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日益成为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激励理念落后、激励制度缺失、激励方式单一难以激发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持续活力。非营利组织激励机制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激发非营利组织持续高效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既需要建立相关政策法规,优化非营利组织外部环境,也需要非营利组织自身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高红  王翔 《长白学刊》2023,(3):121-130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是我国社区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组织结构性缺位与治理功能欠缺已成为制约其有效协同社区治理的主要瓶颈。日本社区营造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开启到发展及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社区营造的实践逻辑来看,政府提供“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加强非营利组织培育发展以及促进市民参与等是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重要保障。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基本经验是注重对非营利组织赋能,并使其成为社区营造的主体力量。“新公共性”理念、《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以及“协动政策”是日本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亟须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区公益创投与社区基金会政策创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与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社区中介组织是介于社区主体组织与居民个体之间的群体性组织 ,社区中介组织是居民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区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它们之间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虽然社区中介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都属于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 )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茹 《台湾研究集刊》2004,(4):26-32,107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其参与治理公共事物已成为全球潮流。台湾的社会力从威权时期长期被严厉压制下的状态下奔流而出,成为政治转型的重要推力。随着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社会运动型的社团向着比较常态的、正式的非营利组织回归。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也获得很大发展,并已参与治理台湾的公共事物,“社区总体营造”和“9.21大地震”的救灾及灾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主导和民间自发两种不同的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5.
郑琳 《人民论坛》2012,(5):38-39
非营利组织作为社区组织的一部分,也是社区的基础。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公民社区意识觉醒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承载者、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者、社区服务者,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有力地推动社区的公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把大力培育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深化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使其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银川市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城市,城市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社区内人均收入不高。银川市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难以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难以兼顾多民族居民需求等挑战,也面临着自身缺乏合法性和公信力以及资金和人才匮乏等发展困境。该文从银川市现有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入手,通过查阅文献和访谈社区工作人员,分析其在社区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困境,继而从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治理。政府要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制度、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的购买力度。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要合力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水平、推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动。社区社会组织要了解社情民意,促进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构建社区文化氛围,促进民族文化沟通。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彪 《湖湘论坛》2002,15(6):48-49
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非营利组织快速增长,构成了多元社会中规模宏大且高度活跃的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力量,不仅对社会生活也对经济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面临各种困境。本文试图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作些探讨。一、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面…  相似文献   

9.
社区老年服务: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日三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老年服务的实践模式。英国社区老年服务的工作体系正规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监督体系完善化;美国社区老年服务提倡自助养老,实行正规化的志愿者服务,重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日本社区老年服务提供全面的家庭照顾服务,发展居民互助型的非营利组织,鼓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对推动我国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要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的法律法规;三要提供支持家庭照顾者的服务;四要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五要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六要建设专业的社工人才。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现阶段对于社区服务发展产生关键影响的非营利组织有权威型、公益型、文化休闲型、支援型等几种类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仍面临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建设等多方面的困难,应优化制度环境、建立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规范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提升非营利组织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