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诏是中国历史上与唐王朝并存200余年的西南边疆地方政权,南诏历史已通过正史的记录和学者的研究,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然而,从边疆妇女/社会性别的视角再审视这部历史,会发现妇女的缺席使得这部传统意义上的南诏史表述并不完整.南诏历史应由"大传统"的精英历史和"小传统"的民间社会史两部分组成.作为地方性知识,这一时期的妇女及其有关妇女的生活被排斥在传统南诏精英历史之外,而作为边疆妇女史的一部分,有关南诏妇女及其生活的知识却存活在"小传统"的南诏历史中.  相似文献   

2.
正一口气读罢顾秀莲主编的《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卷,[1]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妇女不能没有历史,历史也不能没有妇女;国家离不开妇女,妇女也离不开国家。妇女与历史、妇女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同构,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妇女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和"社会的"。正如李小江在"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总序中所说:"女性学者的学术关怀不仅应该是女性的,也应该是历史的。无论过去还是今天,女性  相似文献   

3.
<正>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新革命史的问题与方法"。近年来,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态势。这个历史转向确实是现在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很多老师、朋友的一种共识,就是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民国社会的研究还是中国革命的研究,以往的社会学研究都比较忽略,但是这些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转向中,将中共  相似文献   

4.
<正>吴老师是我读高一时的语文教师,也是我从小学到中学唯一一位教我语文课的女教师。吴老师没有传统中的那种"师道尊严",她讲话风趣、幽默。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在做自我介绍时,她就给我们带来新鲜感。她说:"我姓吴,口天吴,张口向天的吴。不过我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张口向天说,我现在只能张口对你们说……"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乔友林,知名的肿瘤流行病与预防学家,同时也是农工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笔者作为教育委的联络员,对乔老师这位"医学大咖"进行了一次专门采访。尽管之前做了许多功课,但还是有许多忐忑:和受访人可是相差太多"段位",乔老师的各种医学术语我能听懂吗?我的问题在他看来会不会太"low"了……而当敲开乔老师办公室的门,他笑呵呵地如一位久违的老友般随手递给我一瓶可乐后,所有顾虑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对乔老师的认识,就从他那堆满医学书  相似文献   

7.
说个性     
记得上中小学的时候,每学期期末班主任老师都会在我的成绩通知书上做个鉴定,下个评语。不谦虚的说,那时候我各科成绩优秀、尊重老师、人缘好,也是学校各项活动的活跃分子,算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吧。班主任老师在送了我一大堆赞扬之后,到最后总是给我一个"个性太强"的不足与缺点。久而久之,我也错误地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6月20-22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学建构中的性别议题:新理论、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在天津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  相似文献   

9.
妇女与现代化江苏省委顾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研讨妇女与现代化问题,就是研究如何发挥妇女在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我觉得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在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妇女所肩负的责任;二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08年3月28日在京召开了"女性.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报告会"。"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法制建设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4个院长委托交办课题的负责人在会上报告了各自的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这4个课题以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  相似文献   

11.
园丁梦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自然也不例外,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提问。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听见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想了许久。其实在那个年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要做什么。转眼就到了小学三年级,新来的班主任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又想了许久。那时候班主任年轻英俊又和蔼可亲,课也上  相似文献   

12.
孙宅巍 《群众》2014,(12):34-36
<正>缘起:一个偶然的机会1983年6月,我从党政机关"归队"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刚刚"归队",个人的研究方向漫无目标,只是大致确定了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在学术研究的十字路口,把"终身"许诺给南京大屠杀研究的神圣事业。这年秋,南京市政府鉴于日本少数右翼势力不断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国际局势,又收到大量群众来信呼吁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中国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20年来,国情、世情、妇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妇女/性别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迫切需要理论研究者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深入探讨。2015年6月16日,《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历史·现实·未来——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理论20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总结回顾20年来中国特色妇女/性别理论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以下问题:(1)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中推动妇女/性别理论发展?(2)如何看待西方妇女/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如何借鉴西方妇女/性别理论并为我所用?(3)如何基于中国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妇女理论?此次座谈会旨在搭建平台,促进学界进一步探讨中国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重大议题。今后,本刊将继续召开专题座谈会,以激发更多的交流和研讨,推动中国特色妇女/性别理论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6月28-2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在北京召开"妇女与中国革命:延续与变迁"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革命史视域中的‘妇女与革命'""妇女劳动与男女平等""婚姻、家庭与生育""革命中的妇运领袖""妇女组织与组织妇女:历史回顾""妇女组织与组织妇女:当代回响""革命文学、文化再现、女性话语"7个议题展开深入热烈的研讨,推进了关于"妇女与中国革命"的思考。为进一步拓展研究视域,深入探讨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革命遗产,主  相似文献   

15.
蔡茜 《乡音》2013,(6):31-31
我是石家庄市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今年4月又连任市政协十二届委员,可称得上"老委员"了。老委员要有新作为,那么在市政协的开局之年首先做些什么呢?当然是搞好调研写好提案。长期以来,我致力于石家庄近代史的研究,十届、十一届市政协10年间,我写过不少有关近代史和工商史的文章,也写过不少有关弘扬石家庄历史文化的提案和建议。"红色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的主脉,在全国都叫得响,这些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总感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于是,政协全会前我再次深入调研,先是描准了历史文化广场。我多次到石家庄现在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与妇女"是我国妇女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妇女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其中心议题为中国的文化环境与妇女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14日,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和北京大学中韩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韩女性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五十余位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让妇女回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堂平 《长白学刊》2005,2002(4):79-81
在围绕"让妇女回家"的争论里,男女之间的差异和平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从表面看,"让妇女回家"是关于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劳动分工问题,但它隐含了女性与家庭权力,女性与私领域,以及女性与性别本质等多个层次的问题.从社会性别角度解析"让妇女回家",表明其本质还在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历史的内在视域出发,就gender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以及"妇女/性别研究"的命名进行了思想史考察,指出相对西方的同类研究,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以妇女为中心"、重"社会性别"轻sexuality研究的学科特质,恰恰是90年代的中国学者基于自己的问题意识、为解决自己关切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与理论焦虑,从在地出发的"拿来主义"的策略,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包括既有理论基础、文化传统、思维结构与问题意识下的创造性运用与转化。文章意在阐明对于学科建设,勿囿于中/西、传统/现代的二元架构,故步自封。真正的文化自信应立足在时在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在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与宽阔的全球视域中理解自己的文化与精神特质,打通古今中西之思想资源,面向未来构建自己的学术真问题,才能走出"本土化"的焦虑,因为一切真问题都是在时在地化的。"本土化"与中—西权力结构中的权力焦虑有关,这一敏感当然需要,甚至必不可少,但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逻辑困境中而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20.
努尔加马力·伊米尔是阿瓦提县第一中学的一名老师,在教育这块热土上已经默默耕耘了25个年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的爱戴,同时也取得了许多荣誉: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特级教师;2006年获得"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今年她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荣誉面前,努尔加马力·伊米尔总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孩子们爱我,家长信任我,我要让爱做主,使我的学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