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国际环境保护立法中,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新的潮流,而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尚停留在治理污染的传统观念。本文拟分析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立法的启示,参照德、美、日等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为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立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之我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彬辉 《时代法学》2004,2(2):87-92
自 2 0世纪 90年代可持续发展确立以来 ,国际社会均把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在西方各国环境保护立法中循环经济理念已成为新的价值追求之一。但是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所以 ,在推进循环经济形成的时候 ,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之处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来保障,本文在指出山东省构建循环经济立法时应当遵循的立法导向和立法途径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构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以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中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我国应借鉴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来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发展循环经济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和制度支撑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法作为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法律渊源,并不是某项循环经济法规,而是指有关循环经济的各种法规所形成的体系。本文在对德国、日本、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立法模式和立法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我国应该以建立循环型社会为立法理念,以先制定综合法后制定专门法为立法模式,并在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同时,建立《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我国的综合法。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背景下水资源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审视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不难发现我国水资源立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应根据循环经济对水资源立法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内容、重视水资源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应改进现行水资源立法在立法思路、立法机制、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发展循环经济之处;应当调整立法思路、改进立法机制、健全水资源法律体系、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我国水资源立法更好地适应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但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支撑。为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律轨道;同时,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实质性阶段。因此对循环经济立法研究进行适当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1997年至2006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循环经济立法论文的研究并参考一些循环经济的专著与网站,企图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阶段与特点作一个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为破解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难以兼得的两难悖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势而出.循环经济需要依靠法律等正式制度的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强烈的立法需求.但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不宜过早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应该学习德国立法模式,先注重制定循环经济各单行法.此外,还要在其他法律中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9.
欧盟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欧盟循环经济立法非常发达 ,文中考察了其循环经济立法体系 ,阐述了欧盟循环经济立法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对其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体系进行了归纳 ,并就欧盟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法律应该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推行循环经济的时候,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之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本文在分析我国循环经济的现状与不足,并对国外循环经济立法作了系统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有利于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已经初步形成。新的法制环境既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更为牢靠的保障,也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规制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这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执法、司法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规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郝敏 《河北法学》2007,25(10):95-98
资源和环境当今已构成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构筑完整系统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成了当务之急.研究循环经济立法的理念和背景,介绍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先进模式,将会对我国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史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而中央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更是基本空白。基于此,本文从老工业基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循环经济立法现状、立法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环境法是环境资源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吸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立足我国实际,概述了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环境法在指导思想、调整范围、采用手段和机制、公益诉讼规定、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来完善环境保护的立法指导思想,以提高环境保护法的效力等级为重点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以公众参与制度、污染源普查制度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被普遍重视并广泛实践的背景下,本文从阐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入手,通过考察国外循环经济的立法概况,分析出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模式。进而在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及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6.
石江水 《法学杂志》2006,27(6):135-137
本文对我国生产要素的产权安排和循环经济立法进行了清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这种产权安排所导致的国家身份上的冲突给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以表明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循环经济立法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 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阐述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借鉴国外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不仅要求技术层面上的资源利用创新,它还表现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变革,因而被德国、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也正在酝酿之中。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理论问题出发,在充分考察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探索我国建设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遵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探讨循环经济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分析循环经济对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的作用、意义,提出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20.
陈德敏 《现代法学》2008,30(2):80-87
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既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持续发展的成功之举,也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呼唤着循环经济立法的跟进与法制的保障。本论文针对循环经济法的立法架构、有关立法概念的定义表述、部分条文规范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从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实践和立法可行性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完善立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