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凶杀案尸体检验中,根据损伤形成的分析是推断致伤物(凶器)的一个有效方法,绝大部分能够区分是钝器伤、锐器伤或是火器伤,但有少部分损伤(除火器伤外)较难推断致伤物。本文通过3例杀人案尸体损伤检验,及其对损伤特征的分析,探讨致伤物在致伤体上的非典型钝、锐器损伤特征,现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郭某,男,54岁;某四合院居民,因多年邻里纠纷矛盾较深,一日再次发生争吵并欧斗,被他人顺手拿起一把尖头铁锹砍在头部致死。尸体检验:郭某头左顶部至左额部有一12cm头皮裂伤,创缘整齐,创角锐,创壁平整,创腔内无组织间桥,创口周围无挫伤带,裂伤处…  相似文献   

2.
在法医学伤害案件中,头部常是主要的打击目标。在我国,致伤物以钝器最为常见,钝器中以棍棒和锤类为多见。钝器外力作用于头部,轻则造成头皮软组织的损伤,重则造成颅骨损伤、颅内出血及脑挫裂创等。由于颅骨不易受尸体腐败的影响,能将暴力所致的伤痕较长期保留下来,因此,在头部损伤案件中,对颅骨损伤的鉴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法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课题以两个分题:(1)颅骨钝器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2)颅骨钝器损伤的形态学研究,从生物力学和形态学方面进行以人颅骨为材料、以铁棍和铁锤为致伤物的实验性研究,重点探讨头颅在外力的打击下打击冲量作用的变化以及与损伤形态的关系,以丰富法医学的理论基础并供法医工作实践之参考。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案例1某年2月3日,本市一青年男子被杀害后抛尸于池塘内。尸体检验发现:胸骨处有4处半月形、新月形皮下出血,其弧形边缘比较清楚;右季肋部第6肋间有1处类圆形皮下出血,弧形边缘也比较清楚;在右上腹部肋弓第7肋缘有一长圆形皮下出血,其形状完整,圆形中间偏上侧有一苍白区,皮下出血边缘界限明显,其长径为2.8cm,短径为2.5cm。分析该处损伤为中空性皮下出血(照片1),根据其形态特征,推断致伤工具为直径2.5~2.8cm的锤类工具。后证实为锤击面直径2.8cm的奶头铁锤。案例2某年4月2日,一年青女子被他人杀害在公路边。尸体检验发现:右上臂中外…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2006年7月3日8时许,何某(男,48岁)到派出所称其女友死亡,要求销户。经询问,何某称早上5时回家,发现女友王某(女,43岁)躺在床上呼之不应,120医生出诊宣布死亡。派出所因无明确死因,要求进行尸体检验。尸体检验死者衣着整齐完整。头面部未见异常,上下唇及牙齿未见损伤,颈、胸、腹、背部未见损伤。阴道内堵塞大量卫生巾,闻及烧焦气味。右手大拇指指腹见3处大小均为1cm×0.5cm的烫伤水泡,左手大鱼际肌见0.8cm×0.5cmⅠ°皮肤烫伤。右大腿前侧见2cm×1cm皮肤挫伤,右小腿前侧见2cm×1.5cm皮肤挫伤。左大腿根部内侧见3处分别为3cm×1cm、2…  相似文献   

5.
1案例简介案例1 2003年3月20日16时许,王某酒后驾驶两轮摩托车在超越前方杜某驾驶的拉木材的三轮杠内手臂被别断,相应位置三菱车防撞杠内小圆柱杠向后弯曲。2讨论以上2例只是在交通事故损伤检验中,损伤特征比较明显的2例,在较多的交通事故损伤检验中,只要仔细检验,有很多能够发现致伤的形态特征,如特殊的轮胎花纹印痕,灯廓印痕。能够通过致伤痕的长度、宽度,距地高度以及致伤方向推断肇事车的车型,车载重情况及行驶方向,为案件侦查指引方向。特殊损伤认定致伤物及肇事车2例@尚文敏$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区分局交警大队!024005损伤认定;;致伤物;;…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王某,女,20岁。某日夜间和朋友吃饭后男友送其回家,后与家属失去联系,其男友失踪。次日,家属于死者轿车后备箱中发现其尸体。轿车停于自家楼下,外观无明显异常。尸体侧卧于后备箱中,无包裹物及捆绑物。后备箱中未检见血迹,未发现有抓挠和蹬踹的痕迹及其他可疑物证。1.2法医学检验尸体检验死者颜面部青紫,睑结膜见点状出血,左耳垂后部见条状擦伤,颈前部皮肤见淡红色改  相似文献   

7.
法医检验野外尸体,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是判断死亡方式。尸体有损伤存在时,结合现场情况分析损伤形成机理及过程,是判断死亡方式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文报道一例野外头部损伤尸体的检验与分析,初步探讨此类尸体死亡方式判断的一般方法。1案例资料2004年9月17日下午,在某公路路基斜坡上发现一男尸。公路南北向,北接一在建的跨河桥,桥面尚未贯通。尸体距桥南端250m,位于路东侧路基斜坡的沟内,头下脚上,左侧卧位。路基沟为雨水冲刷后形成,沟底及两侧均为松软黄土。尸体所在部位及其附近路面未发现血迹,其黄土及可疑碎石经联苯胺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45岁,某日被人发现神志不清20 min余送医就诊,经抢救无效于当日宣布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女性尸体,长期冰冻1~2年改变,尸长156 cm,略胖,衣着完整,发育良好。除医源性损伤外,未检见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征象,心血及胃内容物中未检出常见毒(药)物成分。尸体解剖:心包无积液,心脏解剖位,质量358 g,表面光滑,各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左心室壁厚1.4 cm,  相似文献   

9.
1简要案情2000年3月1日下午2时许,我市胡乐镇一农民在挖地时挖出一具尸体,即报案。经现场勘查及尸体初步检验认定为一起杀人分尸案。尸体分割为头、躯干、骨盆和下肢三大块,分别用两个麻袋包装,放在一个洞穴内,重叠堆放。尸体呈尸蜡化。经检验分析认为:死者为不知名女性,年龄推断为45岁左右;确定了一些个体特征;死亡时间为二年以上;死因系遭受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致伤工具系棍棒类;分尸工具系菜刀类。为确定尸源,首先围绕全市几年来失踪妇女逐一排查,但没有进展;后我们借助X线片进行比对,从而确定了尸源,一举破获此案。  相似文献   

10.
命案现场中血痕形态分析与应用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案例资料案例11996年3月某日,受害人左某清晨被人发现死于某火车站围墙内一待用铁轨旁。现场勘查发现,尸体呈仰卧位,头部着地处有较多血迹,与尸体垂直方向15.8m处的铁路之间,可见有多处片状血迹向尸体方向的拖擦痕。铁路道心在15cm×20cm范围内,有散在呈星芒状血迹数10滴(图1),从星芒状形态分析,滴落高度应在1m以上。原地对尸体检验:仅在头部检见多处类圆形损伤,颈部被锐器切割深达颈椎骨,右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被切断;在尸体损伤处可见血痕呈流柱状垂直滴落于地面,形成血泊。经对颈右侧部、头部血痕形状…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件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3年11月20日,某乡一干枯河道内,发现1具尸体。河道南、北侧均有民居,河道内埋尸坑深110cm、长60cm、宽45cm,地面上有废旧衣物。坑内土层下有1具女尸,呈坐姿,头部朝上。尸体外侧口朝下套着一黄色麻袋,袋口两端捆扎有黄色电线。尸体全身赤裸,头部套有一塑料袋。尸体脖子上有1条带有玉佛吊坠玉项链。外围现场  相似文献   

12.
通过38例锄头致颅脑损伤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分析和研究了锄头的致伤规律、损伤特征,提出了锄创的概念,并对致伤物的推断认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49岁,某夜22时许在自家葡萄园中遭他人用高压气枪误射头部,次日13时许,当地群众发现其尸体后立即报警。1.2尸体检验死后约13 h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者口鼻腔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双侧"熊猫眼"形成,额部左侧见一类圆形创口,直径为0.6 cm;胸腹部未见损伤痕迹。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1.1案情某年2月27日13:00许,某区公安分局接到报案称:在该区某家属院3楼室内发现3具尸体,分别为王某、王某的长子和次子。现场勘验发现一把菜刀,刀刃卷曲,焊接铁质刀柄,刀柄头为直径约2.5 cm类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王某,女,26岁,某年3月20日18时被发现死于某楼一房间内。经调查,王生前因自觉身体疲乏无力伴健忘1年余,当月5日在街上碰见朋友余某(女,30岁),并一同来到余的住处(王某死亡现场)。余某自称能医其病,嘱王某平卧,将火罐内放青盐约5g,同时点然一团棉花放入,在腹部拔罐约9h;同时一手按压王某头部、双膝跪压双上肢,用粗1cm的麻绳在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4例在鉴定中存在争议的、关于头部损伤致伤物、致伤方式案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作者对有关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了鉴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就如何避免错误的发生谈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酒瓶伤四例     
酒瓶作为一种致伤物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且有其独特的损伤特点。本文总结作者近两年来实际检验该类损伤的体会,结合四例比较典型的案例,以在实际检案中常见的圆锥形玻璃瓶为致伤物代表,对该类损伤作初步的探讨。案例资料树回杜某,男,22岁。1995年5月酒后争吵并发生殴斗,被人手持完整啤酒瓶击伤头部。检验;左额顶部发际内在6×4.5cm范围内肿胀压痛,头发间有玻璃碎屑。左面部、左耳廓、颈部左侧、左肩部散在二十余处大小不同、方向不一、形态各异的皮肤浅表创伤、擦伤,最大的2.4×0.2cm,最小的0.2×0.1cm…  相似文献   

18.
刘玲  任洪亮  刘希余 《证据科学》2006,13(2):155-157
本文对4例在鉴定中存在争议的、关于头部损伤致伤物、致伤方式案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作者对有关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了鉴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就如何避免错误的发生谈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1材料与方法(1)案情简介。2005年1月19日,某刑侦大队在审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男,42岁)时,其交待:1999年11月某天,王某伙同周某(男,43岁)窜至荆州,以租车拖大米为由,将司机沈某(男,53岁)骗到某地,王、周二人将沈某勒颈、铁块砸头部等手段杀死后,将尸体埋在王某住宅附近的沟内。办案人员到犯罪嫌疑人指认的埋尸处掘土取尸体检材,尸体已高度腐败,只见数块发黑的骨头,但从泥土中筛出了三枚较为完整的指甲,遂将长骨、指甲及沈父、沈妻、沈子的血样送检,做亲缘鉴定。(2)方法:用酚-氯仿有机法提取长骨、指甲的DNA,用Chelex100快速法提取新鲜血样的D…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0年8月某日12时许,某山洞口外100cm处发现男、女尸体各1具,经辨认分别为袁某(男,34岁),李某(女,33岁)。现场勘查见:该洞口高190cm,宽300cm。袁某仰卧,头部据洞东侧壁50cm,头部地面有80cm×45cm血泊,洞壁距地面160cm处30cm×48cm范围内有大量点片状喷溅血迹,双脚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