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修身立德,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阐释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的论述,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思想外延和内涵的一次系统阐述,对新时代党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缜密的生成逻辑、丰富的内涵要求及深刻的价值意蕴。从生成逻辑来看,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一脉承接,深刻回答了其发生的本源问题;从内涵要求来看,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剖示了新时代“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系列问题,系统阐释了其内涵的延展问题;从价值意蕴来看,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实践与世界意义,完整阐明了其内涵意旨的深刻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政德是指共产党人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秉持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新时代要从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和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的价值维度,这是政德建设的必然逻辑;要辩证分析时代机遇与现实掣肘并存的时空维度,这是政德建设的现实逻辑;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探寻实践路径,这是政德建设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领悟、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论述,对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大德,在对党忠诚上坚守"基点"。明大德是政之方向。明大德,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包含三重内涵,为新时代政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方法。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德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和中华传统“为政以德”的价值理念,论述了政德的内在结构,继而从引导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培养党的执政骨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政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并系统论述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自我修养和组织培育两条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和深厚意蕴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理论深度和严密的逻辑理路,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从历史、价值、文化、目标四个向度出发,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有力彰显其时代性、人民性、前瞻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聚力、引领、凝魂、筑梦的作用,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并用以指导新时代公安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理论建设》2021,37(6):66-7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蕴。结合新时代的思想指引与实践指向,文章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系列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与多维论析,从方法论意义上明晰了其重要价值:为正确评价马克思提供科学的评价观;为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提供全面的认知视角;为正确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清晰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忘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开创了全面发展新局面,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统帅"。完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政德者,为政之德也。没有过硬的政德,就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作为县级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做立政德、修政德的表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政德建设,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深刻理解政德建设的时代意义,坚持把修政德贯穿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政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评价官员的重要标准。政德扭曲是党员干部腐化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关于历史的一系列新观点和精要论述对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需要从需求维度、现实维度及实践维度出发,将习近平历史观深层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厚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意蕴及理论内涵,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耦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就高质量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概念,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立足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跨越和伟大转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阐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工作主线和基本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论述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性的新时代内容,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内涵式的新发展空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新时代价值,正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展开。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对于科学理解、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三个维度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教育的重要论述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成为新时代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根本遵循。从其形成条件看,该重要论述是在我们党深厚历史底蕴的历史基础、科学政党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鲜明问题导向的现实基础之上不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其丰富内涵看,该重要论述从“讲政治”“举旗帜”“守初心”“谋发展”“鼓干劲”的角度阐释了新时代党史教育的强大功能;从其思想特点看,该重要论述在把握党史教育根本要求中贯穿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14.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实干担当意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担当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担当精神,不断增强在实践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思想意识,以实干实效践行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管党治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文化底蕴、历史根基和主体条件,其内容紧扣党内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这两个关键,深入阐明了依规治党的核心要义,同时立足系统性视角,对推进依规治党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进行辩证分析。从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与价值意蕴三个维度研究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列宁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对我国所处的脱贫扶贫历史方位的科学研判;对新时代中国扶贫实践的创新。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哲学思维特征,充分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分析和解决制约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源。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是指导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核心思想,系统归纳总结这一论述所蕴含的理论与实践的时代价值,有利于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深度贫困的根源问题,从而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扶贫攻坚战提供有效遵循。同时,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为构建"如何破解人类贫困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政德建设诠释了党员干部对新时代中国发展问题之思,体现了党的政治主张与现代政治文明所张扬的政治稳定与政治共识的政治价值。新时代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与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思想修养与道德实践,夯实思想根基,培育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实现信仰自觉和底线自律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于新时代的完整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来源。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使命是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论述形成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倡廉思想为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我们党历代中央领导人一脉相承的反腐倡廉思想为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来源;我国以人为本和为吏以廉的优秀文化传统为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论述提供了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倡廉实践和习近平本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从政经历为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论述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吴潜涛  刘函池 《党建》2019,(3):36-37
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当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切实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政德者,为政之德也。没有过硬的政德,就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作为县级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做立政德、修政德的表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政德建设,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深刻理解政德建设的时代意义,坚持把修政德贯穿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政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评价官员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