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认为,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中有丰富的个人思想,到城邦衰落之时,个人主义在希腊兴起;中国先秦儒家确实存在个人精神或称之为"个人主义"精神,但它与希腊的个人主义精神有着重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古代希腊的个人是政治个人,而先秦儒家的个人不是政治个人,而仅只是伦理个人或称之为精神个人。二、古代希腊的个人观念发展到犬儒主义时期,汇聚成为个人主义;而儒家的"个人主义"还不系统,仅只能称之为"半个人主义"。三、个人主义精神的不同,决定了两种个人观念基础上自由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指找到了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机制,使社会不再轮回往复,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从西方发展的历程来看,个人主义是发展的一种文化动力,它极大地推动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近年来,我国有人不断提倡"个人主义"精神,认为中国缺乏人体自立品格,需要用个人主义精神予以培育和激发,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个人主义合理的解释,分析个人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论述中国是否应提倡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3.
个人主义处于多重困境之中,这是罗伯特·贝拉在《心灵的习性》中所揭示出的作为美国文化特质的美国个人主义的危机,也对整个世界提出警示。贝拉以其宗教与世俗的独特联结方式,从文化视角分析了个人主义社会中公共责任实现的可能性,指出了公共性品质培育的方向,即营造产生共享移情作用的情境、创造由个人主义语言转变为思考公共责任的语言模式的平台和制度条件、减少对个人提升的关切,创造能够滋养和锻炼具有美德的公民的实践环境,从而经由"关切的公民",培育人的公共性品质,促进公共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一、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即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其主要内容是相信个人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现举出个人主义价值观中有代表性的几点略加阐释:  相似文献   

5.
刘玉倩 《学理论》2011,(29):39-40
素有"美国的孔子"、"美国精神的先知"之称的爱默生,对美国的文化、文学、哲学的影响都非同一般,尤其是他的个人主义思想更是对美国的个人主义的进程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个人主义有其独特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个人主义的解读无疑应该放在美国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并对其核心内容作历史性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5)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碰撞和影响下,胡适立足于近代中国国情,提出了从思想启蒙出发解决中国的问题,要思想启蒙需要以健全的个人主义为提前与核心。胡适所倡导"健全的个人主义",力图实现人的独立个性,力图实现个人自主负责意识,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思想启蒙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坚持个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利益标准判断人们行为的得失;集体主义坚持社会本位,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衡量人们行为的价值。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通过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伦理生活表现出来。政治上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平等、人权,三权分立、多党制是其理想的政治模式;政治上的集体主义重视集体人权和社会解放,要求选择和建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经济上的个人主义追求经济活动自由化,私有财产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企业文化带有典型的西方文化色彩。美国社会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特征,对经济利益和功名的追求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典型西方文化的反映。有的学者指出,“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成了美国文化的三大特征”。追求自主自由、崇尚冒险竞争、依靠规章法制、以自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延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特别是其中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批判了黑格尔赖以超克"社会契约论"的"绝对知识"以及它必然导向的"君主立宪制"主宰下的"国家伦理实体"后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个人必然消弭于伦理国家之中的"绝对知识"立场的超克,提倡"集体解放"的观念,最终要建立一个人与人互为发展关系的联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了现实的个人的责任与自由、现实的社会的责任与自治、现实的国家的责任与能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不大敢于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了。有些人对个人主义表现多见不怪,习以为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给其披上合法外衣,以致个人主义在某些地方和部门泛滥成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理直气壮地反对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以个人为核心,是一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个人主义与正当的个人利益容易混淆,有些人又往往“照顾正当的个人利益”、“解决个人实际问题”的借口下,大闹个人主义。要划清个人主义与正当的个人利益的界线:正当的个人利益是在个人忠实地为集体进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