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晶 《党史纵横》2012,(6):57+56-57,56
唐聚五,原名唐福隆,字甲洲,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六期。入伍后,历任东北军第二十七师排长、连长等职,他颇受张学良的赏识,也是张学良的“心腹”。1929年秋,唐聚五被调升为辽宁陆军步兵第一团副团长,驻防凤凰城。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的野心日益膨胀。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情报机关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日伪方面。党组织经过精挑细选,委派袁殊打入日伪阵营。在党的领导下,袁殊凭借出色才智与敌巧妙周旋,在日伪心脏开展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情报战。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有功人员 无疑,潘汉年这一决策,是得到上级严格审查、反复研究并批准的。其时,他已经将关露从此76号调出,亲自与李士群打交道,成功地从李士群口中获得日伪多次清乡的情报。 事实证明,没有潘汉年这样有身份的重量级人物出场,获得的情报有时便失去份量。但袁殊却有些猝不及防。  相似文献   

4.
1942年春。 一天,新四军二师铁路便衣大队一中队召开紧急会议,教导员植品三向大家传达大队部的命令。尽快除掉周来恒这个坏蛋。 提起周来恒,在座的无人不知,并早已对其恨得牙根发痒。周来恒是嘉山县自来桥镇人,他逃到津浦线上的管店镇火车站附近,投靠日伪,勾结反动帮会,破坏抗日,指使他的干儿子和徒子徒孙到处搜集我新四军情报送给日本鬼子;还常给鬼子带路下乡扫荡,危害四方。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邯郸县出了一名开明士绅,他受共产党的委托,出任伪商务会副会长达七年之久。在日伪严密统治下的邯郸城里,他利用特殊身份,联络敌伪上层人士,掩护我敌工人员,营救我被捕同志,搜集敌伪重要情报,为我党敌后抗战做了许务有益的工作。这位士绅就是邯郸县堤南堡村杨真卿先生。 杨真卿先生生于1887年,青年时期曾任易县、延庆县县长,因不与贫官污吏为伍,故不  相似文献   

6.
<正>1984年因工致残后,他被分配到"万人坑"工作,一干就是30年。他以馆为家,修水池,建尸骨房,为尸骨注射防腐剂……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深刻含义。去年8月,他荣获了"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称号。他叫刘鹏远,现任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又名北票台吉"万人坑")馆长。用青春守护沉重的历史遗产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是一处见证了屈辱和欺凌、写满  相似文献   

7.
正导语:1934年秋,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危急时刻,一份绝密情报送到了江西瑞金。这份情报促使党的临时中央迅速作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险境,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这份关乎大局、挽救了红军的绝密情报究竟写了什么,又是谁在危急时刻将情报送到苏区?  相似文献   

8.
千里寻党     
1940年8月,伪哈尔滨地方法院的王金铠、邵天任、章铁炎3名法官失踪,引起日伪当局的震惊。3位法官为何失踪?原来,1939年冬,王金铠(1917—1951),由伪满名牌大学——新京法政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伪哈尔滨地方法院任见习法官,不久升任为法官。 目睹日伪统治者整天在拷打、审讯众多的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  相似文献   

9.
怀念李达     
《湘潮》1990,(12)
今年是李达诞辰100周年。他的人品、他的学问、他的事业、他的贡献,党和人民及各位专家学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非常感谢!我和李达自1940年共同生活以来,一起在家乡度过了日伪时期的沦亡生活,在湖南大学熬过丁黎明前的黑暗,享受了解放胜利的喜悦,在武汉大学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13年。在近30年的共同生活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人民革命事业的热情和追求,对传播马列主义的赤诚,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和关心。从1940年起,李达失业居家,我们生活很艰难。1940年零陵沦陷,日本人追捕李达,我们只好逃难,躲到永江河胡家洞大马槽、牒楼口等地方。在逃难路上,我们遭遇土匪,粮食、衣服、被褥被抢劫一空,他辛勤写作的手稿也失落了。不久日伪成立了维持会,  相似文献   

10.
正他虽然衣衫褴褛,靠吃树皮、饮雪水维持生命,却屡建抗日奇功,打得日伪闻风丧胆,被民众誉为"镜泊英雄",令日伪惊为"满洲之虎";他创造的战例,是东北抗日联军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又被收录在日本《关于满洲用兵观察》一书中的战例;他遭日军杀害后,被割下头颅,用福尔马林浸泡,秘密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直到73年后才身首合葬……他,就是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战  相似文献   

11.
一个忠心耿耿的革命者,突然遭到上级怀疑,对他不利的情报来自国民党特务机关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他将面临怎样的命运?红岩的政治审查将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12.
梅兰芳是中国杰出的京剧表演大师.解放前他是誉满京华的"四大名旦"之首,特别是全国解放以后,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与他在国际国内的影响,都是任何当代艺术家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梅兰芳在日伪统治时期为了不给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登台唱戏,他长期隐居在上海,蓄胡明志,百般回避日本人对他施展的金钱利禄的诱惑,宁死不肯为日伪演的高尚戏德时至今天仍让人们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郭琦 《党史文苑》2009,(9):51-52
战斗英雄徐佳标系江苏省灌云县人,生前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部特务团七连五班班长,模范共产党员。1945年9月6日,在攻打日伪占领的淮阴城战斗中,他第一个把红旗捕到敌人的城墙上,在双腿被打断后,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眼,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左钦彝的一生是曲折复杂的一生。他当过寨主,做过日伪维持会会长,后来又弃暗投明,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掩护南下支队,担任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师师长,1947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15.
正1934年秋,由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就在蒋介石决定最后"剿灭"红军的危急时刻,一份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送到了江西瑞金,促使党中央迅速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策,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险境,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这份关乎大局的绝密情报究竟写了什么,而又是谁在危急时刻将情报送到苏区,挽救了红军?  相似文献   

16.
小金子,抗日英雄王凤阁之子,通化市人,牺牲时年仅五岁.“九一八”事变后,王凤阁在通化东部红土崖组织伐木工人成立了抗日武装,1932年4月被改编为辽宁民众自卫军,任第十九路军司令.他率部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浴血抵抗.并在大罗圈沟和挠头、果松川、老岭一带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伪军展开了长期抗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反动势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7.
潘汉年是中国共产党内具有传奇色彩的情报特工人员。从1931年起,潘汉年转入对敌斗争的隐蔽战线,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情报生涯。在此期间,他先后在中央特科、中  相似文献   

18.
张旭东,原名张魁元,1918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阳城县大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胆略超群,智斗日伪,演绎出了一幕幕传奇式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墨非 《党史纵横》2013,(7):46-48
在庄严肃穆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里,埋葬着一位山东籍的革命烈士,他的名字叫"卢志英"。1925年,卢志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在2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卢志英为党提供了许多重大情报,最精彩的是他和项与年等人配合获取了蒋介石对苏区第五次围剿的"铁桶计划",使红军主力避免了灭顶之灾,受到  相似文献   

20.
寿宴除害     
1943年那个时候,在津浦铁路南段张八岭车站一带,有一个日伪汉奸张汉西。他个头矮小、肥头大耳,平素游手好闲,横行乡里,当地老百姓对他痛恨之极,送他一个外号叫“张牙鬼”。日军侵占这里以后,“张牙鬼”卖身投靠了日本鬼子,当上了伪军小队长。凭借主子的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