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从通俗意义上说,指的是除课堂教学以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反映学生精神面貌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校园文化具有德育功能、智育功能、体育美育功能,它有利  相似文献   

2.
马萍 《政策》2003,(6):47-47
校园文化泛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也可理解为校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闪烁着理性光芒的文化氛围。 三峡大学合并组建近三年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教育功能。以丰富多  相似文献   

3.
公安部“八五”教育训练规划中曾明确指出,公安教育必须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服务,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必须依赖公安教育。当前警校的教育要真正适应公安工作的客观需要,就必须加大教改力度。笔者认为,在进行多层次教改的同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创建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并切实发挥其育人功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校园文化的结构和基本功能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学校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风景线大学校园文化,或称学院文化,因为其文化载体的知识构成与年龄因素,与中学校园文化有其甚远的距离,而且复杂、丰富得多。校园文化走势:自娱自乐校园文化存在形式颇为复杂。校园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场合,分布着不同性质的文化,它们并不能简单地纳入校园文化范畴之内。我以为,只有以学生为主要行为载体,并体现出这种载体的主体不同层次精神面貌的文化,才能视之为校园文化。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类:1.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座谈会、文艺演出、社团组织、学生刊物等。这类活动,在校园里往往取得一定官方性地位。活动过程中,往往有多方因素的参与,同时,有明确的宗旨和预设的目的,甚至有响亮的口号和确定的纲领。如一台文艺演出,要么庆贺什么,要么纪念什么,直接目的是很明确的;学生刊物更有其出版宣言,如北大《女声》杂志,则开宗明义要为北大女生“争得一块抒写自己、塑造自己的心灵空间”,诸此等等。参与这类活动的大多是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学生,有些则为自己争取锻炼的机会,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有人对此不抱热情,还有人不愿受此略带功利性的束缚。这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活动,发起、组织并开展工作,往往要周旋许多关系打通众多环节。因此,它是一种前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07,(11):10-10
存在的问题: 一是只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当前大、中、小学的校舍越做越漂亮,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也做得越来越好,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精神文化建设,则多流于形式,无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应试教育思维顽强地存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校、重点班的做法屡禁不绝,艺术教育、劳技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校园文化中的教职员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团队文化、课程文化、体育文化等没有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离民族振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反映学校特色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种群体文化。近年来,结合公安警校的特点,我们积极组织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以“一笔好书法,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一身硬功夫”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课堂知识的补充,是人生知识、社会知识的潜移默化。其功用主要表现在:一、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  相似文献   

7.
汪风涛 《新东方》2006,(9):31-33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反映师生共同的信念追求和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而且具有“培养什么人”与“如何培养人”的精神特质和校园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观念以及在这些观念指导下所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育人功能,优化育人环境,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  相似文献   

8.
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多方面、多层级因素中,心理辅导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浅议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基础上,从营造校园和谐氛围,打造校园交流平台;落实“三型校园”理念,优化心理教育机制;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贯彻“以人为本”方针;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质;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六个方面谈了心理辅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以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和积极途径.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形成、表现出特定人文内涵的客观精神和生成环境,是主导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与现象。公安校园文化在陶冶情操、培养作风、提高知识能力、强化创新意识等诸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必须就校园物质景观、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综合设置,使其在公安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产生更大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以一种宏观的人文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言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科学定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合理构建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使校园文化在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全面迈向网络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化汹涌而至,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探讨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一高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亚社会”或“小社会”,借助高校为载体来反映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校园文化,无疑是属于社会亚文化的范畴。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处于浅层的校园物态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硬环境”,直观地反映学校的“容貌”,传播校园“第一感…  相似文献   

12.
张季  张晋山 《传承》2012,(13):24-25
红色资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精神动力和内容,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将红色资源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日常文化活动以及平时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弥漫在校园活动与师生精神生活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警官院校的文化建设不仅是学生自身的文化需求,对于达到教育与教学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到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并做好总体规划,采取切实步骤予以施行.  相似文献   

14.
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可划分为三种 :一是智能发展型文化 ,二是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及审美型文化 ,三是情感、人格、心理型文化。教师作为学校相对稳定的群体 ,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与青少年的世界观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地位在大文化系统中占着一席.正确认识和把握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何谓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在这里,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被视为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传播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体系,雕塑着人的心灵.具体地剖析这种文化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观念形态层,即学校师生所共同享有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校风传统、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2)制度层,即学校中所特有的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学校行政、党、团、学生会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民主的形势下,将充分展示自己的办学特色,极力追寻自己的办学风格,可以肯定,无特色的学校将失去竞争能力.本文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并结合我校开展校园文化建没的实践,提出了优化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具有强烈开放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正迅猛地在青年文化行列中崛起,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一股新生力量。如何看待和引导校园文化发展,以促进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青年文化工作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仅就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艺术、娱乐方面的现象和青年宫在校园文化中引导作用作一些肤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易又群  谢昕 《前沿》2012,(19):195-196
当今社会已步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这一特殊组织在承担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及传播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其独特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灵魂所在,它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反映了校园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及道德准则等,是植根于校园土壤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的梳理,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高校校园文化这一课题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及问题.  相似文献   

19.
覃业柏 《传承》2012,(20):60-61,71
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在与校园文化交叉融合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即校园网络文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精神、传统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内容、办学特色、价值取向等,其目的在于激发和调动学校各方面的潜能,实现对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管理,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