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筑及其使用,交通只居其次。近年来,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建筑产业化正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一、发展低碳建筑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绿色和低碳发展,协同经济社会增长与碳减排,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碳排放与产业紧密相关,我国低碳发展战略可优先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聚集更多高价值、低碳排放的高科技产业,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碳排放。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经济产值的能耗显著偏高,长时间内节能降耗将是协同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优先途径,潜力巨大。提升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非碳能源供给是实现能源供给低碳化的必然选择。该文还分析了我国潜在可实现年亿吨规模以上碳减排的生物质及有机废弃物低碳化利用和增加光合作用固碳能力的其它可能减碳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规模较大,种类多,在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的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量都是大户。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对北京市降低建筑碳排放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能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作为能耗高的建筑产业,建筑节能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充分认识其必要性,采取措施,减少建筑能耗,降低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和谐的建筑空间。建筑节能由建筑规划、设计、构造、材料、使用几方面构成,只有综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能源,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5.
数字天下     
建筑节能市场前景广阔作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有望实现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约占全社会节能总量的20%。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近  相似文献   

6.
代表语录     
抓紧建筑节能工作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5%。在我国有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为高能耗建筑,新建建筑中约95%仍属于高  相似文献   

7.
陈中 《当代建设》2003,(2):49-50
我国是能耗大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由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建筑能耗一直偏高。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居住建筑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为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房屋的建设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城市建筑采暖每年约排放二氧化碳1.9亿吨。二氧化碳和烟尘约300万吨。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环境,还对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造成两极融缩。洪水泛滥,干旱频繁,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等灾难性后果。因此发展节能建筑势在必行。一、建筑节能的研究课题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  相似文献   

8.
江亿 《北京观察》2011,(5):20-23
目前仅10亿总人口的发达国家使用了全球总能源的18%作为建筑的日常运行能耗,而57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其建筑运行能耗尚不到全球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不能依赖于简单的引进和复制发达国家的高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推行智慧楼宇节能低碳管理,能够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企业建筑群内设备安全稳定低碳运行、节约能源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能源领域的改革和转型,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更是维护我国资源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主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同时也是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任的国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的碳排放,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本文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转变消费方式,以及其它方面的政策,如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16〕3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筑建材业,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之一,是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等融合发展的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全省城市工作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切实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重要支柱产业,现提出以下意见。一、主要目标到2017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完成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400亿元以上。建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目前我省建筑能耗已接近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今后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将成为全社会能耗的最大领域。我省建筑节能任重道远,直接关系到我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降低碳排放量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在新时代,必须要把低碳思维全面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当前,要通过供给侧改革破解低碳型经济发展产业障碍,实现低碳思维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构建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产出规模、人口效应等五个方面对江西省2004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同时运用Tapio模型对江西十大产业部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分析二氧化碳变化对于经济发展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江西省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以能源产业最为明显,产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仍低于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各工业部门低碳发展虽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发展程度较低的不稳定状态,因此江西省工业要实现低碳发展的绝对减排仍存在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已成世界范围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低碳经济?从字面上讲,就是降低碳排放。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协公报》2012,(1):41-42
<正>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会副主委栗庆林,代表民建天津市委员会发言天津作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也是顺利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由之路。一、我市产业结构高碳"锁定效应"明显我市是典型的产业能耗型城市,产业能耗占全市能源终端消费量的88.98%,是典型的高碳能源结构:一次能源消费中,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  相似文献   

17.
利用碳足迹测定的方式首先对长江经济带11个主要省市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能源消费效率和碳排放压力四项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湖北省服务业低碳水平;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湖北省服务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湖北省服务业低碳水平在长江经济带中位居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上升空间;就影响因素看产业规模与能源效率和与湖北省服务业碳排放呈现强关联,能源消费结构与人口效应和湖北省服务业碳排放呈现中等关联;湖北省有待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提升能源消费效率两个方面,提升服务业低碳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指以降低或消除碳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改  相似文献   

19.
<正> 2004年整个炎热的夏季,杭州市政府不得不采取 E 级应急用电方案。供电不足在一段时期内将严重制约杭州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求。同时,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在继续增长。节能建筑因步步紧逼的“电荒”而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节能建筑的现状节能建筑是指满足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建筑,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通常指外墙、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率居高不下,这使我国建筑节能的任务迫在眉睫。在中国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9%是高能耗建筑,这些超过400亿平方米的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更为严峻的是,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但95%却是高能耗建筑,这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