二是在学术文化层面的自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邬署长您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了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充分体现了我党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具有高度自觉和远见卓识。而从世界范围看,自上世纪末,文化发展问题就深受世界各国关注,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崛起客观上要求在文化战略上要更加关注和重视自身文化价值。近代以来有关中国文化自身价值的论述展现了曲折的历程。当前,明确我国文化发展"中国方案"的内涵,离不开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的阐释,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化价值重构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梳理。  相似文献   

18.
叶南客  季媛媛 《群众》2008,(9):17-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改革开放30年来,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伴随着解放思想的伟大进程,江苏文化发展成效显著.展现出一种以人为本,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传承江苏优秀文脉,推进体制改革和理念创新,弘扬江苏人文精神,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格局与趋势,文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李君如 《小康》2012,(1):79
正研究城乡统筹,不仅要研究经济与社会的城乡统筹,还要研究文化的城乡统筹。围绕这个问题,谈三点认识。一、能否自觉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衡量"文化自觉"的重要尺度。"文化自觉"不是一个抽象的要求,在今天的中国,提出"文化自觉"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我们认真探索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了要认真面对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正确认识城乡文化统筹的特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20.
对外战略文化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为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相对稳定的战略思维、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建国以来,中国对外战略文化大体上经历了"革命的国际主义"、"和平共处中的反对霸权主义"、"超越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以及"和平发展"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基于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反对霸权主义"等一直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基本立足点.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文化更加突显其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核心思维和价值取向--"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繁荣"、"和平发展".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演变趋势,它更适合于中国树立新形象、担负起世界大国的责任、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