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文化资源是进行文化创造活动和文化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和来源。湖北作为文化大省具有文化资源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为文化资源品质的独特性和优质性、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好以及有相对的科技人才优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要从三个层次入手,在微观上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中观上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集聚,宏观上实现文化资源对“文明湖北”形象和文化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湖北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红色文化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从湖北红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出发,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湖北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聚焦当前湖北红色文化存在资源碎片化、景区同质化、价值商业化、产出低效化等问题,新时代要传承湖北红色文化,不仅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还要做好湖北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传播、转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山东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立足当今科技发展,深入分析我省文化资源数字化在资源底蕴、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备的条件优势,关键要从资源教据库建设、软件技术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数字博物馆建设、领导协调、政策保障等角度,提出加快推进我省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乐山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要实现乐山文化强市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掘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发展优势,塑造“主题文化”,打造多元文化品牌。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以“主题文化”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切实提高其实效性,实现政治优势的充分转化,需要做好"三个转化":一是转化人的思想观念,破除党建思想文化工作是虚工作的观念;二是转化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逐步推进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建立一个"新通道"和"双进入"长效机制;三是转化内容形式,内容上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尤其是最基层的员工群众对理论和政策的具体需求,形式上要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三江航天集团红林厂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三江集团党委“将政治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将政治工作转化为管理要素(简称‘三个转化’)”的总体思路,创新党内主题实践活动的观念、载体和方法,使党委的政治优势、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党员的素质优势持续提升,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成都为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不同时期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总结出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变迁路径是:工作模式上,由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供给模式上,由"单向输出"向"政府采购"转型;体系建设上,由重视文化活动开展向文化活动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制度建设并行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地区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以再造民族地区文化新话语体系为关键,以挖掘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坚持"二为"的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域文化资源资本化、产业化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新话题。但地域文化丰厚只是一种潜在优势,而使这种优势要真正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优势,需要一个对文化差异深入发掘、科学配置和恰当转换的运作过程。本文以南京为例,就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实现谈谈看法,求教于大家。一、在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研究中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研究地域文化特色,给其作恰当文化定位,乃至进行标志性概括,说到底是对区域间文化差异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对本地区文化特质、样式和特色做出正确认识和合理判断。文化差异性研究是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发挥地域…  相似文献   

10.
井研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国学重县".为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要深入挖掘井研文化内涵,科学规划旅游项目,加强宣传推荐,加强招商引资,努力耙千佛古镇打造成为展示井研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弘扬国学文化的重要平台、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裁体,促进井研"加快发展,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11.
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比较及湖北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现已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中部六省除江西省外都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和优势。湖北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文化资源和现实基础的优势,但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政策和经营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应整合湖北现有文化资源,做好湖北文化产业规划,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进行产业融合,发挥湖北科教优势创建文化新业态。  相似文献   

12.
"文明河南"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打造文化强省的明星品牌,挖掘中原文化资源特色优势,秉承文化创新理念;在传承中寻求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为"文明河南"的建设找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力量.文化不仅是"文明河南"的软实力,更是中国梦的实现方式.文化自强为"文明河南"的实现提供了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几个重要维度上探索河南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红色文化丰富发展和红色基因传承的路径,主要有: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建立河南红色文化基因库,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借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旅融合转型升级的平台,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河南发展优势;借力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建设,打造河南红色文化品牌;讲好河南红色文化故事,深挖新时代河南红色文化的典型案例;加强对河南青少年的红色教育,促使其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边疆地区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党委政府主导型的模式。这一模式对动员和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有利于增强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自信,但也抑制了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主性,不利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应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模式转变,完善学习生态,以文化自觉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从而增强边疆各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化与活动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文化市场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发展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无论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还是对于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都十分重大。我省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必须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立足于省情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基础建设,推动改革深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转化。一、突出优势,以资源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我省是文化大省,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文化名人浩瀚纷繁,文化资源特别丰厚,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围绕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合理…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的确立和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唯有建立在对中国文化"根"的找寻与继承上的"文化自知"、对文化"真"的批判与发展理性审视上的"文化自省"、对文化价值选择与建构上的"文化自主",以及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文化创新",才符合文化形成、进步、繁荣的逻辑发展规律,才能为文化自信的确立激发出一种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动力,才是最坚定、最可靠、最持久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当前正处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新发展阶段,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不但可以激活传统文化基因,重塑地域的文化标识,而且还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聚焦福建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八闽大地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和服务转化,阐释“福”文化新赛道的经济驱动功能,可以为“闽派”特色文化在中华文化大盘中树立独特标识,不断推进“闽派”优秀传统文化为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福建省特色地域文化蕴含着“福”的脉络与传承,要聚焦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福文化产品开发转化;聚焦产业链产业集群,推进福文化产业化;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福文化市场化;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福文化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所设立的职工文化活动网络,可使职工文化活动从传统模式实现向现代化模式的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时间不统一、需集中活动场地、组织者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等问题,它与传统职工文化活动互补,能为职工提供更开放、更安全、更平等的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20.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塑造城市精神、丰富文化供给,将资源生态禀赋和历史人文底蕴转化为城市社区营建的内生动力与优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努力营造有蜀都韵味的特色文化典范社区,对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