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德 《求索》2008,(6):60-61
家族企业治理包括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两种治理手段。根据两种治理手段强度的不同,可以把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分为弱契约治理、弱关系治理;弱契约治理、强关系治理;强契约治理、弱关系治理;强契约治理、强关系治理四种类型。影响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目前我国中小型家族企业实行以关系治理为主导的家族管理模式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对于大中型的家族企业,在目前外在环境不成熟的现实背景下,应实行强契约治理、强关系治理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周洪荣 《求索》2012,(2):22-24
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后的重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选择金融契约理论视角来对其展开研究。我们发现当上市公司进行破产重整时,原先的委托-代理模式就拓展为信托模式,激励约束契约的设计权转移到债权人手中,因此公司治理机制重构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信托模型的博弈均衡解。并且,我们还发现《破产法(2006)》对破产重整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施加的约束过强不利于重整效率,赋予债权人委员会适当的批准权能起到帕累托改善的效果。此外,信息披露效率和政府介入都能够对治理机制重构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股权结构调整则能为上市公司和商业银行产生正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赵涛  ;焦燕莉 《求索》2008,(4):49-50
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于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研究,在分析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选择的基础上,指出在不同条件下本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解。  相似文献   

4.
李松青  刘异玲 《求索》2010,(5):31-33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子承父业"是众多家族企业普遍采用的权力转移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模式仍是家族企业传承的主流模式。文章对这种模式的存在合理性和治理效率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家族企业普遍采取"子承父业"的权力转移模式,说明这种治理现状是与我国的制度环境基本契合的,是家族企业主在特定制度约束下的一种自主选择;尽管可能存在非理性的情况,但却是利益相关者在环境约束下的一种多方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5.
私权是公权的来源,公权是私权的保障,二者在冲突中走向均衡,在对立中趋于统一。虚拟社会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语境下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异化,客观阻碍了虚拟社会治理乃至现实社会治理的绩效彰显。公权与私权在虚拟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冲突形式,可以总结为相互质疑、相互侵扰、相互博弈、相互制衡,营造出了一种有别现实社会的共存图景。应通过培育公权与私权的现代治理意识,完善公权与私权的法治保障体系,建立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缓冲机制,规范公权与私权的网络监督行为等途径,合理调适两权关系,促使公权与私权在冲突中均衡发展、走向和谐,推动虚拟社会朝着现代化治理目标加速前行。  相似文献   

6.
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是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转型的产物,然而服务外包伴随的契约风险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本文从契约签订之前、签约过程中、契约签订之后三个不同阶段分析了契约风险的成因及其治理机制,然后从总体风险控制的角度构建了契约风险治理模型。最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得关于风险治理的数据资料,并且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完备的合同、恰当的激励、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可以作为服务外包契约风险的有效治理机制,而声誉机制未能发挥对服务外包契约风险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卢守权 《前沿》2014,(15):34-38
西方政府治理模式主要经历了君主专制型政府、官僚制政府、企业型政府和整体性治理四个发展阶段,其模式变迁是继承和创新的过程,既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有其内在自身的演化逻辑。在西方主要国家,已形成了以约束权力为主要目标,以官僚制为结构基础,以政府契约为主要手段,以跨部门协同为主要策略的整体性治理框架,这既是路径依赖,也是路径创新的过程。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治理模式的演化模型、动态关系和推动力量的正反馈回路,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其路径创新方向,对当代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吴忠华  张孝锋 《求索》2013,(5):208-210
本文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农业龙头企业渠道治理进行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了12个研究假设,通过对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共获得238份有效问卷,采用回归方法对数据分析,探讨心理契约对龙头企业渠道治理方式的影响.论文强调心理契约对龙头企业渠道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财务治理模式的改进与完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卓平 《求索》2007,(9):45-46
文章从财务治理的视角,对我国家族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家族企业财务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试图厘清家族企业财务治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试图改进和完善家族企业财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资本的家族企业二维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小波  陈赤平 《求索》2007,(11):12-14
社会资本在家族企业成长和家族企业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社会资本治理是一种有效率的治理模式。但当家族企业逐渐进入成熟分化阶段后,治理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社会资本单边治理的作用被弱化,制度治理的作用不断被强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的趋势是制度治理和社会资本治理有机结合的二维治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犯罪行为人及犯罪惩治者最大化个人偏好的理性行为假设出发,运用非合作博弈理论知识,针对犯罪及犯罪惩治的不同背景,建立起相关的完全信息静态纯策略博弈模型及混合策略博弈模型。依据这些模型,系统分析了犯罪决策者与犯罪惩治者双方行为策略的选择特征。在博弈均衡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在犯罪预防及惩治的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将制度设计的预期结果设计为博弈的Nash均衡选择应成为政策制定人的基本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是基于权力及权力配置的集群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它是集群治理主体在参与、互动、协调过程中相互博弈的结果。集群网络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运行决定了集群治理的效率以及集群治理模式的差异,并直接影响集群剩余的合理分配。为了避免集群网络权力的不均衡所造成集群剩余分配不公平不合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予以纠正,包括协调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慎重选择集群成员合作伙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作用、建立集群企业家协调机制、完善集群内的信息供给和传导机制、建立完善集群内部维权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协调博弈与均衡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桥 《求索》2007,(5):50-52
本文根据均衡选择时参与人对行为预期、博弈支付及策略风险的不同要求,对对称协调博弈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协调博弈的性质,探讨了协调、互动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协调失败的可能性,最后基于理性研究了协调博弈均衡选择标准——支付占优与风险占优。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现状与契约经济学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契约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主体如何通过特定的契约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经济学中属于信息经济学的一部分,而产业集群本质上就是一个“契约经济体”,因此,把契约经济学引入产业集群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对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建立从契约经济学视角探讨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的初步研究框架,试图为拓展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区域合作中的府际契约:概念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约行政是当代中国区域政府间合作的一种模式创新,而府际契约是开展区域契约行政的制度支撑。从政府间关系视角看,府际契约本质上是一个府际治理问题,不能简单地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契约概念混为一谈,因为府际契约在追求目标、契约主体、贯彻原则和基本属性上,均与行政契约存在诸多差异乃至本质不同。本文根据签约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合作的不同领域,对我国区域合作中的府际契约进行了不同分类。  相似文献   

16.
闫红珍 《求索》2010,(8):14-16
当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不同国家FDI的动因以及决定因素时,较少人研究国家是如何选择他们的国际化进入模式,特别是在合资企业和全资子企业之间的战略取舍。本文结合策略互动及演化博弈的方法,对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囚徒困境进行分析,考察了不同初始值条件对FDI进入模式选择博弈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静态经济学分析。通过线性主观评价修正方式的设定,考察不同国家FDI进入模式选择博弈演进过程。该结果支持了战略行为框架,揭示了不同国家企业在它们的FDI进入模式选择的相似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17.
难民治理体系规定了难民在庇护国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反映着一个国家难民治理能力。《全球难民契约》中提出的难民治理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由理念、政策和实践等要素组成,但是这个体系存在着责任分担不均、忽视难民人权等问题,导致该治理体系现实中的实施困境。难民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难民治理策略。《全球难民契约》中的难民治理体系对我国难民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难民自愿遣返;推进难民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高难民自力更生的能力;确立难民主管机关,加强难民管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孙晓青  刘晓峰  包英春 《前沿》2007,(3):155-157
新制度经济学概括了制度的功能,阐述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我国行政契约的模式选择,揭示制度变迁与行政契约彼此之间的转换机制,并确立行政契约模式选择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公共部门的行为逻辑更加缜密。公共部门人员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他们的行为逻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的本性。如何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需要政府深入地分析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行为逻辑,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下面主要是梳理了三种主要的人性预设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三大主流的政府治理实践模式,并据此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治理模式的演化进程,最后提出了一些需要讨论和说明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学术造假的博弈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造假行为的蔓延,损害了学术的纯洁性和原创性,阻碍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进程,危害了社会和他人,有必要加以治理。文章从治理学术造假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学术造假行为进行了经济博弈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学术造假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