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子 《中国律师》2013,(6):74-75
著名作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这样描述责任:"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18岁也许只是一个成年人履行责任的开始,而就金诺律师事务所而言,从出生到成长,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行业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18岁意味着责任更大了、更重了……  相似文献   

2.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追求。7月24日,由《中国审判》杂志社主办、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办、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承办的"司法的社会责任—以打造‘无讼社区’为研究视角理论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30多家法院的代表和数名学者在会上论道"无讼"、畅谈司法的社会责任。现摘取  相似文献   

3.
卢娴 《法制与经济》2013,(9):39-40,42
"幽灵抗辩"是刑事诉讼法中特有的概念,也是一种法定证据。"幽灵抗辩"只是对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一种抗辩理由的模糊描述,并没有法定的概念界定。它经常与证明责任联系在一起,即由谁来承担这种抗辩主张的举证责任。在实践中对这种抗辩的证明责任的分配是一个大难题。由于两大法系诉讼模式的不同使得在"幽灵抗辩"中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的分配也不同。在我国,这种证明责任一般由控方来承担。鉴于"幽灵抗辩"的性质,由控方来承担举证责任对于控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在此框架下,我们应积极探索其他的查证方式来减轻控方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4.
论感恩文化的破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一种积淀,但是,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时,却蓦然发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在许多人心里是那么的淡漠,甚至,很多善举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误解。是什么让人们变得如此冷漠?本期请来的三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进而呼唤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种积淀,但是,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时,却蓦然发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在许多人心里是那么的淡漠,甚至,很多善举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误解。是什么让人们变得如此冷漠?本期请来的三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进而呼唤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相似文献   

6.
感恩的心     
郭来坪 《中国监察》2009,(14):63-63
说起“感恩”这个词,就会让人想到很多,《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我想,感恩其实就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是和谐社会的情感纽带。  相似文献   

7.
感恩的心     
我生活在一个竞争与压力并存的环境中。几年的工作中有挫折也有成功,有不如意也有失败。当我的面前遇到了倾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拥有七情六欲,高兴,痛苦,烦恼……一位哲人说过:“堵住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感恩”。但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对别人感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因为在我们看来,宽恕伤害者对其感恩是不合情理的。当我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很深的心灵伤害之后,我们对伤害者产生了怨恨的情绪,我们的是非观念认定,他必须承担他所做的事情而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本质上说,法律塑造的公司人格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在法律、社会伦理与自我认识层次上的集中反映。相应地,对公司社会责任也可从三个维度予以解构: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是一切公司应尽的最低限度的法定责任,其约束力最强;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则是对公司的外在约束,此种约束机制可以是纯粹倡导性的公司伦理,也可以是介于伦理与法律之间的"软法";而公司内生的超出法律与"软法"之上的社会责任则是纯粹自律性的。三种性质的社会责任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因此,仅有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机制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9.
“罪与罚”是欧洲学史的一个重要母题,作为欧洲学两大源头的希腊学和希伯莱学在表现这个母题时体现出鲜明的化差异性:希腊学中我们看到的是对“我在”的求证,而在希望伯莱学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他在”的求证。中世纪“罪与罚”作为一种宗教理念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理性的、有节制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选择。陀斯妥也夫斯基则通过对罪的虚化、弱化,强调对罚的自觉担当,强调人面对不合理的外部世界的一种自主选择。至此,罪与罚主题完成了一个循环,由哲学命题回归为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0.
责任生成的道德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是社会性个体间联结的内在基础,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就成为现时代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责任生成就成为青少年学生德性成长的基本任务,也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责任生成是源于人的善的本性,是个体在不断地体验与他人、社会、自然和化的依存关系中发展的过程。学校德育应把握这一责任生成机制,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建立良性人际互动以使学生能够体验责任和培育起道德自觉,在激发责任感的同时培养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因动物致人损害而引起的民事案件日益增多。尽管我国《民法通则》对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做了明文规定,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种责任却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略述浅见。一、动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性质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特殊侵权责任。早在罗马法中就将动物致人损害作为准私犯的一种形式,规定了动物的所有人对动物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如《十二表法》中规定:"牲畜使人受损害的,由其所有人负责赔偿,或把该牲畜交与受害人。"可见,罗马法上规定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包括赔偿责任和投偿责任两种,即动物所有人或是予以金钱赔偿,或是做损害投偿。但损害赔偿诉讼并不适用于未训服的野兽或生性凶猛的兽类,如狮子、老虎等。根据万民法,损害赔偿不适用于豢养于公路旁的动物所造成损害的情况。日耳曼法对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也有规定,但日耳曼法已不再承认损害赔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下见义勇为事例不断涌现,但是越来越多的"英雄流血又流泪"让法律陷入尴尬的境地,也让见义勇为者嘎然止步。根据公平责任原则认定受益人的补偿责任,其实是一种表面公平下的实质不公平。见义勇为并不适用无因管理制度。寻求真正解决见义勇为者的损害赔偿途径成为法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中,船舶承租人不仅面临着法律规定的特定海事请求人的赔偿请求,而且还面临被船舶出租人等追索船舶损失的情况。在前一种情形下,船舶承租人享有法定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但在后一种情形下,船舶承租人是否也应当对出租人提出的所有追索享有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是一个未知数。同时,此处的船舶承租人的范围也是争议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2日,又是一年母亲节,为了促使女性被拘留人员更好地接受教育,刚刚启用的宣城市拘留所女子拘区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开展了以"亲情、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当日上午,管教民警首先以敬重母亲、弘扬母爱教育为主题为被拘留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接着又以"如何孝顺自己的母亲"和"如何去做一个好母亲"两个话题让大家开展讨论,启发女性拘留人员学会责任、懂  相似文献   

15.
岳桂军 《中国监察》2014,(12):33-33
正近期,不少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主要负责同志纷纷提出要求,必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虽然是"两手抓"、"双肩扛",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但在具体的落实方式上,却有着不同的思路。这一点,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一系列要求中能够明显看出。简单地说,对于"主体责任",是要让主体者更加自觉;对于"监督责任",是要让监督者更有力。如何让监督者更有力,将成为落实好"两个责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建华 《中国监察》2014,(10):22-2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王岐山同志指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不落实就是严重失职。这是党中央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宁夏实际,自觉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履行主体责任,种好"责  相似文献   

17.
阳明 《法律与生活》2013,(24):37-37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方法,是一个人处在人生低谷时抵御闲苫、重获新生的心灵力量。它教会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自立自强,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获取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门充满艺术的综合科学,其技能的运用多种多样,肢体语言就是诸多讯问技巧中的一点。所谓的肢体语言是指人通过喜、怒、哀、乐、举手、投足等等肢体动作自觉与不自觉地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形式,也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在肢体上的外在表现。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讯问双方的心理变化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我们侦查人员在进行讯问的时候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我们的讯问工作服务。本文就肢体语言在讯问过程中的运用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9.
瑕疵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问题是各国器官移植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学术界存在"医疗特殊责任说"与"产品责任说"两种学说。在这一问题上,应当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准,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判断瑕疵器官移植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但毋庸置疑,由于人体器官移植具有不同于普通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在该问题上不适用也不应当适用产品责任方面的理论与规则。  相似文献   

20.
袁中华 《法学研究》2014,36(6):147-161
通过解读侵权责任法第79条,不难发现受害人需要就加害人"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这一要件承担证明责任。这种不合理分配证明责任的原因,在于解释者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规范说"理论。该理论在解释方法上以文义解释为主(偶尔采体系解释)。这一方法论上的局限引发了其他诸多问题,当被视为该理论的本质缺陷。当该理论被用于未考虑证明责任问题的实体法规范时,必然导致不合理的证明责任分配。对此的解决之道是,克服方法论上的局限,引入以规范目的为导向的体系解释方法,重新解读法条之间的意义关联,以确定法规范应然的"请求原因-抗辩-再抗辩"要件。这不仅有利于恰当解决证明责任问题,而且有助于证明责任理论的发展以及法解释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