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为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共同探索。随着两国围绕海洋领域的矛盾争端日益凸显,中美海洋关系已成为两国关系最具影响力的议题之一。在当前中美关系新常态下,应提出"中美新型大国海洋关系"这一概念,并在充分界定其内涵和论证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依照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探索"中美新型大国海洋关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关系,而军事关系则是两国关系中最为敏感的内容,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下的中美新型军事外交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题中之义。本文从构建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出发,重点论述了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和可以实践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卞庆祖 《友声》2013,(1):18-19
【正】当下,中国崛起已成本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事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是"老大"与"老二"的关系,正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因此,中美关系又站到了一个新时代的端口,"正面临重塑",需要重新定位。中美两国领导人近年来都强调,要共同寻求发展"和平共处,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寻找...  相似文献   

4.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旨在破解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修昔底德困境",其中亚太地区成为构建新型关系的实验田。源于地缘政治和自身利益,日本因素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变量。日本外交策略尤其是安倍二任首相后的外交行为,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日本第三方因素作为分析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切入点,在梳理宏观视野中的日本因素影响比重后,重点探讨安倍上任后的"冲击波",提出新形势下日本实用主义外交的战略错位,归纳中美应对日本因素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发生战略误判的可能性在上升,因为美国在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过程中,由开始阶段的"仲裁者",发展到现阶段直接参与对中国的制衡。目前中美战略误判所付出的代价为,两国已"半"进入修昔底德陷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避免中美战略误判的主要途径,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还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从此次特朗普总统访华情况来看,未来几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将逐渐步入健康轨道。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持续构建2.0版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即要超越原来仅以现实的国家利益为重的1.0版新型大国关系的局限,努力寻找中美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念基础,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观念作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共同面对新型全球治理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巴翠翠 《友声》2014,(4):11-11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应从‘增进互信、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深化合作;根植民众、加深友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等方面努力,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全国政协前副主席、中美友协会长徐匡迪9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讨会主旨发言中表示。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发言中表示,美中并非竞争对手,两国之间没有"零和游戏";相反,双方在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处理乌克兰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的进步和属性,决定了中美之间必然要超越"修昔底德陷阱"。虽然具有必然性,但绝不是说中美之间可以我行我素、坐等超越的自然实现,只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才能最终超越"修昔底德陷阱"。为此,中美在大国关系的主要领域应加强理解与合作,在舆论导向和维护政策环境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资讯     
声音"希望香港青少年做爱国爱港的薪火传人。"——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看望参加第六届"相聚国旗下"活动的香港青少年时提出希望。"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展示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相信对话的成果会进一步坚定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信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表示。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以敌我分明、对抗冲突、零和博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大国关系正逐渐被以相互尊重、协商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所取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以尊重为前提、合作为途径、共赢为目标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对比新旧大国关系内涵、特征,剖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代条件,分析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必须面对且必须处理好的问题。从中美建交35年的实践来看,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进展的时期,都是中美关系稳步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5月3日,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辞,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胡主席提出了中美两国应当“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在国际体中的角色定位及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国际秩序下如何谋求中国未来发展及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等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健全国际机制,增进包容互鉴,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恪守国际规则,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追求国际正义,着眼互惠共赢,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等三个方面,对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伴随中国的快速崛起,打着"美国第一"旗号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以中美经贸问题为突破口,在安全、政治、航天航空等领域与华展开全面竞争,并不断以各种方式抹黑打压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中美间战略分歧加大、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出现动摇,是当前中美竞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也使两国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作为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是关键性影响的两个大国,中美竞争加深虽然有将世界经济格局推向两个平行市场的风险,但也会进一步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5.
刘莹 《前沿》2015,(1):19-26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领导层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纵深发展、新兴大国崛起的背景下提出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创新外交理论,虽然是针对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特别是中美之间的关系问题,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十四字核心方针同样适用于中俄关系。基于对新的国际关系形势发展和进一步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考虑,中俄新近提出以构建两国新型大国关系为目标的外交新政策,旨在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提升和深化,应对国家转型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以及构筑多极化世界新格局。目前中俄关系已基本解决了冲突和对抗的威胁,而需要建立相互尊重、合作的文化观念氛围。政治文化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具有建构作用。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分析中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要基于中俄在政治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大国意识是中俄维持和发展关系的基础,而在西方性和宗教性上的差异则是中俄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6.
<正>"零和"游戏的空间逐渐萎缩,合作共赢,正成为各国的普遍抉择。中美之间"谁也难以离开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中,提议中美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是打破历史上"强国必斗"的传统逻辑的崭新思路,不仅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国都在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各种不同内涵的伙伴关系。如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法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日俄正努力朝着"真正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等等。如何认识大国关系的调整?首先,要认识大国关系调整的原因。大国关系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大国关系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安全观竞争是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亚,中国新安全观和美国现实主义安全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合作安全体系和军事同盟体系的并存兼容,并且二者的并存兼容已经成为东亚和平的基础。但是,这两种安全体系的兼容是不对等的,并存也是不平衡的,这是东亚"虽有和平、但地区热点频发"的重要原因。对中国来说,可以在合作安全的基础上构建强化型合作安全模式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取得"对等兼容"和"平衡并存"。未来东亚安全秩序的发展趋势取决于美国军事同盟的强化能够走多远和中美之间能否建成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7)
目前,随着国际格局的调整以及中国与美国在发展中日益加剧的新问题的出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思想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从思想层面上看,中国学术界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思想的内涵、特点、必要性、可行性和价值意义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也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观点不一。  相似文献   

20.
世界的和平稳定取决于大国关系的稳定,而"零和博弈"不会对任何一方有好处。因此,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两国只有回到谈判与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去除战略误判,才是正确的选择,才能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双边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