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紫? 《中外法学》1998,(1):18-26
<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要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加强经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可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要求。但是,中国法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概念、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意义和对策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两种调节机制。民商法是市场调节的法律保障;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的法律保障。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包括多个部门法规范的庞大系统工程。该法律体系的内容构成,包括经济主体和社会经济结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市场及其他外部环境、经济纠纷与违法犯罪处理共四个方面的法律规范。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应大力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立法;改善和完善各种微观经济立法;应将立法区分具有稳定性的基本性立法与过渡性立法,前者是直接构造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厦的工程,后者是为最终建造大厦的材料加工制作。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几点思考房绍坤,徐永波,孙启生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市场经济法制化的基本前提。本文试就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三个问题略述管见。一、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旨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而一是要反映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二是恰当地体现国家干预。市场规律主要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通过立法保证这些规律发挥正常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作用或将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减小到最低程度,无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任务。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务必建立在受法律调整的市场经济关系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关系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主体进行市场活动而发生的各类关系组成。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包括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也谈依法治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应当是以民商法为重心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国家市场经济立法是直接关系着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按法律类别划分较为科学。为了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发展三阶段及其法律保护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市场经济从其形成至今,已出现三个阶段,即: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人们通常称之为“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化市场经济。市场及调节机制的发展引起法律同步演变。民商法是市场调节的基本法律保障,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经济法适应国家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它是国家调节的基本法律保障,国际调节的基本法律是国际经济法,它同国际民商法、各内国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相协调,维护国际化市场经济秩序。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推动整个法律体系的变革,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法律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的世纪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理经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文章主要对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性以及现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导下,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法制建设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法学理论研究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为了推进对这一问题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刊决定开辟专栏,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问题开展专题讨论。研讨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应当是怎样的?贯穿在市场经济各法律部门中的原理、原则是什么?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相适应,我国的整个法律制度应当作哪些改革?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相适应,人们应当培养与树立哪些新的观念?等等。本刊欢迎有份量的长篇论文,也欢迎就一个问题、一个观点提出新的见解或开展不同意见争鸣的短文。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思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近来,法理学和部门法学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法律应当怎样发展的问题作了大量精辟的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个命题已成为当今中国法学界最流行的口号。从目前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著述文献来看,法学家们在考虑市场经济与法律发展时,主要表现为从一种理想状态的市场经济模式出发,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律发展的"应然"关系,即根据作为目标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强调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同样,阐释法律在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执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从“管理”到“执法”的转变是我国二十多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从几千年的人治逐步走向法治的标志。行政的“执法”性质和“依法”特征是由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行政执法”的实质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要有法律根据 ,受法律规范制约。行政执法改革不仅涉及执法方式、方法 ,而且涉及执法体制、范围、目标及执法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 ,是整个执法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的谦抑性适用是指在总体执法态度和方法路径上的必要、适度、克制和非冒进的适用姿态。反垄断法执行的理想状态是不枉不纵、恰如其分和精准定位,但这种目标只可尽量接近而又难以企及,因而只能在总体执法效果上退而求其次。由于市场认知的困难性以及市场强大的自愈能力,在次优效果的追求中总体上可以采取必要的"宁纵不枉"的谦抑执法观,以尽量减少错误成本。反垄断法是经济与法律的结合体,经常以经济学分析为体,以法律方法为用,其谦抑性需要进行方法论上的贯彻。反垄断法兼具刚性和柔性,以法律解释为核心的法律方法是调和刚柔的路径与载体,通过谦抑的解释实现刚柔相济。经济学分析是反垄断法执行的重要支撑,但仍有其局限性。执法毕竟涉及"生杀予夺",运用经济学分析应当谨慎和适度,在反垄断法施行初期尤其要防止经济学分析"拜物教"。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之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业贿赂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是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侵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腐蚀了我国的廉政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反商业贿赂立法存在法条分散、概念界定模糊、司法解释缺失等问题,从而给执法部门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明确商业贿赂的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对于我国现阶段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商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万一  赵吟 《现代法学》2012,34(4):60-7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民法是前置性法律,经济法是保障性法律,而商法则是市场运行法,特殊的功能成就其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商法产生于市场经济并且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两者具有深刻的依存关系,以效益为契合点,通过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技术性规范,保障市场主体营利自由,进而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实践的品格使其具有高度灵活性。现代市场经济立法主要表现为商事立法,没有健全的商法制度,就没有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在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的当今世界,我国商事法律制度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理性面对法律部门功能纯化、法律移植合理化和商事习惯法律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瀛 《行政与法》2010,(1):96-99
《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起点低、基础弱,其整体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已不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急需修改、完善《体育法》并加以配套实施。  相似文献   

16.
刘达 《行政与法》2010,(2):26-29
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维护一个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而反垄断法因其在保护、促进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方面起着基础和统领作用.被誉为“经济宪法”。徒法不足以自行,光有一部精良先进的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得通过法的实施.方能实现法的效果。在法律实施机构之间划分执法权.是法律实施体制中其他制度运行的前提,对于法律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执法权划分角度探讨反垄断法实施体制中执法主体的设置,以及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在反垄断监管领域内的关系,通过比较国外的法律规定及实践,并对我国实施不久的《反垄断法》进行评述.综合分析中国现有反垄断执法主体执法权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现有反垄断执法主体体制的建议一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making of a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occurred when the domestic legal system was largely underdeveloped. It is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tic system that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making of a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trive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and has undertaken legal measures to rationalise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tic system head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mains a strong party leading the market economy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have evolved into a social institution. To transform the regulation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owards the rule of law is a social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s a slow and incremental process, as it is imbedded in the various formal and informal constraints in Chinese society.  相似文献   

18.
章昌志 《行政与法》2004,(11):26-27,29
公安内部法律监督是国家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公安机关内部法律监督部门,客体是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内容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开展公安内部法律监督,是保障公安执法权依法行使、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解决公安队伍自身存在的客观问题、保证外部法律监督措施得以落实的必然要求。公安内部法律监督主要通过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对各类案件的审核把关、对执法过错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等方式来实现。强化公安内部法律监督应当建立监督的力量机制,树立监督的权威地位,加大监督的力度,加强监督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翟国强 《法学研究》2014,36(3):82-94
与许多西方国家的宪法实施模式不同,宪法审查并非中国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中国司法机关不能根据宪法直接审查立法的合宪性,而作为有权机关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没有做出过宪法解释或宪法判断。这是中国宪法实施的真实状况,但不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全部。从比较法角度看,中国宪法更像一个政治纲领式的宣言,更多依靠政治化方式实施。伴随着法治化进程,中国的宪法实施逐渐由单一依靠政治化实施,过渡到政治化实施与法律化实施同步推进、相互影响的双轨制格局。宪法的政治化实施体现为执政党主导的政治动员模式,而宪法的法律化实施则是以积极性实施为主、消极性实施为辅的多元实施机制。在比较法的意义上,政治化实施和法律化实施的双轨制,可以为描述中国宪法实施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依法治税进程的加快,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得到了进一步明确,纳税人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加之社会各界对税收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受到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税收执法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增强税务干部自我保护意识,是各级税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税收执法风险的界定及其表现形式、产生执法风险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作进一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