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6年7月,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的争议多年的新<国籍法>,取消了已存在半个多世纪的在印尼国籍问题上带有族群歧视性的条款.新<国籍法>不仅为包括华人在内的印尼外来族群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而且也为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试从印尼华人民族权利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印尼华文教育多样性发展的可能前景,希冀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关于印尼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对印尼的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对印尼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同印尼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与印尼建立和发展双边合作.这一政策改善和发展了双边关系;有利于维护新加坡的生存与安全;促进了新加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合作、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2年印尼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其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第16位,但从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数、经济自由指数和繁荣指数来看,印尼的经济依然面临着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竞争力弱等问题。2012年,印尼的政治和安全形势相对平静,但腐败问题、民族和教派冲突仍威胁着印尼的安全和稳定。随着2014年大选的临近,2013年印尼的经济与政治将以赢得大选为主题,为获取选民支持而采取一些短期行为应是关注的重点。2013年印尼外交将围绕着担任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和确保东盟的团结而展开。整体而言,近年来印尼的高速发展并没有消除制约印尼发展的因素,印尼的发展仍待突破。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印尼是东南亚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印尼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引擎之一。但印尼出现的"逆工业化"现象已开始影响其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印尼政府推出新的振兴制造业措施,开启制造业结构调整进程,力争在2025年前将印尼建成世界工业强国之一。尽管高成本经济严重制约印尼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但综合来看印尼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印尼是东南亚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印尼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引擎之一。但印尼出现的"逆工业化"现象已开始影响其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印尼政府推出新的振兴制造业措施,开启制造业结构调整进程,力争在2025年前将印尼建成世界工业强国之一。尽管高成本经济严重制约印尼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但综合来看印尼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印尼经济发展与消除社会贫富差距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尼经济发展与消除社会贫富差距的措施温北炎印尼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出现了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印尼政府积极采取对策与措施,来消除社会贫富差距。一、印尼经济建...  相似文献   

7.
印尼经济1998年回顾及1999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印尼国内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使得印尼成为受1997 年金融危机危害最深、受害时间最长的国家。1998 年印尼经济衰退到最低点,经济增长为- 15 % ,1999 年的经济增长估计仍为负数。可以肯定:印尼将是这场危机中经济恢复最慢的国家。这是因为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印尼经济的恢复。但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建立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北炎 《东南亚研究》2007,(1):35-38,50
2005年中国与印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两国关系新的里程碑.自此,两国关系打开了新的一页,向全方位、多层次和多渠道方向发展,但经贸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两国的重点,中国将加强对印尼的直接投资.当前两国关系还存在一些障碍,印尼国内还存在排华因素,须要努力防止排华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986年以来,为搞好经济结构的调整,印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非官方化”和“私营化”政策,目的是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贸易,活跃国内市场,更多吸收投资,刺激经济的发展。在1991年印尼政府制定一系列新政策中,对印尼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下列10项:一、关于金融问题的政策。即1991年2月28日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是印尼大选年,先后进行了国会大选和总统大选,并顺利实现两届政府权力的有序平稳交接,开启了"平民总统"领导的新时代。尽管印尼政局存在激烈的竞争和角逐,但整体上仍保持稳定。受世界经济的影响,2014年印尼国内经济步履蹒跚,增速下降,GDP创5年来最低增长率。外交上,印尼积极参与东盟地区和国际事务,利用多边舞台展现了其积极灵活的外交风格,同时新政府提出了发展海洋外交的口号。展望2015年,印尼政局会继续保持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向好发展,外交上也更加积极有为,向着海洋强国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既是印尼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印尼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对于中国来说,印尼不是主要的贸易伙伴,只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从中印尼两国贸易商品结构分析的结论看,印尼可以在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方面加大对中国的出口,而中国可以在制成品方面加大对印尼的出口。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指数表明两国在技术条件、要素禀赋、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本属于垂直型产业间贸易,具有较为广阔的贸易发展空间。当前中国与印尼的贸易正面临着一些障碍与困境:印尼频繁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立案,中国与印尼之间的传统能源贸易也面临不可持续的困境。鉴于以上各种原因,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印尼,来提升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橡胶生产、出口国之一,目前其橡胶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泰国.虽然橡胶的生产与出口一直是印尼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印尼橡胶种植业战后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本文主要探讨20世纪50年代印尼橡胶产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希望以此个案展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Sophal Ear 《Asian Security》2013,9(2):164-187
Abstract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s) po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reats. What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stand in the way of setting up EID Surveillance infrastructure? Are there general principles that might guide engagement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support such infrastructure? Using the US Naval Area Medical Research Unit 2 as a common denominator, this study compares barriers to EID surveillance in Cambodia and Indonesia and presents key factors that constrain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s. As extensive interviews revealed, low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re the main impediments to building EID surveillance infrastructure and are perhaps beyond the scope of health and scientific agencies at this point. Ultimately, political economy matters and promoting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is a critical first step in mitigating negative outcomes.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Numer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is bad for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Indonesia's rapid growth during the 1970s and 1980s seems remarkable. Why was Indonesia able to grow strongly and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its experience for other resource abundant countries? I argue that its rapid growth was not simply a matter of policy elites making rational economic policy choices, but rather reflected two more fundamental factors: (i) the political victory of counter-revolutionary social forces over radical nationalist and communist social forces in Indonesia during the 1960s; and (ii) the country's strategic Cold War location and proximity to Japan. Accordingly, the main implication of its experience is that improve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resource abundant countries requires shifts in structures of power and interest and the emergence of exter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相似文献   

15.
Indonesia has been severely hurt by the recent economic crisis, which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social tensions. For a sustainable long-term recovery, it is essential that Indonesia attracts FDI inflows, and manages to achieve a reasonably equal spatial development. FDI is important since other capital funds are scarce and an equal spatial development is important to avoid social tensions. However, there is a possibl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DI and 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since FDI tends to locate in cluste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DI and an even spatial development in Indonesia, and offer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a sustainable long-term recovery.  相似文献   

16.
印尼与马来西亚是同文同种并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国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2004年是两国的大选年,大选后马来西亚巴达维政权稳固发展,印尼苏西洛新政府加大反贪反恐和重建经济的力度,两国将步入稳定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任佳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56-65,150,151
《萨格尔马拉国家远景规划》于2015年5月25日被印度联合内阁批准通过,并于2016年4月在孟买首届"海事印度峰会上发布。这一规划是印度中长期发展战略,也是印度海运部的旗舰项目,其核心是"港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主要确定了四大支柱,即港口现代化、港口互联互通、港口导向工业化、沿海社区发展。这一规划的实施对印度制造业的推进将是革命性的,将以最小的基础设施投资降低进出口和国内贸易的物流成本。规划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通过优化货物运输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原材料、技能、配套基础设施和现有产业集聚的竞争力,以吸引世界制造业向印度转移;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机构干预,支持和加强港口导向发展,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促进港口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合作,是该国印度洋战略的重要依托,会对印度洋战略形成有利支撑;印度的新海洋战略与其东向行动政策配合,还会大大拓展印—太战略空间,将加强印太合作、夯实印太战略。因此,我们应深入研究中印发展战略,在两国领导人引领下建立两国互信机制,对接印度港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与印度联手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区的港口建设。加强国际地区问题协调、引领建立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国家第三方市场。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China's use of infrastructure-for-resources loans in Africa as a win–win economic cooperation tool. This formula, offering generous loans for infrastructure in exchange for resource access, came into being largely as a default cooperation tool, inspired by China's own domestic experience,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Africa's receptivity to this kind of barter deal. Embodying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benefit, China has consistently combined the extension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Africa with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business interests and the pursuit of resource security goals.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whether this instrument is actually promoting African development or fuelling instea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t the expense of African economi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impact has been mixed.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meaningful positive signs, many challenges persist, and as such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al impact of this particular tool remains uncertain. The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 positive outcome rests, however, on the African side as much as on China.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旅游业是发展最快、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贡献较大的产业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旅游合作正在成为国家间双边及地区多边合作的重要方向。在最新的《2030年前白俄罗斯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旅游业已被白俄罗斯确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尽管在基础设施、发展资金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在国民经济贡献度、市场受欢迎程度、服务形式与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其在资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发展前景广阔。中白旅游合作,在资源、政策、市场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合作条件。通过实施第三方市场联合开发、区域旅游集群建设、消费支付手段便利化以及创新产品宣传手段等措施,未来中白旅游合作有潜力成为继中白工业园之后中白间务实合作的又一亮点,进而成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