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呈现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微信"的产生,一方面使得人们的日常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与频繁;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信,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节奏也悄然发生变化。随之产生的便是"微交往"这一全新的概念,而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正>"微信"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能够进行即时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最热门的新型社交媒介之一。截至2015年8月,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6亿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用户群体的即时通信软件。2014年,"微信"更是借助"微信红包"应用火了一把。羊年春节,"微信红包"以火爆的势头成为新年里最受欢迎的"新节目",抢红包游戏甚至引领了手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信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半结构访谈以及参与型观察等方法,对微信朋友圈上的信息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帖主要以"我型我秀"为主、以点名游戏为辅。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形成这两种类型有四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24)
正如今,微信的使用已经超出了亲密关系互动交往的层面,纯粹地评价微信社交的"有用"和"无用"不客观,人们有必要认识到,社交社会化的媒体只是帮助媒体使用者和这个世界建立了某种联系。微信自推出以来,正如其产品定位宣称的那样,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它的使用者。用户手机中的微信联系人从最初的亲人、朋友、同事,扩展到仅有一面之缘的所谓"好友",一些商  相似文献   

5.
微信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微信给人们日常生活及通信联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微信犯罪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不仅影响了人与人之间借助微信的正常交流,还严重地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微信犯罪有"摇一摇"诈骗、"朋友圈"代购伪劣商品、微信赌博等各类型犯罪,微信犯罪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手段隐蔽性强、犯罪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合理的防范对策: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加大对微信的监管力度;加大打击微信犯罪力度。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以来,浙江省海宁市各镇、街道人大和人大代表在监督助推"五水共治"工作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把监督工作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提高了监督、反馈、解决问题的效率,进一步助推"五水共治"工作取得实效。马桥街道人大:创新治水网络监督"微平台"马桥街道区域内共有139条河道,街道将其分为六大流域,实行分流域治水。去年2月,马桥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治水网络监督"微平台",以流域为单位开通"微信群",如麻泾港流域的"美丽麻泾"、平阳堰港流域的"水清平阳"等。这些微信群由六大流域的"大河长"担任微信群主,所有支浜河长、属地村书记和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全部加入各个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即时反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给全球的政治、经济等都带来了技术性的革命,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微博和微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的创立使公安工作的开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对"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以及"公安微电影"的主要功能及意义进行分析,并试图针对利用"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以及"公安微电影"指导公安工作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推进信息化时代公安工作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8.
警务微信在社区警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信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社交工具,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社区警务工作中,警务微信搭建起了一座无形的警民沟通的的桥梁。警务微信应用于社区警务工作,既充分利用了微信的作用,又符合社区警务的特殊性,实现了便捷高效的警民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警务微信的应用通过构建社区警务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不同受众群体的微信群和加强社区民警使用微信的能力三条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许敏 《公安教育》2014,(9):16-21
正一、引言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高效。我们的生活被"微"化,世界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微时代",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营销等微事物的兴起,人们的阅读和学习生活的习惯在逐步微化,基于"碎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0.
郑怡文  白云晖 《前沿》2013,(16):165-166
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人类持续增长的网络社交需求,是推动网络社交方式不断丰富和社交工具不断更新的动力和基础。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微信无处不在,上班路上、等车途中、临睡之前等,随时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手机在玩微信。本文结合生态学与传播学的知识,从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位等几个角度,分析微信的生存状态和成长过程,探索微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微信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和交流方式,有着工具化、智能化、拟人化的多种属性功能,从产品开发出来,经过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上使用人数众多且必不可少的应用程序之一。根据腾讯公司官网的介绍: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超过九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1)然而,微信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交换的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4)
微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交往工具,具有立体的沟通形式、多元的社交方式和一些特色功能,具有即时性、精准性、私密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渠道。我们应发挥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创新沟通机制实现"微交流",打造新渠道拓展"微阵地",整合资源实现"微合力"。  相似文献   

13.
正龙井市安民人大代表团灵活运用新媒体,于日前开通了"人大代表之家(安民代表团)"微信群。经了解,安民代表团共有市人大代表33名,分为安民、天图、河西等三个代表小组。微信群建立后市人大代表通过实名方式加入群,这为小组的交流、融合、沟通和联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代表团通过及时在微信群发布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信息,加强  相似文献   

14.
面对功能愈益丰富的微信技术,需要借助于一种历史比较的视野,洞察纷繁复杂和习以为常的日常表象。在斯宾塞的社会作为超有机体和不断分叉的隐喻中,微信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整合技术。在此意义上,社会愈是细密分化,微信的整合功能愈显强大。作为一种"超级-应用",微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身体外的器官。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生活形式的转变,而且也表征和助推了整个社会的文化转型——一种对个体、技术和理性的极其推崇的现代性意识。微信技术还创设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舞台或剧场,一种实与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超越时空的文化空间。尽管如此,微信文化只是某一群体文化的一个局部或亚型,它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正>一、舆情介绍(一)事件背景2018年4月10日,某市某公安分局一交通辅警辅助执法视频在"当地新闻365交流群"微信群里被传出,传出者在微信群中表明"求曝光"。当日下午17时许,该视频开始在新浪微博以及各类微信群里被大量传播,次日19时许,该视频开始在麻辣论坛、游鸽网、xx大事件等自媒体上大量转播。有关部门舆  相似文献   

16.
腾讯公司用微信"摇一摇"推送红包的营销方式给政府营销开启了一条倚重新媒体的新思路,但政府营销并不能完全套用微信送红包的方式给民众发福利。  相似文献   

17.
微信是一款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交流方式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通讯工具.本文以微信在校园环境内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学院面临的问题,详细分析微信在学院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并通过案例来展示其可能的典型应用场景,最后对其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6,(6)
正"微信政务群,是政府在政务办公移动互联网化浪潮中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获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也是腾讯创建、运营微信开放平台的初衷。"腾讯官方表示,愿继续与三亚开展政务民生相关服务的合作,更好更快地方便百姓办事。2015年12月25日,三亚召开工作微信群年会,首创以年会的形式,总结、交流三亚微信工作群的运作经验,探讨、学习专业的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公共  相似文献   

19.
<正>"手指一点就可以了,基层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是方便!"2016年12月20日中午,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上圩村党支书杜成光忙完农活,掏出手机点开河池市"先锋微远"微信平台上的掌上课堂,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资料。手机上的统计显示,在线学习过这两个专题的党员数逾8万人。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河池市找准学习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点,通过手机微信搭建方式灵活且覆盖面的学习、交流、考评、提升平台,向广大党员传播"两学一做"基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媒体、干部群众关于微信工作群的热议不断,褒贬不一,《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官媒也多次就微信工作群乱象刊文。毋庸置疑,微信工作群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已成为各行各业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一种常态化工作方式,这种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的"指尖办公"快速便捷,节约办公成本,值得肯定。但凡新生事物,总是利弊共存。从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