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蔚 《求索》2010,(11):203-204,207
唐代幽州文化是幽燕文化的代表,其"慷慨悲歌、尚气任侠"的基本精神内涵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同时与唐诗"盛唐气象"十分吻合,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与慷慨之气在本质上与文学之"气"相契合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道教作为汉民族的本土宗教,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道教宫观作为道教徒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成为道教思想的物化载体,为虚无缥渺、变幻莫测的神仙道学留下了一点现实的踪影。本文粗略勾勒了历代道教宫观分布汉唐道教发展的轨迹。1.天师道宫观。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信仰,与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与神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兴起后,古史仙传中记述的名山五岳之列仙神迹,遂成为道教信仰的重要资源,道教宫观的起源被上溯到黄帝修仙之崆…  相似文献   

3.
民俗活动对唐代文人心态,进而对唐诗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俗入诗还为唐诗带来新的审美特质。民俗与唐诗的联姻也影响了唐诗的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陈碧芬 《思想战线》2007,33(5):125-126
在道教“杂而多端”的来源、演变中,有一部分是继承了母系氏族社会女神崇拜的文化传统,发展了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信仰体系中别具一格的女仙崇拜,最后将二者融合起来,产生了一些其它宗教所不具备的女性神仙崇拜的特征。它以神仙故事传说的形式,把原来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女性神仙基本搜罗并置于自己的体系中,并随着道教的演变发展和道教化神仙体系的形成而为她们著书立传。两晋至六朝间,女性神仙故事传说大量涌现。到唐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一书的出现,则开了女性神仙传记的先河,将女性神仙崇拜推到了一个发展高峰。一在现存的《墉城集仙…  相似文献   

5.
钱敏 《求索》2013,(11):71-73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为现存神仙传记中最为全面系统的一部,作者带着为历代神仙立传的严肃态度修撰此书,仿照《资治通鉴》取名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其间中唐至五代的神仙发生了世俗化、现实化的新变,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神仙的社会属性及外貌特征、仙凡关系、神仙的性情特征。这一时期神仙的变化形象地反映了道教思想的变化:道教在早期的汉魏时期以出世思想为主,在后期的宋元明清时期有着鲜明的入世特色,中唐至五代时期是二者之间的转折点。研究此部仙传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道教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境内,古称白岳。唐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于天门岩创齐云山道教。其道教基业始于宋朝宝庆于亥间方士天谷子余道元创“佑圣真武祠”。延至明代,道教活动日趋兴盛,道教香火波及华东和东南亚各国,并跻身于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列。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历史文化遗存被忽视了,为凸显其全国道教圣地的地位,充分发掘齐云山的道教文化,为休宁乃至黄山的旅游注入更具魅力的文化内函,首届齐云山与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7日在休宁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休宁县人民政府、安徽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杂传体仙传小说和史传在记录人物时,有着共同的程式化的叙事体例,所有杂传体仙传小说都模仿的是纪传体史传的叙述模式,然后用讲述性的语言概括传主的富有代表性的平生事迹和结局。虽然杂传体仙传小说和史传的叙事体例相同,但二者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杂传体仙传小说和史传除了在叙事内容方面存在差异外,在叙事视角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区别。通过对杂传体仙传小说和史传中重出人物的比较,我们可以明晰地认识到同一人物在不同文化典籍中的差异较大的记录状况,从而更为深入地了解我国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8.
《前进》2021,(5)
正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又因嗜好饮酒,常一饮五斗而不醉,故又自号"五斗先生"。隋唐时期著名诗人。少有才华三仕三隐关于王绩生年,史籍没有记载。闻一多先生的《唐诗大系》定为隋开皇五年(585);著名的唐代文学专家傅璇琮先生在其《唐代诗人考略》中以为不确;王绩研究专家韩理洲先生在其《王绩生平求是》中考证,  相似文献   

9.
唐诗中西域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魏晋南北朝期间西域民族的民族特征,也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维度的视角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这种文化也表征于唐诗中,集中彰显了唐诗中的西域乐器文化以及西域舞蹈文化。西域文化对于唐朝诗人创作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其形象思维的唤醒具有重要意义,其诗歌意象与文化历史载体记录不仅彰显了西域特质,也凸显民族融合的恢弘进程。  相似文献   

10.
道教再领风骚李富根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祖庭,江西的龙虎山正在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1994年10月下旬举办的中国龙虎山道教文化活动周期间,斋醮大演、玉皇大帝圣像开光大典、道教科仪法事表演,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60余名...  相似文献   

11.
淙源 《福建乡土》2010,(4):51-52
历史遗存的发现,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古代文明的见证。福州唐代马球场的发现,就充分证明了唐代福州文化的繁荣。马球,史称"击鞠"、"击球"等,是运动员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马球比赛为两队对抗,  相似文献   

12.
白娴棠 《求索》2010,(5):60-62
中国文化不管是儒家传统还是道家经典,都有对"宗师"的广泛运用与阐释。本文在对"宗师"一词作词源学考察的基础上,考释了"宗师"的多种意蕴。文章认为,宗师,既存在于世俗世界也存在于道家文化之中;既非所有的道教"宗师"称谓皆由皇帝赐封,又非所有的道教"宗师"称谓皆是教派内认定。"宗师"或乃官职名,或乃众人尊崇奉为师表之人,或乃神圣之意蕴,而实质上,宗师乃神圣与世俗文化之混成。  相似文献   

13.
长城意象对于唐代诗人而言,意味着功名与意气,阻隔与和平,其间隐含着唐诗之文化品格、诗人之文化心态与时代之审美精神、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唐诗之边塞、闺怨与咏物之作,使长城意象朝着最具文学活力的方向推进发展.唐诗长城意象最具诗学价值与意义之处,在于其大汉图腾的时空思维以及刚健悲壮之审美取向的奠定.  相似文献   

14.
张梅 《求索》2013,(4):117-119
"生道"思想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之说的一系列理论建构的总称。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主张"生"、"道"合一,赋予"道"以"精"、"气"、"神"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太上老君"的概念,奉行"信道守诫"的宗教戒律思想,力证道教长生成仙之可能性与可行性,最终使老子自然之"道"转变为宗教神学化的长生久视之"道",为道教生命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孙鹏 《长江论坛》2013,(4):73-77
江苏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是茅山宗的活动中心,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历代高道把茅山作为养生修道、隐居炼丹的场所有其客观的原因。据《茅山志》记载,神灵仙真的“三宫五府”建立在茅山“仙洞”之内,这体现出道教文化逍遥齐物、道通为一的思想;茅山“仙洞”幽深阴凉的环境与道教贵阴尚柔的思想一致;茅山“仙洞”的神仙传说影射出道教对修道理想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历代高道隐居茅山“仙洞”养生修道,反映出他们主张远离世俗、保真养气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张尚仁 《岭南学刊》2007,(2):117-120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道家、道教的生命力不在政治上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在文化上具有中华民族的深厚基础。道家、道教中隐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尊重自然、关爱生命与和谐宽容。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道教崇拜炽烈的时代 ,唐时的文学深深地沉淀着道教的文化内涵 ,唐传奇中的道教审美意象 ,是其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那一时代文人的人生理想、社会体验和审美趋向的象征。仙人、仙境是唐传奇小说中出现最频繁的意象 ,也是唐文人的人生理想、社会认识和审美趋向的集中体现。神仙思想的产生早于道教。当人类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悲哀的同时 ,也就产生了生命永恒追求。《山海经》中就有“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民”的记载 ;战国时燕齐一带的人们相信海上有仙岛仙山 ,其上有令人长生不死的仙药 ,齐威王、齐宣王、燕…  相似文献   

18.
秦兰 《青年论坛》2001,(4):76-77
本文先从钟的来历及何为意象入手,然后重点论述了唐诗中的钟声意象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与时代思潮紧密联系,最后简要论述了唐代禀赋各异的诗人对钟声意象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文章旨在表现钟声这个古老意象在唐诗中的特有风韵及内涵.  相似文献   

19.
唐代边塞诗的繁荣,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三点:强盛的唐帝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文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钢 《求索》2010,(12):131-133
"飞升成仙"是我国道教的终极目标和追求。在这个努力追求的过程中,道教创立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强调身、心、灵三者整体的健康和和谐,就是道教养生思想的核心。本文试从人的身、心、灵三个部分来简要地论述道教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