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具有非常浓郁的勋章情结。他曾8次获列宁勋章.4次获苏联英雄称号.2次获十月革命勋章,2次获红旗勋章.另外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镰刀斧头”金质奖章、“胜利”勋章、博格丹赫缅尼茨基二级勋章、伟大卫国战争一级勋章、红星勋章各1次.还有其他多枚奖章。  相似文献   

2.
陈辉 《党史博采》2023,(11):47-51
<正>开国少将王明贵胸前曾佩戴苏联、俄罗斯、中国八枚功勋章和奖章:苏联红旗勋章、俄罗斯朱可夫奖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央军委授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荣获苏联、俄罗斯勋章和奖章说明他为苏联的二战作过贡献;荣获共和国三大勋章说明他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同时参加了国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1988年中央军委颁发的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说明他是长寿将军。  相似文献   

3.
张敏  易钦利 《党史文苑》2023,(11):23-25
<正>杜平(1908-1999),江西万载人。1929年冬辍学回家,参加中共秘密工作。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十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三下江南、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对外经济引进,可以用“156、43、78”三个数字作为代表。“156”,是指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简称“156项”;“43”,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预定43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70年代.国家计划用汇约43亿美元的“四三方案”.引进的技术设备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而引进设备的来源国更是呈现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先促成“四三方案”成形的《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竟是当时罕见的“的确良”裤子。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叔 《党课》2011,(21):101-102
不久前,一名来自中国的商人,在英国花5000多万英镑拍下了一个原估价只有80万英镑的乾隆时期的官窑瓷瓶.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英国卖主激动得“几乎晕倒”,英国媒体纷纷感慨中国富人的“瓷器爱国主义”,英国《金融时报》更是称中国人正在用金钱“重寻身份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戴上了金灿灿的上将军衔,斜佩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外耀眼。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名将军中唯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这个有些特殊的“神秘将军”,就是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李克农。毛泽东说,李克农对党是立了大功的。没有他,党的历史从三十年代以后可能要重写……  相似文献   

8.
于洪涛 《世纪桥》2005,(1):30-31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完成针对进攻苏联阿穆尔州而进行的边境和纵深的军事部署.在此苦心经营,修工事.筑要塞.屯兵10万.成为扼制双方交通咽喉的军事重镇.因而叫嚣“大大的孙吴,小小的哈尔滨”。  相似文献   

9.
1955年,年仅39岁的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将。肖华能文能武,是著名的儒将,一生留下了无数佳话,而他与妻子王新兰的爱情经历则更是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1924年,“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成立,这支以“护路”名义组建的武装队伍,配备了先进的装备,在当时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令人惊讶的是这支武装队伍的主要成员是中共党员,直接接受周恩来的领导。新中国成立时,创建“铁甲车队”的5名骨干中的4名先后在革命道路上不幸牺牲,幸存的周士第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周士第和他的战友们掌控的“铁甲车队”创造的辉煌业绩,永远载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中,有两位出自少林寺的将军,一位是传奇上将许世友,另一位则是以“朱砂掌”著称,先后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钱钧。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先后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12.
他,一生从未领兵打仗,64年的人生中从没有过驰聘缰场,然而,在1955年国庆前的授衔中,毛泽东亲自授予他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而且是共和国第一批52名上将中的一员。毛泽东说:‘“他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他就是上将李克农。对年代后的历史大事件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与他有密切的关联。被俘的东北军团长高福源盯着李克农的眼睛:“敢不敢放我回去?”1935年间月瓦窑堡会议后,我党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以争取、团结东北军抗日,周恩来任主任,李克…  相似文献   

13.
苏联的“瓦良格” 上世纪舳年代,“瓦良格”号由苏联军方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建造。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时,已经建造完成了68%,乌克兰无力建造,于是决定拍卖。1998年,澳门的一家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瓦良格”号。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缓缓地踏上了...  相似文献   

14.
周希汉(1913—1988),湖北麻城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能征善战、敢打硬仗,战绩卓著,被誉为我军一员“战将”。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11月7日于北京逝世。  相似文献   

15.
谭索 《党建》2009,(4):60-6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苏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剧烈震荡和社会制度“天翻地覆”的年代。在苏联剧变过程中,叶利钦从原苏共中央的一名重要骨干演变成为自由化思潮、民主激进派政治势力和新生资本家的代表,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这些重要的独特的政治行为和效果,被称为“叶利钦现象”,该现象出现于苏联解体前后,  相似文献   

16.
乔新生 《廉政瞭望》2010,(11):46-46
近日,有媒体指出,要“警惕”中国“被苏联化”。文章详细分析了苏联国际形象变化历史,认为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阵营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邪恶帝国”的标签被贴在苏联身上。文章提醒中国当局,对外应在战略上坚持原则.未雨绸缪;战术上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必要时以攻为守。在意识形态上,不仅要积极防御,更要通过实践自成体系,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7.
黄国华 《支部生活》2005,(11):30-30
以发现170万年前的元谋直立人化石而闻名于世的元谋县是云南著名的“热谷”。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依靠着“天然温室”这一特色优势,丰富的元谋冬早蔬菜远销全国145个大中城市,反季蔬菜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基础性产业.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供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刘永辉 《党史纵览》2010,(11):18-19
赵尔陆.1905年生.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北三泉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第一、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为我国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19.
苏鲁,原名苏达余,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北盛区洞阳乡。1927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开国少将,档案上最后的职务却是“团职”。  相似文献   

20.
许光达,1908年生,湖南长沙人。先后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作为共和国开国大将,作为在共和同武装力量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建树、功勋卓著的一位革命家和军事家,那不容侵犯的神圣与庄严,却在十年“文革”的浩劫中被亵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