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4,(9)
<正>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名利,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该经常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名利观,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才能过好"名利关",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惑,守住底线,保持本色。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追求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利。能否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自觉做到弃不实之名、远不洁之利,是考察和衡量党员干部为政之德的试金石。时下,有些领导干部想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0,(9):62-62
<正>亲情再深也应有度,家庭利益、亲人利益再高,也决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屏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廉洁自律,其对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态度就是试金石。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利用职务上的便  相似文献   

3.
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领导干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高校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问题,强调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奉献观、服务观和大局观。  相似文献   

4.
漫谈义和利     
中国自古重义,义者,社会、天下之大利,之大德,之大理。自古也有人追利,利者,个人私利也,也指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观、价值观都在变,义利观也在变。 孔繁森——原西藏阿里地委书记。他勤政为民,无私奉献,因公殉职,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评价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人民的好公仆。他死得重于泰山。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5,(6)
<正>李荒99年的人生道路、80年的革命生涯,让人看到一位高级领导干部的成长之路、追求之路,读到一位老共产党人的信念之歌、忠诚之歌。无论哪个年代,无论什么岗位,无论顺境逆境,李荒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表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心有所向,行有所动;心有所守,行为世范。纵观李荒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用"严"字正身,以"实"字处事。而"严"和"实"是共产党人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李荒的"严",表现在他从严律己,讲政治规矩,  相似文献   

6.
"名利"与"民利",虽一字之差,内涵却相差甚远。讲"名利"者为己,讲"民利"者为民。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名利"观念要淡,"民利"意识要浓。这一要求对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门理应带头落实,组工干部理应带头践行,自觉做到"敬""净""静"。一、"敬"修品德,筑政治之魂,心中常怀"五敬"。一是敬忠于党。始终做到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组织,强化政治自觉,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坚决维护组织权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无条件服  相似文献   

8.
正1984年,陈云在80虚岁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幅题词:"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这是他在耄耋之年对自己一生奋斗历程的一种总结,也是对党内同志的谆谆教诲。题词表达了对"个人名利"和"党的事业"两种不同视角的鲜明态度。在陈云看来,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曾说:"一切服从组织和愿意将自己全部贡献给党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的人,才能成为共产党员。"为此,共产党人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革命战争年代不畏艰难困苦,甚至不怕铁窗、杀头;和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翻阅《旗帜》读本,一组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亲民形象,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爱民画面,一句句真心为民服务的至理名言,跃然纸面,着实让人感动。组工干部要以《旗帜》中优秀人物的崇高精神为引领,学在深处、照在细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坚定做"四有"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做"心中有党"的干部。心中有党才能对党忠诚。《旗帜》中讲述的焦裕禄、杨善洲、李林森等16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他们身处何境,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不断  相似文献   

11.
李洪民 《学习论坛》2004,20(7):75-77
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名利观.  相似文献   

12.
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 古往今来,大凡学问家都是淡泊名利的。他们对个人的名利常常采取漠然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上。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实践党的宗旨的需要,也是抵制腐败的第一道关口。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各类利益间的关系,真正做到正确使用权力。  相似文献   

15.
待人民重如山○国家森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尽管职务有高低,工作有不同,但都应做到视名利淡如水,待人民重如山。待人民重如山,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职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意味着吃苦、吃亏、奉献甚...  相似文献   

16.
<正>"三严三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作为区县委书记,要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自觉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立志修身之本,争做对党忠诚的模范。对  相似文献   

17.
所谓公信力,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度。对领导干部而言,公信力是个大问题。公信力不仅体现在“红头文件”里,更体现在社情民意中。对每个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工作态度、能力高低,人民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能称出干部水平的“斤两”,也能称出干部公信力的“斤两”。如果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缺少公信力,就必然会失去群众的拥护。提高公信力,关键是“公”字当头。要看淡、看小以至摒弃个人或“小圈子”的利益,做到立言公道、处事公正、为人公平。立言公道,就是说不分尊卑高下、白领蓝领,一视同仁。当下紧要的是把立言的…  相似文献   

18.
一要正确对待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宗旨校正个人追求,正确对待名利。作为一名企业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地以服务社会、服务客户、服务职工群众为荣。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真正看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第一追求,人民群众的呼声才是第一信号;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甚至个人的利益乱打“招呼”:有的干预干部的选拔、任用;有的过问干部的调配、升迁;有的插手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或介绍基建工程承包人,或帮助推销商品,或充当皮包公司担保人;有的插足侦查工作,干扰正常司法工作,等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打“招呼”,甚至乱打“招呼”,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私心杂念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作谋取个人私利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二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够健全,上级疏于监督下级,同级不愿监督同级,下级不敢监…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并以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推进改造客观世界。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应对面临的挑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要着力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理想观、地位观、权力观、事业观。(一)利益观。在以利益为动力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利益这是必然的趋势,在以经济成份多元化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利益的多元化也是必然的趋势。共产党人能否追求利益,共产党内能否提倡利益多元化,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共产党人当然也有个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