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住在延安杨家岭,他在窑洞旁边的山坡上开种了一块荒地,种了玉米和各种蔬菜。当时延安杨家岭附近有一个青年既懒又馋,不参加劳动,群众称他是二流子。有一天,这个人的情况被毛主席知道了,于是就派人叫这位青年来杨家岭见他。当这位青年走到毛主席跟前时,毛主席客气  相似文献   

2.
延安琐忆     
葛瑜 《广东党史》2000,(1):29-31
在八年抗战中,我有幸长期生活、工作在延安,在党中央首长周围。中央首长平易近人,与群众平等、友爱、和谐、一体的关系,桩桩件件,感人至深。 在主席家做客 1940年,19岁的我是延安女子大学的学员。一天,和我一起入党宣誓的同班同学黄肖潜(徐特立的外孙女)邀我说:咱们到毛主席家去玩好不好?我说,当然好。于是兴奋地随她就走。她和毛主席很熟,喊毛主席为“伯伯”,而在我心中,毛主席是领袖,是人民的救星。见到毛主席既兴奋又紧张,我只知瞪大眼睛望着毛主席,竟不知说什么好。主席用他巨大而温暖的手摸着我的头顶问:你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佳县王世宁"汪东兴啊,不要担心!"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8月16日,到达佳县乌龙铺。乌龙铺街上,赶集的群众熙熙攘攘。毛主席微笑着从人群中走过。他指示群运组的同志,做好坚壁清野的宣传工作。17日清晨,由于一...  相似文献   

4.
到延安见毛主席 在史超到了延安第三天,有人问他,你见到毛主席没?他说,没见过啊?上哪儿去见?那时,史超还不满18岁。他和11位同道,走了720里,从西安走到延安。当时,延安叫肤施,是个很小的地方。夸大点说,站在城中间一喊,四下都能听见。他们说你向北边走.北城靠东的地方有个小教堂,去那里就能看到毛主席了。  相似文献   

5.
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拉开了帷幕。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把他的西北军政大员胡宗南召至南京,面授机宜: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采取“犁庭扫穴”行动,在国民党三中全会开幕前,拿下延安!胡宗南飞回西安,加紧调动和集结部队。他以近百架飞机对延安及附近地区狂轰滥炸,采取钳形攻势直扑延安。 面对国民党的进攻,陕甘宁边区积极行动起来,决心誓死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中共中央的指示:全部撤出,留空城一座! 部队和群众想不通,仗还没打,为啥就撤?毛主席微  相似文献   

6.
1954年7月26日,我突然收到一封中央办公厅寄来的信.拆开一看,十分熟悉的刚劲、潇洒的毛笔字跳入眼帘:“沈阳,东北军区直属公安八十六团政治委员任寿武同志……”落款“毛泽东”.我一连看了几遍,热泪夺眶而出,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延安,回到了毛主席身边.我是1941年6月由延安中央军委总政警卫排警卫班长调往延安中央局毛主席警卫排任警卫班长的.后来,又当毛主席的特务员,跟随毛主席作警卫并兼收发文件、电报、报纸和其它事务.至1943年底调离,我在毛主席身边前后工作达3年多时间.其间,充分领略了这位与人民群众时刻心连心的时代伟人的风采,切身感受到了这个特殊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说:“敢给知识分子上政治课,你可算工农干部知识化了呀!” 1938年7月,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又名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由洛川开赴延安参加抗大学员毕业典礼。到延安住下后,张正光邀安征夫和我去看望毛主席。我和安有顾虑:毛主席工作那样忙,是否会接见我们?张说,听人讲毛主席很喜欢青年人到他那里玩耍、谈话,差不多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人去。  相似文献   

8.
1944年4月30日,毛主席在延安请民主人士吃饭。席间, 续范事先生问起毛主席的年岁和生日,毛主席告诉续老自己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续老一想,去年正是毛主席的50岁整寿,延安各界并没有什么庆祝举  相似文献   

9.
徐文涛  谢明 《党课》2014,(4):100-103
1945年10月初,当向东北进发的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的部队路经山东临沂时,从延安刚刚回到山东的陈毅接见了该师营以上干部并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会后,陈毅将洪学智单独叫去:“这次在延安,毛主席还委托我回来后要同你谈一次话,毛主席对你很关心。毛主席让我问你一下,你对现在的工作职务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毛主席说,可以考虑另作安排,而且马上就可以安排。”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延安阅读批注书刊的一些情况史敬棠我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是在延安整风后期,具体时间大约是1943年上半年。具体工作是管图书报刊,主要翻阅报纸杂志,这项工作原先是由江青做的,后来因她患病休养,改由我来接替做这件事。毛主席当时订阅的报纸杂志约有40多...  相似文献   

11.
邓大姐在延安(上篇)金凤延安,中国的革命圣地。1937年到1947年,党中央、毛主席曾驻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在这片具有光荣传统的土地上,工作、学习、生活和战斗过,不仅与延安和延安人...  相似文献   

12.
跟着毛主席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1947年8月,正是转战陕北的紧张阶段,我被调到毛主席身边。从那以后,一直在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党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期间,形势很紧张,然而主席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他说:"我要亲自看看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在我家李文谋口述李宗江整理1947年国民党以23万的兵力向陕北发动了重点进攻,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3月18日毛主席、党中央主动放弃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农历9月初8,毛主席从谭家坪来到南河底村住在我家。毛主席住在东边第...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我见到刚从延安回来的邵华。她高兴地告诉我:延安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感情是极深的;今天,许多人谈论起他老人家来,还都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 邵华讲的这种动人的情景,也许很多人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同延安人民结下了极其深厚的友情。 但以前我没有到过延安,对延安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不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缺乏亲身的感受。我渴望,将来有那么一天,走访延安,亲自领略一番时下延安人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那种可贵的情怀。 终于,在这个金秋时节,我踏上了延安的黄土地,我投向了延安人那翻滚的感情的波涛之中。  相似文献   

15.
延安风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个春秋。延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原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一直是我国的重点贫困地区之一,甚至到了80年代初,延安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53元。  相似文献   

16.
马红 《世纪风采》2013,(2):28-31
王安娜,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并不太熟悉的名字,但是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曾在武汉、重庆、香港、西安和延安工作和生活,在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日子里,结识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叶剑英、邓颖超、贺龙、李克农等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她还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多次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0月,艾思奇、周扬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来到延安,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有这样一幅: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这使他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心底奔涌。在交际处刚吃完饭,工作人员又进窑洞来通报: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艾思奇和大家一样,都为党的领袖能礼贤下士而激动万分……当毛主席神采奕奕满脸笑容地出现在窑洞时,立即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毛主席轻轻鼓掌还礼,然后伸出两臂招呼大家坐下。等大家坐好后,他就亲自给每个人斟茶、递烟,还给抽烟的同志划火柴点火。…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批准赵寿山入党范明1942年秋,我奉毛主席电召,回延安面见毛主席并汇报工作。当毛主席听了我关于三十八军统战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汇报,并作了精辟指示后,忽然把话题一转说:“那末当赵寿山接到我指名召你回延面谈电报后,有何表示?感觉突然吗?”我说:“不仅...  相似文献   

19.
王治国 《学习导报》2011,(14):38-39
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优势兵力向我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我军主力,夺取延安。为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制定了英明的战略决策,于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战争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陕北高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主席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从来没有过一个象样的生日。 1944在延安时,毛主席在宴请客人的席间,国民党爱国将领、我党的真诚朋友续范亭先生同毛主席畅谈身世、讨论时局,饶有兴趣地问起了毛主席的年岁和生日,毛主席如实地告诉了他。续范亭听了,联想起上一年正是毛主席的50寿辰,可延安各界却没有任何祝贺的举动,感慨地说:“三十年奔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