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毕元贵  田枫 《新长征》2006,(6):36-3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注重基础建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一论断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它科学而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理论的形成,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首先必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是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广泛宣传这一科学论断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让这一科学论断深入人心,成为共识,从而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坚定性,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和谐是经久不变的主题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内在…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宣传和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作者本着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社会公平、改变城乡二元体制、推进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切实可行的方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党一个重要的理论提升,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还强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教育工作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8.
徐丽英 《新长征》2010,(1):60-6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工程,如何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崭新命题之后,理论界围绕和谐社会的内涵、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构建的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初步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许多学者从不同视域出发作出阐述,这些论述对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从国情出发,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先进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传满 《学习论坛》2006,22(10):9-11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了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新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伦理共同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又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高度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视弱化和消解在社会转型时期所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丰富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于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的历史性任务。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向阳 《党的建设》2007,(3):18-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这就明确了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和责任,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和贯彻。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  相似文献   

17.
李申学 《新长征》2006,(5):8-10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战略眼光和创新勇气。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8.
路敦英  孙昊 《奋斗》2005,(4):32-3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先行一步,走在前面.当好和谐社会的宣传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一科学论断,清楚表明了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为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奋斗过程。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差别和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化解矛盾并能够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贾建芳 《学习论坛》2006,22(10):5-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了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