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外贸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几年 ,国际贸易在总体上将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国际贸易当前较快的增长势头将保持下去 ,贸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将对国际贸易规则作出重大调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多处于平稳上升期 ,为中国外贸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外经贸战略也将相应地进行适当调整。一、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态势(一 )国际贸易将步入新一轮增长期。全球贸易现已摆脱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加速上行 ,贸易增长快于生产增长的势头将持续下去。未来 5 - 10年 ,国际贸易增速将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的 6 .5 % ,保持在7%左右。据世贸组织预测 ,全…  相似文献   

2.
一、关贸总协定介绍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是一项多边国际条约,它是管理国际贸易的唯一条约。二战后,美国为清除其商品的出口障碍,竭力主张贸易自由化,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二战刚一结束,美国就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并建立国际贸易组织。1946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接受建议,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同年10月,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筹委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并决定成立起草委员会对草案进行修改。1947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筹委会上通过了宪章草案。同年10月,在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即“《哈瓦那国际贸易组织大宪章》”,送由各国政府批准。后因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立法机构认为这个宪章与其国内立法存在差  相似文献   

3.
由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教授李俊江博士撰写的《国际贸易创新论》一书,已于2000年9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付梓问世。我读后深感这是一部立论好、视角新、观点突出的著作。20世纪下半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半个世纪。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作为各国经济利益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配的重要渠道,在过去的50年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最近20年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不仅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占有核心的地位,而且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历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贸易一体化和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天,国际贸易的这种作用和地位是任何其他的经济活动都无法取代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两大趋势之一。国际贸易在区域经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承包工程等领域的合作正加速发展,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国际投资与国际承包工程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国际承包工程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三者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圈国际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外贸增长迅速,但人民币汇率对环渤海经济圈国际贸易收支影响却很小,环渤海经济圈地区收入水平对该地区国际贸易收支影响也较小,而外国收入水平是影响该地区国际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稳定现有发达国家市场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海外新兴国家市场对该地区企业进行贸易转型和贸易创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关于贸易商品的分类 众所周知,贸易统计分类有以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和将以往的CCCN分类加以改进的HS分类。在进行国际比较时,从有可能广泛利用数据这一点看,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像本文这样的比较分析多利用这种分类。不过,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虽然作为商  相似文献   

8.
第三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处境及应对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一词 ,最早由T·莱维于1 985年提出 ,而后被广泛接受和运用。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科技 ,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 ,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大幅降低 ,从而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生产、投资、金融和人才等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进行配置 ,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和现象。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国际生产、贸易、金融、投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日益国际化、自由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人才交易数量的迅猛增长 ,形成一个国际性的生产、贸易、金融…  相似文献   

9.
一、特准国际贸易计划(Approved InternationalTrade Scheme/AITs) 新加坡实行贸易立国的宗旨。国际贸易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倍多。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为继续保持和加强新加坡的竞争优势,推出了《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新加坡设立办事处,以促进对外贸易及转口贸易的增长。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每年只收10%的公司所得税:  相似文献   

10.
亚洲金融危机对拉美地区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 ,拉美地区的经济大都保持着增长势头 ,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新兴市场之一 ,这是拉美国家经济调整、改革和开放取得成效的反映 ,但与它们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显然是分不开的。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快波及拉美 ,明显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1997年拉美地区的GDP增长率为 5 .4% ,1998年下降为2 .1% ,1999年出现了近些年少见的零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在拉美地区经济发展中引起连锁反应 ,其中国际贸易受到的冲击大概最为严重。对于以促进贸易、尤其是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拉美地区来说 ,这无疑是 1999年出现零增长的主要因素。当今…  相似文献   

11.
环境法规与国际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约束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国际环境公约;二、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三、环境标志制度;四、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五、进口国的有关环境与贸易法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边境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它特指某国与其邻国之间的地区贸易。尽管中国各边境地区情况不一,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我们仍可以探讨边境贸易的一般特点以及它与其他形式国际贸易的异同。 本文首先论证内陆贸易、沿海贸易、边境贸易的差别,再讨论边境贸易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关系,最后对过去10年边境贸易的成功发展作个总结。 内陆贸易、沿海贸易和边境贸易 常有人认为国际贸易形式划一,对各地影响对等。事实上,对一个小国来说也许是这种情况,但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很明显不可能。将贸易类型的区分,常见的有沿海贸易、内陆…  相似文献   

13.
国民待遇原则是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并以关贸总协定法律形式加以确认。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展,国民待遇原则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4.
一、国际贸易实践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出现了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的围绕某种产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地处东西交通的枢纽,自古以来就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地区的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也始终兴盛不衰。至少在10至13世纪,东南亚就已形成了结构较为完备的国际贸易市场体系,但同时各国国内市场仍很不发达。由于东南亚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构成特点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局限,繁荣的国际贸易并未起到带动本国生产力发展和促进国内市场发育的作用。其国际贸易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甚少,存在着极大的脱节。这就是10至13世纪东南亚市场发展的显著特点。对其市场发展的探讨将推动东南亚历史发展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拟作一初步尝试,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6.
李丽 《东南亚》2011,(2):31-37
国际政治经济学为我们理解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清晰简易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理论,并在此指导下更好地分析国际社会上的贸易行为。中国和印度的贸易额迅速增长,是对方增长速度最快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的产业结构既存在互补的方面,也存在竞争的一面。本文试通过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影响两国贸易关系的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因素对中印贸易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新加坡双边国际贸易流动计量的差异问题。人们采用了布莱兹和伊凡诺夫的“贸易差额统计量”来分析己公布的新加坡与一些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国际贸易数据中的矛盾现象。这种分析表明,必须仔细了解诸如新加坡等高度贸易导  相似文献   

18.
过去20年来,亚太地区经济体国际贸易和投资显著增长,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日益加强。本文探讨在亚太地区各种国际合作机制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互补性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往来,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利用其经济优势和旧的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体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大肆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使它们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拉丁美洲国家为反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霸权主义行径进行了长期而艰巨的斗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们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一道,为打破旧的国际分工和建立新的国际贸易体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发达国家已陷入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国际贸易和投资明显趋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2009年世界经济整体可能进入衰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