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据传,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六十三代,历经1900多年,道教在这里也就延续了1900余年。天师府,亦名“太真人府”也叫“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不仅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和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对海外道徒授的宫观。天师府位于龙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清千年古镇,是我国现存的封建王朝大府第之一,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被誉予“道教祖庭”名扬海内外,被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
道教再领风骚李富根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祖庭,江西的龙虎山正在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1994年10月下旬举办的中国龙虎山道教文化活动周期间,斋醮大演、玉皇大帝圣像开光大典、道教科仪法事表演,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60余名...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1日零时,存放在中国道教祖庭龙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嗣汉天师府内的御赐古钟,为新世纪首次鸣响。海内外政要及社会各界人士数千人参与并见证这一盛事。与此同时,由千人签名、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平安符被送往中国道教历史博物馆永久保存。此次活动由江西省鹰潭市海外联谊会主办,嗣汉天师府承办,宗旨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心系祖国、和睦相处、团结奋进、寄望民族复兴的情感。位于鹰潭市上清古镇中央,背靠华山,门临泸溪,依山带水,气势雄伟的嗣汉天师府,为王府式建筑群,是63代天师生活起居和…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7,(10)
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为"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现六年(公元632年),为道教正一派著名道观,历史上江西龙虎山历代嗣汉天师来京都驻跸于此。元末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明代,曾被皇家敕封为"显灵宫",与正阳门外关帝庙朝天宫,朝阳门外东岳庙灵济宫,合称"三宫"。  相似文献   

5.
朱翰朝 《台声》2013,(2):53-53
2012年12月28日,第六描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在中国道教发源地江西鹰潭龙虎山开幕。本届道教文化论坛以“传承、和喈、健康、发展”为主题,内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鹰潭市道教协会和市道教研究中心主办。两岸高道大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共300余人欢聚一堂,畅谈海峡两岸道教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进程,共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火与精深,共谋海峡两岸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道”是中国道教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道教从产生之时就注重对它们的阐述。隋唐时期 ,道教出现向老庄复归的思潮 ,外丹服食屡试不验 ,佛教兴盛 ;宋明时期 ,理学繁荣。这些都为道教理论探讨的转变准备了思想基础 ,也促进了这种转变。作为道教的主要派别 ,自隋唐起 ,天师道徒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顺应三教融合趋势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注意道教哲学理论的提高。本文就此分析了宋以降天师道的几个代表性人物的“心”“道”思想。  相似文献   

7.
张陵五斗米道与西南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张陵创建天师道和张鲁政权 张陵(34—156),东汉时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明帝时(58—75)曾为江州(今重庆市;巴子国都)令。后隐居学道。顺帝时(126—144)偕弟子修道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西,即青青城山东南岗)。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天师道”。《后汉书·刘焉传》:“张鲁祖父陵,顺帝时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在《三国志、张鲁传》里:“符书”作“道书”。显然  相似文献   

8.
早春二月,艳阳高照,驱车青城山,寻幽觅胜。青城山上树木葱茏,层峦叠翠,因山形如城,故称青城。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在山上设坛传教,故而青城山亦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随着旅游升温,"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已成热门。停车古木苍翠的建福富,夜宿清幽风凉的天师洞,攀登妙法庄严的上清官……瞧藏于繁枝密叶间的官观亭阁,看悬于陡壁峭岩的老藤幽兰,望深沟邃壑的青城绿海。幽深、幽雅、幽秘,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感受油然而来。  相似文献   

9.
易水古硯     
易水古硯產於北京西南一百多公里的河北省易縣,自唐代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不僅有文獻記載,還有民間傳說爲證:後唐(九二三——九三六年)時,易縣奚家父子製墨、硯極精,其後代自易縣遷居歙中(今安徽歙縣),仍以製墨、硯爲生,其作品被後唐皇帝所垂青,故賜姓李氏。今易縣所產易水古硯也爲李氏祖輩所傳。  相似文献   

10.
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四七九年)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膶W說自漢代以後成爲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郵電部發行《孔子誕生二千五百四十週年》紀念郵票一套,共兩枚。  相似文献   

11.
道教作为汉民族的本土宗教,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道教宫观作为道教徒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成为道教思想的物化载体,为虚无缥渺、变幻莫测的神仙道学留下了一点现实的踪影。本文粗略勾勒了历代道教宫观分布汉唐道教发展的轨迹。1.天师道宫观。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信仰,与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与神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兴起后,古史仙传中记述的名山五岳之列仙神迹,遂成为道教信仰的重要资源,道教宫观的起源被上溯到黄帝修仙之崆…  相似文献   

12.
郑王庙(又称黎明寺)是纪念泰国第41代君王、华裔民族英雄郑昭(郑信)的。在郑王庙内,供奉着郑昭的坐像和一些中国文物。庙前有一座郑王的骑马雕像。此庙是大城王朝时的古寺,称为“玛喀寺”。据说,1760年,大城王朝遭缅甸封建王朝的侵略,于1767年覆亡。郑昭率兵突围,号召暹罗人民起来抗战,驱逐缅军後顺湄南河而下,经过此寺前,正好是黎明时刻,遂上岸到寺里礼拜。郑昭收复大城,光复河山,暹罗人民拥戴他为暹罗国王。郑王登基后,下令重修此寺并改名为“黎明寺”。关于“黎明寺”的另一个说法,是因其庙内始建於1842年的“拍攀”大佛塔,高达79米,人们…  相似文献   

13.
在中國繪畫史上,肖像畫在漢(前二○六——公元二二○年)、唐(六一八——九○七年)就已流行,元(一二七九——一三六八年)、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以後逐漸走下坡路。到了上世紀末、本世紀的清末,人物畫就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新中國成立後,人物画有了起色,但其中肖像畫的發展却非常緩慢。十年動亂以後,在肖像畫的園地里仍然顯得寂寞,它遠遠比不上山水、花鳥和流行的牧歌式人物畫、仕女畫。當然,說它寂寞,並不等於說沒有人问津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文聯副主席、蘇州市工藝職工大學教師劉振夏,就是孜孜不倦地長期從事中國畫肖  相似文献   

14.
郭傳璋先生是當代中國晝壇上一位著名的山水畫家。他的晝用筆蒼潤古朴,墨色沉着多變;构圖雄偉,意境深遠,使人看後精神振奮,豪邁之氣油然而生。郭先生早年對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作過系統研究,尤其在北宋(九六○——一一二七年)山水晝技法上沉浸了幾十年,有相當深厚的功  相似文献   

15.
突出文化竞争优势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当前道教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新热点。以江西道教名山龙虎山与三清山为例,通过审视两山道教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节日庆典、养生保健、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两地各具特色的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将有助于深化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加速江西道教文化旅游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遠在哥倫布一四九二年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八九十年,即一四○五年,我國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一三七一——一四三五年》曾率領我國船隊遠航。在這以後的二十八年期間,他又先後七次率船隊“下西洋”,遠去東南亞、西亞和東非,對沿途三十幾個國家進行了友好訪問,在世界航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他也因此而聞名於世。今天,鄭  相似文献   

17.
相传明朝正德年(一五○六——一五二一年)间,在山西省洪洞县发生过一个苏三落难逢夫遇救的真实故事。後来,这个故事被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冯梦龙(一五七四——一六四六年)经过艺术加工写成话本,收进了《警世通言》,题为《玉堂春落难逢夫》。京剧《玉堂春》就是根据冯梦龙的这个话本改编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苏三,号玉堂春,是北京名妓,因与礼部尚书王琼的公子王景隆一见倾心,真心相爱,决誓从良。但妓院老鸨儿在把王的钱财榨尽之後,将其驱出,後又设计以千金将苏三卖给了  相似文献   

18.
论过山瑶道教的科仪来源和教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过山瑶道教经书和田野资料 ,认为其道教科仪主要来源于梅山派和闾山派 ,天心派、龙虎山天师派、茅山派等道派对之也有一定的影响。符派道教的教义与过山瑶固有的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分别融合后 ,形成了以瑶族化的成仙信仰和济世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过山瑶道教教义。  相似文献   

19.
楼观访真     
似乎有些意外,周至县的朋友非要我去看看楼观台。于是想想,也就去了。楼观台在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为我国著名道教胜地。春秋末年,思想家老子见周王室衰微,曾免而归沛(今徐州)。周昭王二十一年,又驾青牛板车去周入秦。至函谷关,被关令尹喜迎入楼观本宅,师事问道,老子乃在兹著道德五千言。从此,道教便一直将楼观视为“道之源,仙之祖“,奉为“仙都“和“祖庭“。涉足伊始,我即被老子这位以残年之躯又壮心不已的“西游“壮举所感动。从沛至秦,不说路途遥远,单是那一路的沟沟壑壑风涛云烟也就够这位老人受用了!且社会动乱,人情复杂,试想,若无宏大抱负和远阔胸襟,我看他是决不会冒然出关去历此风险的!  相似文献   

20.
动态扫描     
《台声》2016,(24)
正"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师巡台祈福"活动在台举行11月19日至30日,由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四川省道教协会与台湾高雄道德院联合举办的"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师巡台祈福"活动在台隆重举行。成都青羊宫供奉的道教至高尊神——太上老君,青城山祖天师、江油金光洞中坛元帅——三太子哪吒神像赴台,在岛内全境巡游。江油陈塘关、乾元山金光洞、翠屏山哪吒道观负责人等一行8人护驾哪吒神像赴台巡游,开展民俗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