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理论,切断了国家、君权与上帝的联系,使国家学说与宗教神学相分离,使政治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的束缚,掀开了政治学说的新篇章。他既鼓吹君主制又讴歌共和制的二元化政体理论,是符合意大利现实的进步思想。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理论,奠定了近代资产国家学说和政治学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们通常认为,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道德观部分是非道德或不道德的,或者说是没有道德可言的,即无道德的。但事实上,他的政治理论是基于他那个时代意大利的现实而言的。马基雅维里的真正目的在于实现他共和的国家理想,缔造一个统一的意大利,他所荐举的那些邪恶手段是从属于这个目的的。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中的道德观部分固然是有缺陷的,但就把政治学描述为一个有其自己的方法和行为规范的、自主的领域方面而言,他在近代政治科学的发展中乃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在历史的转折时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方法考察政治现象,揭开了西方政治学说的近代篇章。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人性观、国家观、政体观、权术观和自由观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并不等同于马基雅维利主义。从研究主题来说,马基雅维利主要讨论的是君主治国之道,而不是简单的篡权谋位之策;从研究方法来说,马基雅维利主要采用的是政治史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简单的为迎合君主的媚俗之作;从研究目的来说,马基雅维利主要关注的是民族国家的建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政治权力的争夺问题;从学术贡献来说,马基雅维利开创了现实主义政治学的先河,而不是简单的政治阴谋论的模板。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卢梭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将自由与强制统一起来,表达了一种"无支配的自由"观点。卢梭从人的自主性重新界定自由,区分了自然的自由与社会的自由,认为社会自由就是服从公意,自由只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他看来,公民在共同体中通过服从公意就实现了自身的自由,而一位游离于政治共同体之外的人则根本没有自由可言。卢梭借助"公意"概念诠释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并把法治的国家即共和国看成是最有效的政体。卢梭继承了自马基雅维里以来的共和主义传统,可谓是"18世纪的马基雅维里"。  相似文献   

6.
古典政治哲学将国家学说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自马基雅维利以来的近代政治哲学则是将国家学说建立在“国家理由”的基础上,如果说格劳秀斯还严格遵循着自然法传统,那么霍布斯对自然法的情感非常复杂,他认为国家是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社会契约论的逻辑前提遵循了自然法,但在他论述国家主权和国家功能中却遵循了“国家理由”,这影响了斯宾诺莎。“国家理由”后来逐渐演化为国际关系原则,不仅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峭极作用,为了人类发展需要,反思“国家理由”观念,应该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世界作为人类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分权制衡理论是近代的一种政治思潮,它主张把整个国家权力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权力,并使之相互制约。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始于古希腊的混合政体思想。从柏拉图到马基雅维利,他们都想通过建立一种混合政体,把不  相似文献   

8.
王加加 《湘潮》2013,(1):93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恐怕是少有的那种受到尖锐对立的毁与誉的著作了。列奥.斯特劳斯认为,马基雅维利就是魔鬼,他在传授邪恶;意大利诗人福斯科洛用"道德主义"解释《君主论》,认为它旨在揭露暴政;马克思则指出,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等等。如此多的争议,使得我们再次审视《君主论》时,需更加小心谨慎。为了做出恰如其分的应有认识,就不能对《君主论》采取想当然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政府角色到底如何定位 ?”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府论者强调“政府越小越好 ,政府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尽量减少干预市场和社会的运行”。以修昔底德、马基雅弗利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政府论者则看重“国家的团结和强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认为“国家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出于个人目的的结合 ,而其本身就是目的。”而凯恩斯主义又主张“现实中市场机制的失灵 ,必须由政府干预来替代 ,政府应该对经济体系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加以控制和管理 ,以促进经济增长。”哈耶克却又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伟大的书——西方经典的当代阅读》(美)大卫·邓比著苇杭译48岁的影评人邓比厌倦了被现代媒体割裂成碎片的生活,重返校园,和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一起重新阅读荷马、柏拉图、康德、尼采、马基雅弗利、蒙田和简·奥斯汀、康拉德、伍尔夫等人的作品。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苦闷的中产阶级、大学新鲜人与传世经典的第三类接触。这些两千年来沉淀而成的西方文化基石,落在新世纪新新人类与哀乐中年的眼里,成了极欲重新解读的新领域。作者大胆地抛开“政治正确”的魔咒,以一个社会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这些经典在电子时代的俗世生活中,究…  相似文献   

11.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腐败观"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开创的"政体的腐败"的思路,其廉政思想渗透到对政体形式的研究当中。马氏提出了"腐败的土壤"的概念,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是容易腐败的,这是造成政体腐败的主要原因。马氏并提出了防止政体腐败的长期的对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马氏的廉政思想依然有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决定论与经济决定论历史决定论从其所理解的“究竟是什么决定历史”的意义上,不是马克斯· 韦伯的思想决定论,也不是道格拉斯·C 诺思的政治决定论,而是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和唯物史观是等值的.卡尔·波普的错误不在于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归结为经济决定论,而在于对经济决定论作了机械的理解和错误的评价,并且用他的思想(知识)决定论和政治决定论反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国内学者在反对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叫作经济决定论的同时,普遍地接受韦伯的分析模式,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1 .传统的个人利益观1.1西方传统社会的利益观。西方古代社会的思想家们很早就接触到利益问题。亚里士多德指出 :“凡是能顾全共同利益的政体 ,都是按照绝对公正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因而这样的政体就是正当的。”① 但近代以来 ,在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主义 ,特别是利己主义的利益观 ,强调利己主义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准则。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利的“人们宁愿忘记丧父 ,也不愿失掉财产”② 正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当代西方国家的利益观仍未跳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利益观的框架。1.2中国传统社会的利益观。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利益关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吴辉 《求实》2005,(Z1)
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是现代化中国家引人关注的政治发展问题。本文试从现代化引起政治不稳定的原因入手 ,探讨政党制度的稳定功能 ,揭示政党制度促进政治稳定的条件。一、现代化与政治不稳定现代化是指非西方国家向工业化迈进过程中的多层面的历史变迁 :经济发展是物质层面的变迁 ,政治发展是制度层面的变迁 ,思想和行为模式的转换是社会深度层面的变迁。在这些变迁中 ,一些国家往往陷入政治不稳定的局面。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 2 0世纪后半期以来众多亚非拉国家的政治转型中找到例证。那么 ,现代化与政治不稳定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考察历史 ,…  相似文献   

15.
外交谈判是国际政治领域为解决国家、地区之间的纷争、矛盾及其历史遗留问题而进行对话、会谈的外交行为,其行为主体为国家或地区政府。相对于战争方式而言,外交谈判是一种和平的、明智的解决国家间争端和矛盾的形式。在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体系中,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在他与许多国家的首脑、来宾的会见谈话及其本人的著作中,都阐述了许多重要的外交谈判思想。探析他的这一思想,把握这一思想中的重要观点和基本原则,对于我们正确地开展外交谈判活动,发展对外关系,促进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党要召开十六大,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抓住这一政治教育根本。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阶级和国家、政治和人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是社会和人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完善这一工作,不断提高其效能?有比较才有鉴别,将中西方国家思想引导方法进行比较,可以获取更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于官僚主义的治理一向是比较重视的,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遗产。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在历史阶段的反官僚主义政治态度上,呈历史延续性;在理念秉持上,坚持人民至上性;在病因诊断上,综合政治、经济、思想认识等方面;在路径设计上,重视制度建设。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这一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认真梳理邓小平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对于做好新时代的反官僚主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从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全面阐述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提出了许多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点。加强对江泽民关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强调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出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措施。这是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特别是对建国以来我国政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而全面总结的结果,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在它夺取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之后,都要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