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国家权利是国家就维持其存在和履行职能所应有利益而享有的一种支配自由。国家也会受到犯罪的侵害 ,国家被害的客体是国家权利。国家权利也有防御犯罪和利益补救的护卫需求。  相似文献   

2.
该书是“剑桥学派思想史译丛”中的一册,其《译者后记》中介绍说:“面对‘民族国家的消亡即将来临’这样的话题,本书作者对至关重要的国家的历史、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国家的前景进行了反思,并侧重探讨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时间横跨中世纪到20世纪后期,所涉及的话题涵盖了公民自由、国家权力、公民身份的概念、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史、市民传统、公民权利、同一性和公民身份的启蒙运动思想、妇女权利、法国公民身份、国家类型、当代国家的历史和前景等。作为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研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以及其他作者在他们对国家与公民的历史描述和分析中仍然体现出对社会和知识背景、历史语境的_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 28金名列参赛各国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三位,金牌数比上届奥运会整整多出 12枚。是什么力量促成“中国龙”在悉尼的腾飞 ?是运动员奋力拼搏加上发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即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利益和目标融为一体,每个队员都胸怀集体和祖国,他们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而是作为集体和国家的代表参赛,因此他们能够自觉地做到互相砥砺、互相帮助,让每一个人在拼搏夺金时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智慧和温暖,以及为祖国荣誉而战的自豪感。请看吧,在中国体操队向金牌冲击的时候,队员们都相互击掌,彼此鼓劲。当队员做出一个漂亮动作时,他们开怀大笑,高喊“加油”;当一个队员完成全套动作归来时,其他队员立即迎上前去与之热烈拥抱以示祝贺与安慰。这种同仇敌忾、相互勉励的集体主义风范,正是鼓舞队员奋力拼搏的巨大精神力量。无疑,中国队员是为夺金而来的,不想赢的队员不是好队员,如中国体操队领队张健所说:“当然,我们想赢,但我们也想体现奥林匹克精神,那就是团结合作。”说得多么好啊 !连美国女子体操队员都羡慕中国运动员,他们在与中国队作对比总结其失败原因时,得出的答案是缺乏像中国队那样的团结一致精神。“团结就是金”,事实确实如此。   “国运...  相似文献   

4.
黄河 《前沿》2013,(18):78-80
公民社会与宪政国家在保护个体自由权利分享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宪政并非是中国的土特产,而是自鸦片战争后,被迫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从西方国家引入的一种文化理念。通过对相关历史的考查可以得知,宪政制度在中国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甚至“宪政”也属于敏感词。中国与宪政无缘,在性质上是政治国家,当国家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体自由权利遭到忽视甚至是牺牲。为何宪政制度难以在中国土地上扎根生存,有观点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宪政文化的缺失。导致宪政文化在中国缺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试图简略说明。  相似文献   

5.
该书《译者后记》中写道:“面对‘民族国家的消亡即将来临’这样的话题,本书作者对至关重要的国家的历史、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国家的前景进行了反思,并侧重于探讨国家与公民之问的关系,时问横跨中世纪到20世纪后期,所涉及的话题涵盖了公民自由、国家权力、公民身份的概念、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史、市民传统、公民权利、同一性和公民身份的启蒙运动思想、妇女权利、法国公民身份、国家类型、当代国家的历史和前景等。作为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研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以及其他作者在他们对国家与公民的历史描述和分析中仍然体现出对社会和知识背景、历史语境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过分强化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而忽略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同样不利于公正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如何避免对犯罪人的进一步的损害,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刑事审判实践中,由于被告人被判刑甚至被执行死刑、无财产可供执行等情况的大量存在,往往使得刑事被害人从判决中获得的赔偿无法充分实现,这无异于是对他们的第二次伤害。为了更好地保护被害人,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国家在如何确保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切实维护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董学士 《人权》2012,(1):46-47
人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权利,包括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所以如何增强人权宣传,是推进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童中贤 《桂海论丛》2003,19(3):14-16
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 ,具有人民性。与人民性对立的国家权力是其对自身本质的异化。不同的社会形态 ,国家权力的人民性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当然 ,完全一点表现都没有或完全百分之百地表现也是不存在的。在实际生活中 ,人民的力量必须足以约束国家权力 ,使国家权力沿着服务人民权利 ,维护、促进而不是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运行  相似文献   

9.
树立牢固的国家安全法律意识,既是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公民和组织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刑事司法领域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权保障的同时,很多犯罪被害人却沦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一些国家兴起,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在注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也理应关注犯罪被害人的权益保护。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我国犯罪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乃至整个刑事司法制度的一块短板。我国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也具备了立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进入1999年以来,报刊、电视广播、标语口号以及许多文件中,可以说到处是迎接千禧年、新世纪的来临。对一个人来讲,跨过一个世纪就很幸运;跨过一个千年,真可谓“千载难逢“,很值得庆贺与纪念。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制度不同的全世界,也莫不如此。故而,在新世纪、新千年将要来临的时候,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庆贺和纪念,都是在情理之中。隆重的活动无非表示:对过去取得成就和进步的肯定,对未来争取更大成就和进步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陈仕伟 《湖湘论坛》2004,17(4):42-43
人权就是人的权利。权利总是相对于对象而存在的,这个对象包括人本身、自然以及国家政权组织。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相对自然而言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国家政权组织是以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为物质基础的,离开了自然,国家政权组织都不复存在,人的一切权利都将失去物质基础,人权也就无从谈起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着人的权利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越凸显,人的权利就实现得越充分越完整。但是自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内部的各式各样的必然性关系结合构成了自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只能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能去人为…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6,(19):5-5
都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位中学校长对我说,如果说大学录取通知是一朵美丽的花,把这朵花放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就意味着它要浸泡在泪水里。 千百万为祖国和自己的前途奋发读书的孩子们,既是他们各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有上学的权利,只要他们具有升学的素质。党和政府就不能让他们失学。 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再穷再难。也要助贫困生一臂之力,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绝不能让孩子们失去希望!  相似文献   

14.
魏万青 《前沿》2011,(21):37-40
本文从理性主义视角出发,审视现代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建设。认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问题,其实质就是个人基本权利的问题。从消极权利角度而言,现代国家存在的基础是能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从积极权利角度而言,现代国家权力的行使,必然是能存进个人权利的实现,存进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认可。然而不管是哪种意义上的合法性,都必须以民主作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国家合法性的建设,其实就是民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菅从进<权利制约权力论>一书立足于唯物史观,分析了权利制约权力的历史和社会根据,深入论证了权利制约权力是民主宪政秩序的基本向度的命题;提出了权利的三大基本权能概念,系统分析了国家公权主体与权利主体享有权利相对应的基本义务和法律责任问题,论证了权利制约权力的内在机制;将权力制约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定位为权利制约权力的辅助机制,并立足于一种历史的大视野考察其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根据,揭示了分权制衡机制与自主平等的社会群体有效控制公共权力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权利基本权能的充分确认和充分具备的实证角度,论证了相应分权制衡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具有控制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正义、促进刑罚轻缓的重大刑事政策意义。当前,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具有实质意义的立法准备工作尚未启动。我国作为世界人权保护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应当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纳入被害人权利保障的议事日程,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努力寻求一种被告人利益与被害人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共存的和谐、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且把它同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问题结合起来,尤其是污染物越境转移及设置环境贸易壁垒等引起的国际纠纷越来越多。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国家环境权利与义务,木文阐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与国际社会进行国际环境合作中,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很值得研究。根据当前国际环境条约、宣言的规定。国家环境权可以分为六个部分:①国家对本国环境及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权利;②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权;③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权;④控制污染物越境转移权利与义务;⑤领土无害使用义务;⑥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8.
杜翠梅 《前沿》2012,(20):30-31
作为一种针砭时弊的政治哲学,“最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道德边际约束”,即在个人权利允许的基础上探讨国家权力的起源及其职能范围.国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担当的角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诺齐克对个体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博弈关系的深刻思考,对社会主义国家理性合理的界定国家职能的范围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诺齐克提出的"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理论,在国家功能的逻辑依据方面的反思是很有道理的。但以其"权利理论"为基础的国家理论本身是无法成立的。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逻辑上看,国家的功能都不可能局限在"保护它所有的公民免遭暴力、偷窃、欺骗之害,并强制实行契约等"之内,国家存在的意义不能建立在抽象的权利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国家构建与成长”可以作为人类告别中世纪以来政治发展之“主轴”加以演绎。而且这一进程必须同时以国家职能的范围和国家能力的强度为支点。进行双向的、多维的良性建构。仅就发展取向和未来图景而言.“强国家、大社会”将是现代国家构建之理想形态,它将在防止国家权力对社会权利的侵吞和扼制的同时促进国家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国家所维护的普遍利益和社会所捍卫的特殊利益之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