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及其他社会形态文化的一切弊端和缺陷,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养分而不断创新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代表了当今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基本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一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交织、共存共荣的历史。没有物质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没  相似文献   

3.
文化建设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时代特征。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4.
张素蓉 《求索》2012,(10):214-216
以中国、印度、埃及等为发祥地的古代东方农业文明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开端,它们各自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秉承诸多共同的基本文明特质。以欧洲为主体的西方农业文明,因与两河流域农业文化、苏美尔为源头的商品文化以及欧亚干旱地区的游牧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所以,西方农业文明是一种集原始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商品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次生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欧洲经历科学、商业和消费三大革命,农业文明最终发生向工业文明的历史嬗变,实现了向人类更高文明的历史转型。中华文明业已形成稳定的"自组织"系统,这种独特的文明模式不仅在人类历史上存有价值,必将在未来仍发光芒。充分重视并研究东西方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与经验,有益于开创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黄筱娜 《桂海论丛》2005,21(2):89-9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文化的进步程度决定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妇女是家庭的主要维系者和建设者,对家庭文化建设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家庭文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广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禹芳琴 《求索》2010,(6):56-58
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其知识与意义系统,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的。货币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外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所引导的社会文化主导精神观念的转变,实现人类的社会化,导致现代生活的客观化,促进个体发展的自由化。货币以其价值的中立性,成为人们生活意义的最终调节者,成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在金钱尺度因素的作用下,现代社会衍生出经济功利的文化意识,这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有着某种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7.
子荷 《中国减灾》2022,(6):14-19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康社会不只是一连串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改革方案,在更深的层面上,它还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一种文化诉求和价值取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传统文明和世界当代文明的结合点上,对当代中国的一种价值整合和文化重塑."小康文明"最基本的价值特征是倡导富裕,倡导务实,倡导和谐,倡导民本;最基本的文化意义则是它的民族凝聚力,文明整合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充实和展示.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新企业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有关人性的假设是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理论的认识基础。"以人为本"是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在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国际社会责任运动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建设、功能发挥和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坚持责任-盈利一致性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和重建企业评价体系是建设以社会责任为基点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明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机系统。文化的结构对应着文明的结构 :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也有其内在结构 ,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子系统之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 ,既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又是“三个代表”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中介。“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任务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目标 ,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旸 《理论月刊》2012,(6):144-14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由家庭的文化生活而产生的、在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家庭及其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类生活方式,内含了人的价值目标和生活方式.当今世界,人类已经步人到生态文明的全新发展阶段,这迫切要求人类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也有自己的特质,表现出批判性和超前性,它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前进的方向,对主流文化起着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因此,在这方面,它理应走在前面.本文试图借用学者佘正荣教授所提出的生态文化教养这一概念来为校园文化建构注入一些新鲜的元素,以滋养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入”,让他们具备生态文明时代所要求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继传承传统文化之后在"西学东渐"嬗变的过程中,其"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开放包容和引领社会文化"为最基本的时代特征;其彰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交互的教学文化、厚重浓郁的文化氛围反映当代校园文化、大学育人的真正含义。然而单一的专业化教育模式的缺陷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面临着时代挑战。因此,转变观念、开创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文化,文理交融、开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内容,注重实践、开展适应大学生个性特点的科技创新,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网络和环境等是实现大学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是历史过程的沉淀。先进文化相对落后文化而言,是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  相似文献   

17.
詹荣海 《前沿》2011,(21):163-165
生态文化体现着人类对自身与生存环境互动关系的认知,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基本价值观。生态文化自觉在传统的道德觉悟、道德重建层面研究基础上,将生态文化建设拓展到人类价值的考量领域,是对生态文明时代精神价值研究的整体创新。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为生态文化自觉提供了新的探析路径,它在新的视域下实现了本体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认识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进步与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戈 《理论月刊》2007,1(3):26-28
人类的文化逻辑地包含着道德文化。道德是文化的灵魂,是文明与和谐的核心,人类的文明与和谐就体现在道德的进步中。建设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就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努力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尼采对大小传统颠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吉省 《前沿》2005,2(7):229-233
刘小枫对尼采微言大义的破解,将政治哲学的研究摆在文化研究的背景之下,从而透视文学现象,所谓大、小传统,实质上都是西方文明社会主流文化内核的层面;大、小传统的生成和冲撞,形成了西方文明社会文学史上流派更迭、思潮相继的基本发展模式,贯穿着辩证的思想和批判的精神。其内在反思批判的结果则是上帝的死亡。而现代派文学则表现了神话和上帝的源流的湮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