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升监狱民警的执法能力始终是监狱工作的主题之一。监狱民警执法一体化的模式,既是对“分线管理法”机制的反思,也更是从机制上突破监狱民警执法能力建设的瓶颈之制约。具有责任的共同性、能力的渐进性、机制的循环性和发展的可续性等特征的监狱民警执法一体化模式,在坚持科学、合理和精益设置等原则下,配置以相应的二级管理与运行要素,不仅从理论与实践上可行,而且更符合监狱工作科学发展之需要,由此将加快推进监狱民警执法能力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建设是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根本建设。调查表明,漳州监狱青年民警队伍思想状态在整体上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也存有一些困惑与矛盾、错位与反差。科学发展观既为监狱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新思路,也为监狱民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指南。监狱青年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和层次性,在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工夫,建立起充满活力、系统高效、全方位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策略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层民警建言是民警针对基层公安机关中的问题所做出的主动建设性反应。基层民警拒绝建言会引发公安决策适应性和创新性不足、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决策层与基层民警之间关系紧张等组织问题。从组织、个体和社会层面对影响基层民警建言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基层民警建言受到组织层面中的领导文化和创新影响,受到个体层面中人口变量的影响,受到社会层面中具体因素的影响。据此,基层民警建言机制通过选拔变革型领导者,激发主动性认知,提升民警沟通技巧、引导"对事不对人"的工作理念,完善公平公正的薪酬晋升制度,建立建言获取、分析、反馈一体化机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吕善本 《中国司法》2002,(10):13-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依法治监、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战略目标,为监狱的改革、稳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民警队伍。它的核心是发展高新技术,关键是人才。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监狱事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抓好人才工程,提高民警整体素质,是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关键。结合监狱民警队伍的实际状况,对监狱民警队伍的结构和提高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谈点粗浅看法。一、当前监狱民警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透析多年来监狱民警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偏高、观念陈…  相似文献   

5.
《中国刑事警察》2010,(1):12-14
切实增强全局信息化应用意识 甘肃省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强调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一次警务革命,警务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求民警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加强基础信息应用水平,积极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现代警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向民警传递信息化应用先进地区的做法、成果、案例等,以加强民警信息应用意识的引导,增强民警特别是领导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信息化建设应用上来。如今,全局上下已形成浓厚的信息化应用氛围。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5,(4):118-122
警察健康状况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由于社会压力、职业自身特殊性以及保障性机制建设缺乏等多方面原因,民警生命与健康权受到严重挑战,警察个体亚健康状况普遍,整体工作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快速发展需要。文章旨在通过对于现阶段民警健康状况的分析与产生因素的解析,试图通过规章制度、机制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从而促进与保障警察在身体与心理健康的综合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监狱民警执法素养决定着执法效果的好坏,影响监狱事业文明化的进程。监狱民警心理素质的现状制约着执法素养,影响执法效果,制约监狱事业文明化进程。建立监狱民警心理服务机制,可以有效进行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矫正民警心理缺陷,调整民警心理状态,有助于民警建立健康的心理,保证民警科学、准确、文明、规范执法,推动监狱事业文明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加强监狱基层基础建设,是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实现监狱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强化监狱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监狱基层基础建设,要以加强基层民警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基层的管理水平;要以加大基层基础投入为保障,不断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要以提升基层民警的素质为核心,不断增强基层的创新能力;要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的基础管理工作。在加强监狱基层基础建设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动力、机制和创新的关系问题,以保证监狱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任建军 《中国监察》2011,(22):45-45
注重知行合一,突出导向性。公安机关建设廉政文化,要将廉政属性、文化品位、公安特色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公安纪检、政工、宣传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廉政文化建设分工合作的责任机制、文化作品的创新机制、民警参与的组织机制和推进实施的激励机制,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下简称"三自")与和谐大学建设息息相关,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要创造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良好条件,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要建立班集体、学生宿舍导向式"三自"模式,鼓励学生加入各类学生社团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等,从而发挥大学生"三自"的功能,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董晓薇 《政法学刊》2004,21(3):62-65
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受警察职业特殊性的影响,警察情绪障碍的患病率比较高,这给警察的身心健康和公安工作带来隐患,因此,掌握调控异常情绪的方法技巧,缓解或消除情绪障碍,对警察来说尤其重要,是警察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魏琪 《政法学刊》2004,21(6):21-23
在我国公安执法的理念中,长期存在着两个"偏重":一是偏重打击犯罪,忽略保护和服务功能;二是在打击违法犯罪的过程中,社会正义感偏重,执法尺度过松。在这两个"偏重"的指导下,我们不仅不能很好地完成公安工作的任务,反而在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制造了新的社会对抗因素。从长远来看,警察只有以服务为主,构建"附条件并附期限的无罪推论"的思维模式,公正执法,才能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我国开展校园警务工作的基础上,界定校园警务定义,并解析校园警察的主要职责与职权,探寻校园警务的特征扣理论渊源,明确校园警务的预防功能和督查功能,进而完成我国校园警务的基础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4.
Prosecu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traditionally private, was captured by the 'new police', creating an 'English tradition' unlike those of the res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 overcome consequent problems,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Criminal Procedure recommended the 'Philips principle', whereby investigator and prosecutor were separate, but co-ordinate, on which basis the 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 was set up. However, the principle was in fact compromised by the 'English tradition', most obviously by permitting continued police prosecution. Moreover, the Serious Fraud Office, set up shortly thereafter, contradicted the principle. Yet, HM Customs and Excise addressed its serious problems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 The CPS itself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flowing from the compromises. Reports (Runciman, Narey, Glidewell) recommended various devices, straining the principle, until the Auld Report recognised that reformulation was necessary, along the lines adopted elsewhere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at is, by recognising that there should be investigator subordination to prosecutor.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te violence from private trouble to social problem, police intervention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 became more preval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mainly on battered women's perception of police intervention, their evaluations, and their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intervention.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examining the perpetrators'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such interven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battering men's perceptions of police intervention. The study is based on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0 batterers who had repeated encounters with police. Findings show a continuum of self-management, ranging from attempts to preserve a normative identity in the first encounter to struggling against criminalization in the second encounter and adopting a victim identity in the third encounter.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gender identity and power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6.
田景荣 《政法学刊》2013,30(1):20-24
警察维权是公民维权工作中对应的一个特殊群体,警察权益应包括警察行使权力和警察享受利益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法律加以规定和保护的,不容侵犯。但警察维权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人民警察权益保障缺位有诸多原因;有效保障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应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警队核心价值观是警察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警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香港警队自1996年订立和实践其核心价值观以来,在实践理念、教学模式、社会协同、职业价值观测评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先进性,回顾和总结香港警队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及其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认识广东警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成因,并为今后推进广东警队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安全心理学视野下的警察安全意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华 《政法学刊》2013,(2):11-16
提高警察安全意识是引导警察科学地认识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安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应借鉴安全心理学基本规律和知识,研究警察安全意识与安全心理学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活动的关系,探索强化警察安全意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警察执法规范化程度和安全执法能力,保障警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叶晓川  曹飞 《河北法学》2012,(10):153-158
警察任务在警察法治化构建过程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条有关警察任务的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显过于宽泛,又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引起众多对于警察职责职权方面的争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警察在执法中进退两难的境地。警察任务如何执行,既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健全,更影响到国家在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如何适当脱离"人治",入轨"法治"的转型。对此,需要通过对当前我国警察任务相关规定的拆解,分析时下警察任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找到问题的根源,结合法治化进程明确警察任务的规范化途径。  相似文献   

20.
法庭警察权乃法院为维护法庭秩序及审判的威严所享有的采取秩序措施及施加秩序罚的权力。法庭警察权有妨害预防作用、妨害排除作用与妨害制裁作用三种基本形态。基于法庭秩序维护的实效性与法庭警察权实施基础的客观实在性,法庭警察权依附于裁判权,由担当裁判权的法院行使。法庭警察权以功能意义上的法庭为其实施的时空范围,以妨害法庭秩序及审判威严的行为及状态为规制对象。对于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实施何种作用形态的法庭警察权取决于法院的合目的性裁量,应受比例原则的规制。法庭警察权在我国由三大诉讼法分别规范,不仅未能科学地体认法庭警察权的性质,也未能正确地廓清法庭警察权应有的实施边界,加剧了司法实务中法庭警察权制度适用之乱象,亟待统一立法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