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添附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所生之物权归属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应分别适用不同制度调整。添附所生新物所有权的归属应适用物权法律制度来调整,其制度设计既要考量法律的效率价值又要考量法律的正义价值。在自然添附的情况下,以价值优先、效率优先为原则确定新物所有权的归属;在人为添附的情况下,以被添附物所有人利益保护为原则确定新物所有权的归属,以实现法律正义。因添附而生之债权债务关系,基于其发生原因不同,适用与之相适应的债权法律制度来调整。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添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添附是物权之所有权取得的方法之一,在理论上有附合、混合、加工三种形态之区分,添附制度在立法上的构建对调整物权法律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基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都有添附规定之考虑,我国亦应当在遵循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设立添附制度,以满足调整物权法律关系之需要。  相似文献   

3.
宗教财产的归属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法律问题,但终归要在法治的轨道上通过对宗教财产归属制度的重构加以解决。宗教财产应当依据不同情形,分别确定归属于宗教法人、国家和私人所有。鉴于宗教财产所有权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建议在民法典中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添附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法,其与侵权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许多情形下,可能只构成添附而不构成侵权。即使既构成添附又构成侵权的情形,添附也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基于物尽其用、增进社会财富的需要,我国物权立法应该规定添附制度。  相似文献   

5.
执行回转制度是我国执行救济中除了执行异议外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制度,对于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执行回转中原受益人应当返还的财产范围以及原受益人和人民法院在执行回转中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应根据具体的条件和情况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小区车库归属问题研究——兼评《物权法(草案)》第76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区车库权利归属问题是开发商、业主及物业管理单位之间的主要纠纷之一.<物权法(草案)>的出台试图结束这一纷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并未完全注意到我国小区车库的权属现状,对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不对等以及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完善欠缺考虑.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小区车库的法律归属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车库进行分类规制显得异常重要.而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也应当成为解决车库纠纷的立法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一物一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一物一权主义的涵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物一权主义应指在一独立物之上仅能设定一个所有权 ,一所有权之客体以一物为限。我国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当按照一物一权主义的要求构建和完善所有权、物、集合物、物的成分及添附等概念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改造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关系,其中房屋作为一项重要的不动产,其归属与利用的确定对城中村村民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重要意义.对城中村改造中的住房必须予以合理的确权.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重视对乡镇法治指标体系研究对于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确定乡镇法治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准确把握乡镇法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确定乡镇法治指标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多个维度来厘定。其中,以主体-行为-程序为视角是内在的单向维度,以理念-制度-技术为视角是外在的多面维度,两者不可或缺,都应当成为确定乡镇法治指标体系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人利益合同作为合同相对性的例外,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现行法关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定并不健全,应当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