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横琴新区祉会治理模式创新的原则构想必须符合《横琴开发总体规划》,符合横琴社会发展实际。要以政府管理创新引领横琴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并从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维度进行横琴新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策略设计。横琴新区要借鉴港澳优势制度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社会治理模式,充分体现区域治理的互补性和包容性,以引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2.
广东毗邻港澳,可以学习和借鉴港澳先进的体制,选一些区域对行政和社会体制进行先行先试改革,意义非常重大,珠海市横琴新区是最适宜先行先试的区域。要建设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就必须赋予横琴新区“社会管理特区”的职能,使横琴新区在“试”和“闯”的过程中,稳步创新。横琴新区应实行两级制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福利提供主体应多元化,并探索以“资产为本”的福利提供方式。珠澳两地政府可以在“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下,通过政府合作、司法合作和社会事业统筹三种方式促进两种社会管理体制的对接和融合。  相似文献   

3.
论珠澳联合开发横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海和澳门在横琴开发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可以选择珠澳股份制开发、澳门主导开发、珠澳同城化开发等联合开发横琴模式。珠澳联合开发横琴的战略突破口是:把横琴建设成为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的典范、世界休闲中心、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横琴开发中要更好地发挥澳门作为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作用,澳门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澳门对珠海乃至珠三角西岸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珠澳联合开发横琴的制度创新路径是:构建一种适合珠澳两地发展的制度框架,协调与统一两地的通关、边检制度,实现分线管理的通关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横琴宜居示范区作为珠港澳优质生活圈的核心,要成为与港澳体制相衔接的制度创新先行区,将为粤港澳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试验和提供示范,在共建珠港澳优质生活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打造珠港澳优质生活圈,必须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民生等领域开展跨界规划合作,共同打造珠港澳合作的新型发展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横琴新区跨越式的发展,珠海市必须举全市之力,在推进横琴新区自身制度改革方面要有新措施,通过自身制度改革来创造制度红利让横琴新区分享,进而让珠海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珠海横琴新区被国家列入"一带一路"战略,正式进入自贸时代.为实现横琴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愿景,亟需大批具有高素质、技能型的高职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为此,依据横琴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协同办学、创新办学机制等方面提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途径,发挥高职院校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促进横琴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珠澳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合作成果丰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港澳与珠三角的融合进一步深化,珠江口西岸的核心——珠海将成为与港澳合作新重点的“桥头堡”。《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使横琴新区成为第三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新开发区,对推进珠澳经济一体化进程,培育珠澳国际都会区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珠澳合作发展要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在保持珠海和澳门两地行政管理体制和管辖范围不变的前提下,在《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下,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  相似文献   

8.
根据横琴的政策优势以及横琴和珠海的现状,离岸金融应是横琴金融业的发展重点。可引入港澳战略投资者加快横琴金融岛建设,并通过建立跨境OTC产权交易市场,人民币、港币、澳门币准离岸金融市场,以及面向粤港澳机构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将横琴打造成为辐射珠江口西岸、粤西、广西、云贵乃至泛珠三角的区域性离岸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离岸金融将使内外金融的关联度加深,隔离机制弱化或消失,致使金融风险加大。因此,必须筑牢离岸金融"防火墙",使横琴离岸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服务型政府及服务型政府发展指标的基本参考标准的分析,浅析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依据横琴的优势,提出横琴新型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设想,为横琴新区服务型政府的完善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刊编辑:牛主任您好!横琴的开发问题由来已久,但其发展定位一直未能确定,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使横琴新区站在了新的制高点,请您谈谈横琴新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正式下发,据《批复》显示,国家在珠海横琴发展规划中,从通关制度、口岸管理、税收等多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全面推动横琴建设成为中国内地开放度最高、体制活力最强、创新空间最广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横琴新区开发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实施经济特区政策,从而使横琴新区成为珠海21世纪跨人生态文明发展新时期的战略要点。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是珠海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国务院批准的横琴新区的启动项目,将成为珠海新时代发展的代表作之一,对实施横琴开发和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分析了中山市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机遇,在深入研究分析中山市健康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配套链、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创新协同体系建设等问题后,提出中山健康产业在构建现代健康产业体系方面要打造产业链闭环,在品牌建设方面要以翠亨新区为主阵地,打造国际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在国际化合作方面要加强与港澳资源合作,同时加强健康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健康产业人才梯队,设立健康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争取港澳资金支持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将横琴建设成为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进行制度创新,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创新。构建横琴"粤澳法制融合区"的设想能对其经济、行政与社会管理领域的创新提供确定与保护作用,实现国家赋予横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已批复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列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对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广东省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发展目标:到2015年。吸引集聚10万名左右国际高端人才和现代服务业紧缺急需人才.包括港澳人才在内的高端人才占人才队伍的比重超过10%.人才贡献率接近50%,区域人才发展水平和人才竞争实力达到亚太地区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横琴岛开发走向深入,采取"分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随着粤澳民众交往的频繁与加深必将带来法律冲突。横琴涉澳民事争议困境之解决非实体法本身所能,不妨从程序选择的角度来寻求突破。多元程序解决跨区争议已是共识,而2012年刚生效的《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条例》却忽略了传统调解模式,应以横琴为试点,创新我国民间合作型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7.
粤澳合作不能照搬粤港模式,需要在兼顾粤澳合作现状和澳门的特殊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横琴岛作为粤澳合作的创新实验场,进行粤澳合作通关、金融合作、离岸税制和中医药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区经济实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成文化实力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正成为开发区经营的主导方向。横琴新区的文化是新区吸引力和魅力的灵魂,要从保护横琴新区的传统文化,构建时代文化,培育现代市民,增强人文魅力等方面构筑特色文化新区。  相似文献   

19.
营商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横琴新区成立以来,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深入推进横琴新区营商环境建设,需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深圳前海、上海浦东等地经验,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营商政务环境、营商法治环境、营商基础设施环境、营商金融环境、合作共赢环境和产业集聚环境建设,坚持放管结合,完善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横琴新区经济,使横琴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存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在一定的区域空间探索两种体制相互融合的制度创新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横琴由于其独特的空间地理位置和现实条件是实行国家两种不同体制对接、融合的首选试验区域。因此,横琴的开发应成为国家战略的一步棋,要通过大胆的制度创新,突破目前的行政体制架构和两种不同意识形态造成的制度鸿沟限制,使横琴岛成为“一国两制”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创新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