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地区发展差距形成的财政原因 1.财政体制原因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呈现出某些差异,而其中政府的财政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尤为显著.从1980年开始,为提高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中央对地方实行了以"分灶吃饭"为基本特征的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并于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此后便形成了现行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而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调节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然后对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几点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财政调节制度,是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强化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战略选择,并针对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  马贤 《岭南学刊》2007,(5):64-68
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地方政府以及省级政府以下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一直不规范,也不能很好地履行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衡化的职责。为此,应采取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公共支出范围;减少转移支付层次;规范转移支付数额的确定模式,建立多因素的科学的转移支付标准公式;规范财政专项补助,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设置;优化和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建立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制定比较完备的关于转移支付的法律等措施,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发[2014]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要求,现就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主要用于增加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  相似文献   

6.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转移支付具有解决财政纵向不均衡、地区间横向不均衡、公共产品外部性问题三个基本功能。转移支付制度是调节政府间财政能力和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它对整个财政体制的公平性和运行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适应体制改革建设效益财政段艳玲,李佐祥,胡钧涛实行分税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内容是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逐步建立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改革,一方面给地方财政带来一些影响,另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财政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税制,分税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划分实际上是“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延续与完善,延续,是因为财政包干制比原来的“统收统支”有很大进步,克服了财政“吃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完善,是因为“财政包干”“分灶吃饭”产生了新的不平衡,新的不平衡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所占比得急剧下降,而经济发达地区财力大增,出现了“拥财自重”“诸侯经济”势头,不利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另一个不平衡是地方政府之间财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居民之间收入不平衡,分税制适当增加了中央财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年的不平衡,但对后一个不平衡,仅分税制却难以解决,这就需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解决,本文仅就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核算方法及其关条件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23,(17):39-41
<正>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无偿拨付的资金。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相应建立了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多年来,财政转移支付对于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问题,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时指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对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全国区域间的协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一些待改进的问题,如转移支付对税制的替代效应明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界定不清;转移支付项目不规范;困难地区对转移支付补助过度依赖;转移支付的结算办法有缺陷等。改革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弱化部门利益,归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地方财政调控能力;提高转移支付结算的科学性,彰显公共财政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谢芬芳 《湖湘论坛》2011,(4):102-105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央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就逐步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移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显露出很多不足和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李宁 《湖湘论坛》2003,16(6):70-7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中央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业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从建国以来 ,该项制度的实施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资料表明 ,民族地区 5 0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 ,有近 5 0 %来自于中央政府。随着 2 0 0 1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新修订实施 ,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 ,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第 32条第 3款 ) ,为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付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法律依据。党的十六大以来…  相似文献   

13.
实行分税制以后,我国财政体制开始走上财权与事权统一的轨道。然而,我国地方财政迄今为止仍然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现行财税体制的角度来探讨影响地方财政发展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一、现行地方财税体制的主要问题我国现行地方财税体制的总体框架是好的,但由于执行不够到位,加之制度上的某些不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地方财政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分税比例不当,地方财力过小。目前,地方财力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不够统一,地方政府负责解决的问题多,而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4.
《人大建设》2005,(12):55-55
陈光近日在《新京报》上撰文报道:10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转移支付情况,请审议。一、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无偿拨付的资金,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问题,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实现调控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作出的一种政策安排,需要通过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共同实现。其中,政府协调更为重要。政府协调主要是通过制度来体现,因此,制度的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制度创新体现在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消除地区之间要素壁垒,实现地区间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等方面。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应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根本转变过程中,构…  相似文献   

17.
雷泓 《湖湘论坛》2006,19(5):63-64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当今世界分税制国家普遍采取的一项财政平衡手段,县级财政作为财政体系的基础,位置举足轻重,运行日益困难。我国转移支付的积极作用和在县级财政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舒晓波 《思想战线》2011,(Z1):66-67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转移支付制度在科学、合理、规范、公正、透明等多方面尚不尽如人意。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主体往往会利用政府间转移制度的不完善性,从局部利益出发,采取某些不合理的财政行为。研究引用了蛙鸣博弈模型,从地方财政的视角探讨不合理的财政行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山东人大工作》2012,(5):15-17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现就笔者目前认识对此作出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一、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一)分税制财政体制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财政分配关系大都是用"包干"的方式处理,财政收入不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按税种明确划分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源,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同时  相似文献   

20.
地方税制调整可行性研究初探李子清,冯壮军,魏国楠1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配格局做了重大调整,使地方税收逐步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内蒙古为例,1995年,全区共实现财政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