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是个教育大国,大部分受教育者都集中在乡村。然而,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边远乡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首先,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在"重智育、轻美育"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视美术课为"副"科,美术课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中更是可有可无,有的学校在段考、期考期间挤占、停上美术课的现象已成常态,严重影响着乡村学校美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因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等诸多因素影响,很难吸引专业美术人才到校任教,即使任教,也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既关系到教师本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同样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发展紧密相关。新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修炼好"五课",在明晰环节、提高技巧、精心设计、虚心学习、自评他评等方面加强自我修炼,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新生代乡村教师具有"孩子心灵的守护者、教育理念的传播者、新奇世界的展示者和乡村时尚的引领者"等时代特征,但他们在乡村社会中也面临着"物质环境的不适应、婚恋难与亲子分离、乡村制度规范的约束"等文化困境。在理想与现实的迷茫中,新生代乡村教师出现两类群体的分化:随时准备着进入城市的"飞鸽"教师和支援乡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永久"教师。为此,我们提出,应该建立多种类型的津补贴制度、建设功能齐全的"教师之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试点建立全省统筹的教师调动机制,以为新生代乡村教师提供更好的任教环境,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师(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教师流失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把乡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和个人发展原因等方面,认为缓解乡村教师流失,需从提高待遇、改善学校制度与文化环境、完善教育政策等方面入手,而对乡村教师个体的生命轨迹、生活经历、生存策略与精神世界却多有忽略。故有必要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关注乡村教师这一弱势群体,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促进乡村教师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完善,为乡村教师群体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乡村教育工作,实施了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工程,乡村学校优质教师得到多渠道补充,资源配置得到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受居住环境、网络信息、文化娱乐、子女教育设施缺乏,交通  相似文献   

6.
<正>渝府办发[2015]14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渝府发[2014]28号),着力解决乡村学校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提高乡村学校师资水平,让乡村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努力使乡村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7.
<正>收入待遇低、数量短缺、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培训机会少……乡村教师在遭遇这种种现实困顿的同时,农村教育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尴尬。如何扭转优质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局面?自治区推出全方位扶持计划:特岗计划、城乡教师轮岗制、提高待遇补助、加强对乡村教师培训、完善农村学校多媒体建设……切中问题要害的实举给乡村教师以坚实的支撑,推动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皛 《思想战线》2020,46(2):109
立足于乡村教师尊严和地位的现状,回顾百余年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可以看到,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师道尊严在现代化初期已被逐步瓦解,现代教育体系下乡村教师地位和声望的获得举步维艰。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乡村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结构发生变动,乡村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失衡,建基于现代教师职业伦理的师道尊严在乡村社会功利主义价值观中被消解。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乡村教师的地位重塑,需加强政府与民间的协同互动,充分调动民间社会力量,挖掘乡土古训家风和乡贤文化元素,重塑乡村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正>青政办[2015]23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12月25日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为稳定全省乡村教师(指乡镇及乡镇以下中小学校、幼儿园编制内教师,下同)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含教学点、幼儿园,下同)任教,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相似文献   

10.
冉文伟 《理论月刊》2007,(8):171-173
社会资本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改造传统社会资本、构建现代社会资本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需借助于社会资本所提供的氛围和条件。因此,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把培育和建构社会资本作为思想政治的重要目标和内容。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培养情感社会资本;增加学生、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互动,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区间的社会资本网络;密切学生和教师的联系,形成义务和期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创新实践模式,义务教育学校委托高校管理是委托代理理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与薄弱学校现实困境共同驱动的产物.在主体与对象方面,具有专业资质与教育优势的支援单位履行托管职责,具备提升潜力与发展意愿的受援学校接受委托帮扶;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以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升为目标尝试多样化管理,在不改变办学性质与体制的前提下实行完全或部分委托管理;在保障与监督方面,设置专项经费保证委托高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以"捆绑式"考核与公开机制提升委托管理效能.从武汉市学校委托管理项目可知,义务教育学校委托高校管理在办学理念落实、教师专业发展、优质课堂示范、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委托管理主体选择功利化、委托高校职责履行程式化、委托管理监督评估表面化等问题.需要完善精准化的"支援—受援"选拔匹配程序,打造内生化的"引流—输血"深度帮扶关系,构建标准化的"过程—结果"监督评估体系,多管齐下助力义务教育学校委托高校管理实践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因是其"跳跃式"、"非常规"的发展造成了制度安排上的疏漏。这与国家、学术和社会三方面互动表现出的"非均衡"状态相关:国家强势但理性地趋向于良治法治;学术弱势但坚韧地体现着知识力量;社会弱势但客观上在推动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与乡村关系是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命题,有两种实践进路:一种是国家与乡村之间的"现代—传统"关系,表现为通过现代城镇及社区取代传统乡村,通过"资源下乡"和升级达标任务改造传统乡村,通过现代认证和个人权利保障解构传统乡村;另外一种是国家与乡村之间的"政权—社会"关系,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政权建设完成了组织载体层面的建设,但现代治理规则层面的建设还没有彻底完成。后税费时代的当下,国家进一步对政权建设的组织载体进行强化,并不断将现代治理规则嵌入到乡村社会之中。在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既需要对支撑"发展主义"的"锦标赛"体制进行反思,也需对行政体系推动国家政权建设的趋势进行反思。解决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起联结国家与乡村的"中间层",夯实国家权力与乡村权利的平等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存在"犹豫"、"迷茫"等心态。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西方社会思潮和大学生等多方面去追根溯源。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从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创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理论教育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等多维度探寻其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认知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强调如何协同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但传统村落"活态化"的方式、内容、目标及运作机制又因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有差异。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因群山峻岭的自然屏障,西南侗寨传统村落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获得有别于其他传统村落的"活态"特征及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西南侗寨传统村落的"活态化"能基于其独特的历史、社会和空间背景,生成自我运行的内在发展机制,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达成。要做到一是加强对原住居民主体性的认知与保障;二是建立以传统为根基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三是依托传统产业升级,突破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守望相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重在传承传统互助精神,发展现代互助精神,在传统互助与现代互助的契合中升华,在体系重建中实现乡村互助的普惠式无缝隙供给。农民守望相助正在遭遇阶段性的趋工具化、趋碎片化双重困境,面临互助精神难传承、碎片互助难攻克两大难题。没有农民守望相助的传承与发展,就没有中国底色的乡村文明实践和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就难以成就乡村振兴伟业。因此,要大力倡导"自励自助、互信互利、利他奉献"的农民互助观,不断优化"政府—乡贤—农民"共同参与的乡村互助制度供给,构建完善"国家—社会—农民"协同的新型互助机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促进守望相助由传统家常伦理向现代家国伦理延伸,适应新时代的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安全环境,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观察乡村社会发展,可以将乡村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与乡村社会隔离情境中乡村社会自在自为的存在状态;国家政权延伸至乡村社会后乡村社会传统被逐步消解;国家管理乡村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走向自觉和自治。当然,现实存在远比这种简化的纵向概括更复杂。熟人社会或者正在蜕变的熟人社会依然是目前中国乡村社会的一般形态,然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冲击正浸染着本色的乡土社会。为此,基于"陌生人"社会的现代公共关系的塑造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与保障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主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村民理事会"的个案分析,探索在市场化、社会化的背景下,在国家与社会互动情境中推动乡村社会建设、有效实现公共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让在工业时代清晰的行政法"脸谱"变得模糊不清。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社会管理范式为"自我—法—安全"的社会。中国传统行政法在知识经济时代必然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最后的命运是被抛弃,必须创新与重构与"自我—法—安全"管理范式相契合的去国家主导性的行政法。去国家主导性行政法主要任务是界分政府、公民、公民社会组织的边界;设计协调政府、公民、公民社会组织三大子系统以及调整三大子系统系统有序、可持续运作所处的战略语境和结构的机制;设计实现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维持高级序参量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一贯重视发展教师教育。进入本世纪,俄罗斯以"个性化"为指导思想,不断颁布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使之呈现出体系化、完善化的特点。俄罗斯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提升教师待遇是落实教师专业专发展政策的前提;对师范教育合理定位是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质量保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体系并增强其执行力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强大后盾;建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