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等特点,使其与司法存证的结合愈发紧密。但是,区块链证据的真实性审查标准在现实中面临两难境地,集中表现在刑事民事审查标准与地域审查标准存在差异、审查程序混乱等。区块链证据真实性审查,在完善思路上应明确以平等性、程序性、合法性等为核心的审查理念,同时基于类型化思维完善区块链证据真实性审查标准。在配套机制上,应设立合理的质证规则,提升证据的转化率,且辅以多元化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犯罪方式不断升级,犯罪主体趋于匿名化,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取侦查情报信息的大数据侦查协作应运而生。然而,传统互联网下的大数据侦查协作面临现实挑战:数据情报难共享、数据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大数据侦查协作规范体系不健全等。这是由于传统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侦查协作的契合度不高,致使数据信息的共享传输存在局限性。基于此,建议引入区块链技术,将其与大数据侦查协作机制相融合,建立基于联盟链的可信数据共享平台,弥补大数据侦查协作的不足;通过技术规制和规则监管保证区块链技术向善,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对大数据侦查协作的赋能价值。  相似文献   

3.
区块链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新技术,已经在金融、国际贸易、供应链物流、政务服务、民生和文旅等诸多领域广泛运用。但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监管不到位、资产关系难以确定、链-链分离、效率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需抓住时代机遇,加大政策供给力度,以区块链技术发展赋能产业提能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推动区域链技术与实体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地“三权分置”中的“放活土地经营权”,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土地经营权在“熟人社会”以及在“中介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虽然“中介交易平台”流转模式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在信任基础、交易方式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提升。区块链技术在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中的契合性以及“区块链+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型的构建表明,区块链技术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妥适性。实现农村土地资产数字化、依托技术构建信任基础以及利用智能合约提高流转效率,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础条件;激励机制的内在嵌套、“多中心化”下的监管以及智能合约的漏洞填补,则是实现区块链技术与土地经营权流转现实兼容的实践考量。  相似文献   

5.
不动产物权登记是融合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双重意志的行政行为。它具备了国家公权力的属性,必须纳入公法统筹的范围,以国家强制力担保不动产物权的对外宣示效力。行政机关负有审查相对人申请内容真实性与否的法定职责,疏于行使该项职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数字资产与实体资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若将实体资产的相关权益映射至区块链上,则该资产便具备了数字化属性成为数字资产,这一转化过程称为“资产上链”。以上链的资产内容为标准,数字资产可以分为数据类资产与实物类资产。用户对两类数字资产所享有的权利均具备财产权的基本特征。因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类资产具备“不可复制性”和“公示性”,满足了物权客体特定的要求,可以被用户所管控和支配,故具备“物权性”,应纳入物权法的调整范围。而对于不动产链上资产通证而言,若使其发挥“物权凭证”的功能,则需借助预告登记制度,使得链上不动产过户请求权具备对抗第三人的绝对效力。关于动产链上资产通证,由于链上资产的流转具备公示性,故在物权法定缓和的趋势下,使其具备绝对性效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技术之一。自2008年以来,区块链的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在加密货币、金融、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最近几年来关于区块链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首先,文章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背景。其次,文章介绍了区块链的运行机制以及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再次,文章从博弈论、市场均衡、网络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关于区块链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成果。最后,文章基于我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区块链经济学的下一步发展,应该重点关注联盟链落地机制、参与方信息结构、主权货币实施方案以及区块链在医疗、公益、食品安全等行业的具体应用机制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但其发展时有受到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国际安全威胁。如今,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了不同程度的警务合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在推进科技兴警、区块链技术新兴发展的背景下,提议沿线国家应构建国际警务+区块链以改善现有国际警务合作模式。因警务区块链的构建存在缺乏共同的安全治理理念、法律体系及监管体系不健全、面临“可扩展性”问题等技术难题、警察的执法能力和综合水平有差异等难点,应增强政治互信,重点推进警务区块链标准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促进警务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构建区块链技术下的情报共享平台、助力国际警务合成作战,并继续加强对专业性警务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自学考试网络学习资源是服务自学考试的重要学习素材。高质量的自学考试网络学习资源是自考学生的核心诉求,但因网络学习资源严重过载、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正规指引等问题,自学考生很难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文章基于区块链技术,结合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网络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策略,通过整合优质高校、教师、企业、学生资源,构建高质量的自学考试网络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生态圈,通过区块链的联盟自治和激励机制设计,围绕自学考试的学习资源打造以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共建共享合约体系,为自考学生提供一种新型的资源获取方式。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对推动辽宁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以来,在数字化转型政策大力支持下,全省区块链产业在市场主体数量、资本规模、行业薪酬、应用场景、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全省区块链产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区块链创新能力弱且关键技术与区块链标准制定均无明显竞争优势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加快培育区块链产业市场主体、着力提升区块链创新能力、扎实建设区块链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区块链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区块链产业发展环境,是推动辽宁省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洗钱和发行虚拟数字货币(ICO)等金融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通过分析区块链金融犯罪的历史轨迹发现,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在法律制度、监管主体责任、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为有效打击区块链金融犯罪,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健康运行,必须从监管主体、法律体系、技术创新以及国际警务合作这四个层面进行全面制度优化,以确保我国金融秩序及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诚信原则对港口诚信化建设具有正当性基础.在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港口在航运中所面临的客户资质、运营系统、数据信息以及监管力度等方面存在诚信痛点.根据港口航运业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解决上述诚信问题应当引入区块链技术,以此技术推动港口诚信化建设,为现代化海洋强港的构建提供制度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行政调解作为诉讼外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法形成的行政调解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导致权利人诉累增加、义务人违约成本低廉、行政及司法资源的双重浪费、行政机关专业技术优势无法发挥等问题。基于效力位阶、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视角,行政调解协议均应具备可申请强制执行的应然效力,在赋予行政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调解程序,加大行政调解的制度保障和投入,设立风险保障金机制。  相似文献   

14.
版权聚合作为互联网版权领域出现的新发展趋势,在带来版权交易便利和规模效益的同时,也使数字内容平台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版权聚合深受媒体融合以及版权客体在传媒中的核心地位影响,平台对创作者产出的依赖与对创作者权益的损害成为其关系的两面。伴随平台与创作者间利益的分歧与失衡,二者的矛盾亦逐步加深,进而影响了整个文化市场的创作环境、交易环境。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优化著作权合同制度、善用竞争法律制度等手段加以调整,方能恢复其利益平衡,重新实现文化市场的繁荣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而养老数据的隐私保护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数据保护方法存在着诸如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健康养老数据隐私保护方法。方法采用基于以太坊私有区块链的体系架构,通过全同态加密智能合约对健康数据进行加密操作,以此实现健康养老数据隐私保护。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存储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多元治理主体间的良性协同互动是顺利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的重要保证,然而,不同治理主体间的不信任、不配合成为实践推动中的现实障碍,造成治理主体间不信任的重要原因包括主体间信息严重不对称、沟通渠道不畅、信用体系不健全、协同机制不完善等等。在海量数据存在的今天,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高效采集、挖掘、分析、甄选对网格化社会治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可信的资讯;而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难篡改特性,在网格化社会治理中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信任机制,解决多元化主体间沟通不畅、存有歧义、互不信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技术下,虚拟货币的隐匿性、去中心化和流动性等特征显著增强,这给犯罪分子带来了利用其洗钱的便利。当前,利用USDT跑分平台、混币平台、NFT和DeFi等平台或者技术洗钱已经成为主要犯罪模式。这些平台和技术的高智能性增加了司法机关对这类犯罪的反制难度。公安机关应建立可疑交易监测模型,加强国内外协作,探索新型电子取证模式,开发追踪溯源技术,提升侦查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犯罪类型。近年来,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不断深化,对于这一类型犯罪的打击力度逐步增大。从警务合作机制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和警务合作机制的现状,梳理当前机制存在的不足,从联合打击、区块链技术、情报共享、反诈宣传及人才共育五个维度,探讨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务合作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我国行为规范的各地立法状况来看,监督主体一般包括人事部门、监察部门、专门机构、上级机关、同级领导和公务员之间的监督,在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预期的监督效力方面,各个监督主体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行政机关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或加以组合。而对于公务员行为的监督密度,则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度强化或弱化,以期在规则控制和人格控制上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20.
政府事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政府的跨部门协同,但其前提是电子政务中互用性的实现。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网上行政审批为例可说明互用性的关键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审批信息量大、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基于这一内在特点,审批部门之间信息的互用性便成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的关键点。项目代码系统和证照共享系统作为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互用性的基本支持,可以从加快审批信息标准化与有序化、推动信息共享与信息监管等方面,整体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