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美日关系中的核心议题。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一度十分猖獗。“以台遏华”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台海政策。美国的台海政策基本可以总结为:“不统、不武、不独”,这是因为美国的台海政策是从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出发的。为此,美  相似文献   

2.
张仕荣 《台声》2005,(10):10-11
近年来,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美日关系中的核心议题。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一度十分猖獗。“以台遏华”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台海政策。美国的台海政策基本可以总结为:“不统、不武、不独”,这是因为美国的台海政策是从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出发的。为此,美国积极充当两岸的“调停人”,避免自身的损失,寻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9?11”后美国全球政策的调整,一方面美国推动美日同盟重新定义,鼓励日本在东亚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日本成为介入台海可能发生冲突的前线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加速对台军售,这既满足了美国军工复合体…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台海政策归根结底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美国在台海上的双重利益使其在台海局势上常常处于两难困境。同时美国在台海政策上则表现为矛盾性、模糊性、波动性和脆弱性四大特点。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台海局势也正在变动之中。美国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以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这是任何分裂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所不能动摇的。1996年春,中国以"船大好冲浪"的决心,面对台海军事危机。不打不相识,在经过太极拳式比划以后,美国开始认识到,"把中国变成21世纪的一个伙伴",比"创造一场新的冷战,面对另外一个对手",更为有利。于是,美国决定以对话代替对抗。美国对台政策,1982年原是"不干预、不介入、不施压"。1996年夏,经克卿修正为"强烈敦促台海双方,恢复去(95)年夏天中断的对话",并将美台关系,纳入中美关系议题之内。自克林顿强调"一国两制"是实际的,"台湾问题,必须解决","愈快愈  相似文献   

5.
李鸣 《台声》2004,(9):24-26
台海政策历来都是美国总统参选人相互攻击、争取选票的工具。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白热化以及台海局势日趋紧张,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台海政策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那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台海政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因素是影响台海局势的关键外部因素,未来美国台海政策的变化将对台海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探究未来美国台海政策的变化,我们有必要先回顾美国台海政策的历史过程,并把握其中的规律。英国一贯的台海政策及其特点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美苏对抗和冷战的需要,美国始终支持台湾当局为其冷战服务,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统一。20世  相似文献   

7.
马英九上台执政后,美国对台政策的着力点由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转向正面评价台湾当局调整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的改善。美国的上述调整虽然有其现实的国家利益需求,但决策环境的变化也在对美国传统的对台思维和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四年,美国会继续发展美台关系,保持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力,但随着两岸对话的不断深入,美国对台海局势的关注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特朗普相继推出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情咨文等,美亚太政策越来越清晰,即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坚定推行"以实力求和平"战略,杜绝任何国家挑战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秩序。作为亚太政策的重要一环,美台海政策趋于激进。特朗普签署了2018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将"美台军舰互停"、邀请台湾参与"红旗军演"等列入非强制的"国会意见";美众议院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草案",鼓吹美台所有层级官员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以台遏华"图谋由来已久。特朗普任内,美国疯狂打"台湾牌",肆意冲撞中国政府原则底线。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又接连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一方面,完全继承特朗普时期的渉台法案,并出台所谓新版"对台交往准则",放宽美台交往限制,与台签署"海巡工作小组备忘录"、密集派遣海军舰艇穿越台湾海峡。另一方面,纠集拉拢区域国家联手对台海事务大放厥词,助长台"以武谋独"野心。当前台海形势的复杂严峻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两岸同胞努力排除干扰,携手攻坚克难,推动两岸关系战胜风浪挑战,驶过急流险滩,逆势取得新进展。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方向。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放任纵容"去中国化""渐进台独"行径,阻挠两岸交流合作。"台独"势力鼓噪"公投""修宪",制造两岸敌意。种种倒行逆施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威胁台海和平稳定,损害台湾同胞利益,遭到两岸同胞  相似文献   

11.
林冈 《台湾研究集刊》2007,77(1):45-50,65
台湾问题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大难题。美国基于维护台湾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利益考虑,试图对双方采取平衡交往的双轨政策。但这一政策却因美国国内不同利益团体的作用,选举周期的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海峡两岸的政治角力,不时地受到冲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周期摇摆性,不利于维持台海现状。1995-1996年的海峡危机和2003-2004年岛内公投、制宪、正名风潮,与美方未能妥善处理台湾这一难题,给台北发出错误信号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台海政策的两面性与旅游互动的反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中关建交以来,美国台海政策以"不统不独、维持现状"为基线,在台海两岸奉行或偏向台湾,或偏向大陆的两面性"平衡之术".在系统梳理1985~2009年美国与台海两岸重大政治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出入境客流量及环比增长率的分析,发现美国与台海两岸的出入境旅游具有反对称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对双向互动旅游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艳  刘新 《青年论坛》2007,14(5):139-142
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后,为了防止台湾落入北京政府手中,美国决定以武力协防台湾.但随着危机的日趋紧张,美国政府卷入战争的危险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内外舆论势力的强烈反对,美国这一政策不得不进行了调整,美国决定放弃沿海诸岛,避免与中国再发生一场战争.美国在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危机反应和政策调整中暴露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台湾陈水扁政府一意孤行推行“入联公投”,与美国政府长期实行台海两面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美国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政府是台海关系的麻烦制造者,这是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需要。第一,从意识形态上,美国的价值观使它以推行民主为幌子,干涉中国的内政。第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台湾是美国远东的战略基地之一。第三,台湾在美国与中国博弈棋盘中是美国钳制中国强大的重要棋子。第四,美国在台湾有重要的经济利益。但是美国又明确反对扁政府的“入联公投”,因为:第一,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第二,中美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第三,中国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军事大国,中美发生战争的结果不可想象。有鉴于此,美国的所谓台海政策是维持现状,反对台海任何一方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美国在处理台海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其国内法律为框架、模糊战略和“维持现状”策略的台海危机管理结构模式。冷战结束后。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演变特别是“台独”分裂活动,不仅对台海局势造成了重大的战略险情,也给美国长期坚持的“维持现状”政策带来了冲击,使美国的台海危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战略困境。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态势正在不断形成,这对美国的两岸政策及其台海危机管理模式都将带来重大挑战。美国长期坚持“以台制华”的冷战思维无疑是严重制约其台海危机管理效能充分发挥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6.
正近段时间以来,美国频频在台海"秀肌肉",民进党当局则刻意逢迎,甘当其马前卒,给台海和平稳定蒙上沉重阴影。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大绕岛巡航力度,释放明确讯号。向美国发出明确警示信号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依然通过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等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始终是中美关系的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7.
<正>"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两党共同体认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一些政客制造两岸对立,阻挠两岸交流合作,企图切割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他们加紧勾连外部势力破坏台海和平,以疫谋"独"。少数"台独"分裂分子鼓噪所谓"修法""公投",图谋"法理台独"。同时,岛内出现了一些宣称"九二共识"过时、主张响应所谓"新民意"、调整"九二共识"表述等论调,这将落入民进党当局、"台独"势力设计的圈套,无助于两岸关系发展,无益于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在两岸关系政治基础遭受严重破坏,台海和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两岸和谈的政策立场,是出于维系台海“不统、不独、不战”局面的战略考虑,以保证自己在台海地区的最大战略利益。美国既不希望两岸举行统一谈判又希望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复杂心态,表现在一方面希望两岸进行谈判,降低敌对状态,另一方面又长期对台提供军售,使其增加与大陆相抗衡的资本。此一“双轨政策”对两岸和平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往往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由于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谋求“法理台独”的强烈反应以及台海紧张局势的升高,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两岸政治谈判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的上述战略考虑,在反对台湾“独立”、维系两岸和平这一点上,与中国政府的立场有相通之处,客观上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台湾的"特殊利益"--无论是战略利益、经济利益,还是心理方面的相互认同,都在深刻地影响着美台关系的演变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美国在台"特殊利益"的建构力量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台湾对美国尤其是美国国会的游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外部信息的输入;美国国内"台湾帮"、或者说"蓝军"的努力,揭示着外部信息内化的过程;思想库与大众媒体的作用,由此外部信息得以普及化.尽管作为输出的美国对华政策带有强烈的美国在台"特殊利益"色彩,但这一建构起来的幻象不仅逐渐遭到"台独"自身的侵蚀,而且因为中国大陆自身的强大而不断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