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禁毒工作存在五大“反差”——毒品犯罪问题的国际化、严重化、暴力化与全社会对禁毒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形成明显的“反差”;境外巨大的毒品生产基地与境内被动地查处一般的吸毒、贩毒人员形成明显的“反差”;毒品犯罪获得的巨额利润与打击毒品犯罪分子不够有力,特别是对财产方面的处罚过轻形成明显的“反差”;吸毒人员的不断增加与禁毒手段和设施落后形成明显的“反差”;贩毒活动向职业化、集团化、武装化、大宗化发展与缉毒警力严重不足形成明显的反差。  相似文献   

2.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12,(20):10-13
毒品对于人类的危害已经无需赘言。当吸毒与驾驶机动车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行为联系到一起时,便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毒驾”。  相似文献   

3.
美国毒品控制史可主要分为"古典时期(Classic Era)"与"毒品战争(War on Drugs)"时期①。"联邦麻醉品局"与"联邦缉毒署"则是这两个不同毒品控制时代的代表性执法机构,二者既有历史的连带性,又富有特殊的时代特色。不同时期的法理依据及其所处时代的美国内政外交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左右了二者的地位与影响力变化。联邦禁毒执法机构的历史性演变,一方面显示了美国毒品控制的曲折进程,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不同时期执法机构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各自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原因分析着手,强调宏观教育预防工作。就陕西省而言,基于相关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吸毒青少年呈现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初始吸毒低龄化以及强制隔离戒毒青少年中农村户籍的比例较高、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相对较高、复吸率高、戒治难度较大等特点。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对毒品缺乏判断力、自控力以及交友不慎。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完善四级毒品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吸毒队伍日益庞大,吸毒人员成份多样化、低龄化,犯罪分子贩卖、走私毒品智能化、团伙化与武装化,吸毒诱发的社会问题日益扩大化,已使打击毒品犯罪成为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型缴获物质"神仙水"外观、成分及毒品含量。方法对12起案件中的85个"神仙水"毒品样品检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样品为淡黄色浑浊液的占94.1%;甲基苯丙胺、MDMA、氯胺酮的检出率分别为90.6%、37.6%、84.7%,毒品成分为两种以上的占96.5%;定量检验结果:甲基苯丙胺、MDMA、氯胺酮的含量分别为0.004%~1.2%,0.004%~2.9%,0.01%~3.4%。结论不同宗案件的"神仙水"样品外观、成分及毒品含量不同;同一宗案件的不同"神仙水"样品外观、成分及毒品含量也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3,(12):42-44
曾几何时,下属浙江省温州市的乐清市,是全国禁毒工作的标杆之一,"北学包头,南学乐清"的提法,至今让乐清人引以为傲。如今,他们有了更值得骄傲的成绩——截至目前,乐清已经连续八年实现了实有吸毒成瘾人员负增长。一个身处东部发达沿海,毒品消费能力足够强大的城市;一个曾经被视作毒品重镇、在册吸毒人数名列全国前列的城市,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红处方红处方”是医生开具国家严格是医生开具国家严格控制的精神控制的精神、、麻醉药品所必须使用麻醉药品所必须使用的专用红色处方的专用红色处方。。这种处方所开出这种处方所开出的为解除病人剧烈痛苦而不得已使的为解除病人剧烈痛苦而不得已使用的精神用的精神、、麻醉药品麻醉药品,,如果流入贩如果流入贩毒毒、、吸毒人员手中吸毒人员手中,,就是我国法律明就是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毒品确禁止的毒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医学与戒毒文/尉中民毒品泛滥全球。吸毒,已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五千万人吸毒,吸毒费用每年超过三千亿美元,全球每年非法毒品交易额高达五千亿美元,仅次于国际军火交易,每年死于毒品依赖的约10万多人。吸毒不仅自身组织器官全...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8日,桂林市灵川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对潭下镇潭下派出所专案组破获的贩卖毒品案犯罪嫌疑人依法逮捕。截至目前,潭下镇潭下派出所成功办理了两起"无交易现场,缴获毒品""无交易现场,无缴获毒品"贩毒案件。这两起案例极大震慑了贩毒、吸毒人员,维护了一方平安,提高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据了解,2019年11月至12月底,潭下禁毒办接到辖区内有人吸毒的线索,研判后,立即组织潭下派出所精干民警成立专  相似文献   

11.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毒品犯罪嫌疑人大多需要推定其主观上具有明知的故意,此时需注意其能否作出合理解释;对有吸毒情节的贩毒人员贩毒数量的认定以购买数量为基本原则,在量刑时应酌情考虑其吸食毒品情节,当有证据证明其购买的部分毒品并非用于贩卖应不计入其贩卖毒品数量中;代购毒品者只要从中牟利,获取利益,可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居间介绍买卖毒品者与交易一方构成共同犯罪,一般认定其为从犯;对吸毒人员相约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国家工作人员容留吸毒等容留吸毒的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应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2.
社区戒毒是我国《禁毒法》规定的戒毒措施之一。它是将吸毒人员放在其生活的社区,由有关的基层组织和机构进行戒毒管理的一种戒毒模式。文章指出,提倡社区戒毒既可以避免强制戒毒"戒而不除"、"归则复吸"的恶性循环,又可在源头上截断毒品的蔓延。同时提出了实行社区戒毒应当注意的问题。进一步阐明了社区戒毒有利于全社会参与戒毒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对有效解决毒品问题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形迹可疑型"自首,司法实务界和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适用上也存在偏差。由于毒品犯罪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有不少随意扩大形迹可疑的范围而错误认定毒品犯罪"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情形。本文对"形迹可疑"的词义和"有关组织和司法机关盘问、教育"的理解、对"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法律特征、毒品犯罪中"形迹可疑型自首"的司法认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力求对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全面的认识理解,并对不同情形进行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14.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有的学校已经提出:"严禁毒品进校园、严禁学生染毒品."近些年来,全国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人数累计达2.5万.因吸毒而造成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同时,吸毒也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15.
王天 《公安教育》2015,(4):44-47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毒品犯罪问题不断蔓延,势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给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伴随着毒品犯罪数量的上升,吸毒人员的数量也出现了显著提升的状态,而在其中,社会各界对于毒品犯罪中的容留他人吸毒行为有着广泛关注和相关报道,尤其是一些演艺明星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此罪名。《刑法》中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这一罪名,旨在惩处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南京秦淮区进行了专职禁毒社工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目的在于降低毒品复吸率、提升毒品戒断率,加强吸毒人群的后续监管帮教工作.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成效表明,禁毒社工体现了政府对吸毒人员的关心,能够有效监控管理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复吸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在强制戒毒所戒毒的 学员,即将走向社会。我愿把自己吸 毒的历史、痛苦的经历告诉大家,以 告诫那些刚刚误入吸毒歧途、良知还 没有完全泯灭的人们。是毒品将我人 生的航船搁浅住暗礁上,是那一张张 锡纸、点燃的火苗和一缕缕青烟把我 的青春燃尽。在毒品的折磨下,我没 有了灵魂,只有行尸走肉的躯体正一 步步地走向万丈深渊,毒品使我倾家 荡产、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以我这 个反面教材告诚世人,让所有的人都  相似文献   

18.
"以贩养吸"是指吸毒者通过贩卖少量毒品获得利润作为其吸毒经济来源的毒品犯罪类型。贩卖毒品的核心是出卖。"以贩养吸"人员运输毒品的,不宜以贩卖毒品罪论处,但可能成立运输毒品罪或者非法持有毒品罪。从"以贩养吸"人员的住所、车辆等查获毒品,数量较大的,不宜以贩卖毒品罪论处,原则上应当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从"以贩养吸"人员身边或者其住处查获的毒品与贩卖的毒品数量之和明显少于其购买的毒品数量的,对去向不明的毒品,应当坚持"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原则,不宜以贩卖毒品罪论处,但可以就其被查获的毒品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即便认同有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所采取的事实推定方法,也应当严格限制适用范围,以免轻罪重判。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禁毒办法和有关戒毒方面的法律对于禁除毒品的吸食或者注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仍然有大量人员吸食、注射毒品,而且吸毒的人数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目前禁毒的效果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对吸毒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不无关联。其中刑法没有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是原因之一。(一)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各种毒品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由于刑法并未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处罚,从而给第六章第七节的各种毒品犯罪提供了犯罪的诱因。由于我国吸毒人数逐年增多,毒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第16期刊登了《明星与吸毒为何如此亲密?》一文,列举了国际上众多涉毒的明星。其实,明星吸毒、滥用毒品的现象不只在美洲、欧洲,亚洲也是如此,甚至我国国内的一些知名艺人涉毒的丑闻也时常见诸报端。明星吸毒并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被公开曝光与毒品有染的明星前赴后继。民众对明星吸毒事件也从最初的震惊、感叹到如今的麻木。从这些越来越趋于常态的明星吸毒事件中,可看出演艺圈已经成为传播毒品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